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家庭首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应对策略

2020-01-04 13:03合肥市郎溪路小学李菊荣
家教世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二宝大宝生育

□合肥市郎溪路小学 李菊荣

一、心理状况分析

生育二宝之后,家庭结构改变,大宝得到的关注度变少,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各种心理问题也应运而生。

1.焦虑不安

父母生育二宝,大宝会担心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受到动摇,父母的爱被剥夺,因此会产生焦虑情绪。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言语变少、咬手指、扯头发等行为,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焦躁不安、乱发脾气、注意力涣散等现象。也有少部分比较严重的会出现身体不适,如不明原因的呕吐、腹泻等。

2.能力退化

不少二孩父母反映,大宝原本生活自理能力很强,自从有了二宝之后,很多事不能独立完成了。这种退化,小学生通常会表现为要求跟父母同床睡,起床要父母帮忙穿衣服等;幼儿园孩子则表现为尿床,吃饭需要喂等。我身边一个同事生育二宝后,上三年级的大宝每天晚上要父母陪着才肯入睡,喝牛奶要求跟二宝一样用奶瓶喝,这让同事很苦恼。

3.成绩下降

家中有了二宝,大宝出现厌学、成绩下降的情况较为普遍。我们通过对小学不同年级生育二孩家庭首子女的调查研究,发现从母亲怀孕开始,大宝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成绩下降的现象占相当高的比例,有的在二宝出生一段时间后有所缓解,有的则会一直持续下去。

4.行为逆反

随着二宝的到来,大宝出现行为逆反的情况也比较多,比如乱发脾气,处处与二宝攀比,抢夺资源,欺负、虐待二宝等。小学高年级的女生还会出现早恋、化妆、撒谎的行为,男生则可能出现沉溺游戏、乱交朋友、打架等情况。

5.形成讨好型人格

也有少部分的大宝会突然变得十分乖巧懂事,不哭不闹,处处为人着想,家长觉得孩子长大了,其实不然。我见过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有了弟弟之后,非常懂事,处处替弟弟着想。一次,母亲要给弟弟喂药,他立刻丢下手中的玩具去拿勺子;弟弟衣服弄脏了,他马上去拿毛巾;弟弟过来抢他的玩具,他把玩具让给弟弟,自己坐在一边。这些行为看起来是懂事的表现,实则与孩子的年龄很不相符,可能是孩子因为内心恐惧,为了获得父母的爱,而压抑自己的需求,这要引起家长重视。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安全感的缺失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有爱的需要,当爱被剥夺时,就会缺少安全感。安全感缺失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不适。比如恐惧、焦虑等。孩子突然会很黏人,要求跟父母同床睡,是因为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2.关注度下降

没有生育二宝的时候,全家人的注意力都在大宝身上,因为有了二宝,大宝受到的关注度显著下降。巨大的心理落差会让孩子备感失落,患得患失。害怕失去爱,害怕被抛弃,这些潜意识会浮出水面,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能力退化、身体不适、行为逆反等都是为了获得关注。

3.不公正的对待

生育二宝之后,一家人的精力更多放在二宝身上,无形中疏忽了对大宝的照顾。当大宝有情绪时,就会责备大宝无理取闹。大宝跟二宝发生矛盾时,通常指责大宝不懂事,不知道谦让。如果大宝学习成绩下降,更会恶语相向,甚至体罚。父母不公正的对待会造成亲子关系紧张,行为叛逆。

4.不恰当的比较

父母对弱小的子女有所偏爱,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父母生育二宝时已到中年,相比生育大宝时,经济稳定,心态成熟,养育孩子也比较有经验,所以看待二宝,总觉得处处讨人喜爱。当大宝表现得不尽人意时,父母不自觉地会把两个孩子进行比较。经常听到二孩父母数落大宝:“二宝比你省心多了,也比你会心疼人。”这样不恰当的比较,对大宝的心理伤害是非常大的。

三、应对策略

(一)家庭方面

1.做好生育二宝的准备工作

在生育二宝之前,家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身为父母要对即将到来的四口之家生活有明确的计划,包括经济上的预算、家务的分配、孩子的照料等,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要保证在生育二宝之后,大宝的生活质量不会明显下降,对大宝的照顾不会明显疏忽,更不会放任对大宝的学习管理。

2.为两个孩子建立感情创造机会

父母准备生育二宝的时候,要与大宝进行沟通,做好大宝的思想工作。怀孕期间,可以让大宝帮忙照顾妈妈,见证小生命长大的过程,还可以带着大宝一起去购买婴儿用品,让大宝帮忙挑选。二宝出生后,让大宝摸摸、抱抱,让大宝帮忙照顾二宝,比如喂奶、洗澡等。二宝大一点,让两个孩子多在一起玩耍、做游戏,鼓励大宝教二宝说话、数数,做二宝生活中的小老师。见证了二宝的成长过程,大宝身为老大的责任心增强了,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也加深了。

3.客观公正地对待孩子

对于两个孩子要一碗水端平,平等对待,客观公正地评价。当两个孩子发生冲突时,弄清情况,不能无端指责。孩子犯错误时,就事论事,正确引导,不说伤害孩子的话。曾经听到一位家长对犯错误的大宝说:“我对你没有指望了,我的希望都在二宝身上。”殊不知这样的话不但不会让孩子改正错误,反而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很容易激化大宝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4.合理分配精力

有了二宝之后,照顾二宝花去大量时间,父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从而疏于对大宝的照顾和管理。有的父母,平时不管不问,当孩子犯错误或成绩下降时,再秋后算账,这是不可取的。尽管精力有限,还是应该腾出时间来陪伴大宝,关注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尽到监管责任。多与孩子说说话,了解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对于学习,要帮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多与老师交流沟通。

5.关注心理成长

有了二宝之后,大宝抵触、嫉妒、发脾气等一系列表现都是正常现象,孩子需要时间去适应生活的变化。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倾听孩子的心声,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与孩子共情,正面引导,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对于孩子的负面情绪,要引导合理地宣泄。寻找机会,多与大宝互动,做一些亲子游戏,增进情感交流。当大宝出现心理问题时,主动了解原因,积极寻求心理援助。

(二)学校方面

1.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可以利用广播会、宣传栏、黑板报进行宣传,通过文字、图片、故事等,让学生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接受家里有两个孩子的生活状态,学会和弟弟妹妹分享父母的爱。还可以开展针对大宝的主题教育活动,如通过主题班会讲述家庭趣事,分享做哥哥姐姐的心得体会等。

2.促进家校共育

作为学校,可以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大宝的教育,关注大宝的心理健康。作为老师,也要关注大宝这个群体,主动交流,学会倾听,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因家庭结构的变化带来的生活的变化。当孩子学习和心理出现问题时,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情况,取得家长支持,相互合作,正确引导。

3.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要有效利用心理资源,开展对大宝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举办专题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团体辅导活动,进行心理剧表演等。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干预,开展个体咨询,进行心理疏导。

总之,响应国家政策生育二孩,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面对“大宝”这个群体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关注,以预防为主,加强教育,合理引导。这样,家庭才会更幸福,社会才会更和谐。

猜你喜欢
二宝大宝生育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
弥补人类生育“缺陷”的幸福路径
得了子宫肌瘤,还能生育吗
迎接“二宝”
爱情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