近些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科学技术被逐渐应用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动力。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技术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融合程度越来越深,新媒体为中国农业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但新媒体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本文比较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分析了新媒体在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媒体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发展策略。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1.1传统媒体的特点
传统媒体,即利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比如杂志、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虽然拥有良好的运行模式,但其与新媒体相比,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报纸信息的刊登需要符合版面的要求,一旦超过版面所规定的内容,就无法刊登其他信息。因此,报纸版面极为有限,无法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广播主要依靠声音进行信息传播,其内容无法进行保存,且无法提供图片、视频等配套的内容,有时容易造成读者理解偏差;电视在每个时间段播出的内容较为固定,观众无法随时选择他们所要观看的内容,时间比较受限,另外电视节目一旦播出无法进行回看,存储性较差。
1.2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传播形式丰富多样,比如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媒体等。新媒体传播有如下特点:第一,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及时性,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所感、所想随时发布到网络上,也能根据网络的多样性随时选择自己想要查阅及感兴趣的内容,突破了时间、地点等限制;第二,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媒体中观众只是信息的接收者,无法对所接收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新媒体信息传播打破了这一局限,观众除了能随时观看信息外,还能对所看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实时地在线讨论;第三,新媒体信息还具有分众性。当前,互联网形式多种多样,观众除了通过网络电视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随时随地了解自己想要掌握的信息,互动平台的增多逐渐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差异化要求。
2新媒体在农业传播中的存在问题
2.1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中国新媒体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方式比较多样,但比较常见的是农业网站,但农业网站建设還比较落后。虽然中国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大,但却没有真正发挥出效用,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目前,中国虽提倡将网络基础设施延伸到广大农村地区,但目前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网络服务网点不完善,信息传递时效较慢、效果较差,无法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农业传播中的传播效果。
2.2农业网站建设与运营技术落后
中国农业网站主要由政府带头建设,农业网站的运营、监管也由政府主导,这类网站属于公益服务性质,在发展过程中缺少市场竞争意识,且信息更新能力及知识服务能力不足。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国农业网站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农民作为农业信息网站的主要传播对象,主动更新农业发展信息,增强农业网站的知识服务能力,主动融入市场竞争环境,吸引投资者对农业网站进行投资建设。
2.3信息内容甄别难度较大
新媒体信息内容极为丰富,信息获取速度及更新速度较快,信息容量较大,这其中既包含了有利信息,也包含了众多负面信息。比如一些虚假及违法信息容易对农民形成误导。因此,新媒体信息内容甄别难度较大,防范难度也较大。农民在信息获取过程中要注意甄别不良信息,真正获取对农业发展有利的信息。
3新媒体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发展策略
3.1加强农村新媒体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收入也较低,对于新媒体网络基础设施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另外农民对新媒体技术不了解,影响了新媒体技术在农村地区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应用。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加强农村新媒体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宣传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
3.2提高农业网站建设与运营能力
政府可以选择专业的机构对农业网站进行建设与运营,定期对农业信息网站的内容进行更新,并进行适当的维护。另外,农业网站要及时发布农业生产活动信息进行记录,方便农户及时查看信息,也可以在网站上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对农户遇到的各项生产问题及时进行解答,提升农业网站知识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出农业网站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3.3提高农民不良信息辨别能力
政府应加大宣传教育,使农民能真正了解新媒体的优势及新媒体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使农民正确认识新媒体传播的先进功能及良好效果,加强农民对新媒体的关注。除此之外,对农民展开新媒体技术培训,提升他们对新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保证农户在新媒体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获取到有益的农业生产信息。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农业开发办公室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