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涛
(太原市西山林区管护站,山西 太原 030002)
楸树又名梓桐,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高可达25m~30m。楸树属于深根性树种,干形通直,尖削度小,出材率高;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生于平均温度10℃~15℃、年降水量500mm~1 200mm的地区。在深厚肥沃疏松的中性、微酸性和钙质土壤上生长迅速,最适pH值6~8;对土壤水分敏感,不耐干旱也不耐水湿,忌地下高水位和积水洼地。楸树树冠狭长,是一种优良的用材树种;木材不翘不裂,耐腐性强,易加工,纹理直,有光泽,可供建筑、家具、造船、雕刻等方面使用;树体高耸挺拔,树姿优美,花团锦簇,色泽素雅,花香浓郁,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树叶、树皮、种子均可药用。楸树在沁水县有少量分布,作为乡土树种民间栽培历史悠久,群众认知度高,有利于产业化发展。
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光照充足、灌溉便利的沙壤土,或者常年耕作的非蔬菜用地地块作为圃地。在育苗前一年的秋季上冻之前,对圃地进行整地,最好用大型拖拉机深翻40cm以上并耙平,然后做育苗床。床面选择南北方向,做1.0m~1.20m宽的低床,床长根据地块形状确定,畦宽40cm。翌年春季作业前7.0d,向床面撒施硫酸亚铁粉剂消灭病虫害,4.0d~5.0d后浅耕耙平以备育苗。
1.2.1 采种
选择15a~25a生健壮母树的中上部光照充足的部位采种。果实由黄绿变为灰褐色、顶端微裂时,表明种子已经成熟。剪下的小果枝晒干,拍打收集种子。楸树种子呈长条状圆形,长12mm~14mm,宽2.0mm~3.0mm,出种率约10%。纯度75%~80%的种子,千粒重约5.0g,发芽率40%~50%。
1.2.2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为春季,播前用30℃温水浸种4.0h,捞出后与3倍~5倍湿沙均匀混合堆在屋内催芽。定期洒水翻动,保持湿度,约10d左右有3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方式为条播,株行距20cm×30cm,播后用细筛覆细土或细沙,厚度0.50cm,以微埋种子为度。播后在苗床上覆盖遮阳网,待幼苗出齐后,撤除覆盖物,每667m(21亩)产苗1.0万~1.50万株。幼苗长至10cm以上时移植于大田,株行距30cm×50cm。1.0a生播种苗高50cm~100cm,2.0a生苗高2.0m。
1.3.1 斜埋法
该法适用于容易区分上下头的根穗,斜埋时大头朝上,小头向下,斜角45°。根穗与土壤密接不能悬空,上端与地面相平。埋好后用土压实,然后再覆土1.0cm厚。干旱季节培土成垄,垄高3.0cm~5.0cm,芽刚萌发时扒开土垄,使其适应环境。
1.3.2 平埋法
对辨别不清上下头的根穗采用平埋法,即先开浅沟,将根穗平放沟内覆土1.50cm厚并压实。埋根后到出苗前时间段不浇水,土壤干旱板结影响萌芽出土时可以适当喷水。萌芽长到10cm以上时除蘖,每1根穗只保留1个发育好的萌条。1.0a生埋根苗高1.20m~1.60m,地径1.50cm~2.0cm,当年即可移植。
秋季树木落叶后,采集母树上的根蘖条或1.0a生苗干,截成长15cm左右的段作插穗。每50根插穗为一捆,竖立在沙坑中进行沙藏处理,早春要勤检查,防止地温升高抽芽或腐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翌年3月中旬扦插,株行距20cm×30cm,每667m2用量8 000根左右,当年苗高可达1.50m以上。
1.5.1 劈接
冬季挖出1.0a生梓树作砧木在室内嫁接。砧木主干上留10cm枝条,剪口要平整光滑。接穗6.0cm~8.0cm长,直径稍小于砧木,上面留一轮芽。在接穗芽上部1.0cm处平截,距下部3.0cm处削成楔形,接着在砧木截口处纵劈3.0cm深插入接穗。要注意,接穗与砧木至少要有一侧形成层对齐,并注意上部留白。接穗插入后,用塑料条扎紧,放在窖内排列整齐,并用湿沙贮藏促进接口愈合。早春转入圃地定植,株行距20cm×30cm。春季发芽前,在圃地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或损伤的砧木,随平茬、随嫁接。
1.5.2 芽接(嵌芽接)
春季枝条发芽前或秋季当年生枝条落叶前,在木质化的接穗上挑选无病虫害、无损伤的饱满芽,先从芽的上方1.50cm~2.0cm处向下斜切一刀,然后在芽的下方1.0cm处内向斜切一刀,取下芽片。在砧木背阴面光滑处,从上向下稍带木质部削取接芽片,将树皮上部切去,下部留0.50cm左右。然后将芽片插入切口,使两者形成层对齐,再将留下的部分贴到芽片上,用塑料条绑扎好即可。秋季在树木停止生长至落叶前进行,方法是剪去叶片,留一小截叶柄,嫁接成活后叶柄会自行脱落。如果芽片萎缩则表明嫁接失败,需要重新进行。
楸树萌蘖能力强,用根蘖分株育苗简便易行。选择较大的苗木作为母株,在根的一侧或两侧将土挖开露出根系,将带有枝干和根系的萌株挖出。挖掘时,要注意不能对母株根系造成较大损伤,以免影响母株生长发育。母株较小的,可全部挖出用利刀将母株根部分成几份,每枝要有健全的根系。分株时,要对根系进行必要的修剪,分规格栽植或贮藏。分株繁殖时间秋季为佳,因为秋季分株经过窖藏后或沙藏可以有效形成愈合组织,还可以防止抽枝,栽植成活率更高。分株繁殖,方法简单易行成活率高,但繁殖系数小,不便于大量生产,可依条件酌情使用。
幼苗定植后,田间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至少每月1次。消除新生萌蘖苗,做到除早、除小,以免损伤树体。幼苗对水分要求较为严格,不可过湿过干,生长季节每月应视情况浇水2次~3次以上,结合浇水根施氮肥,促进植株高生长。7月下旬增施磷钾肥,8月以后减少浇水次数,不施氮肥只施磷肥,促进植株木质化,避免枝条徒长不利于越冬。落叶前后,在行间开沟25cm深,施入腐熟有机农家肥,可以有效促进根系生长。
该虫属于食叶害虫,幼虫孵化后,群集在叶片啃食叶肉,每年发生2代,即4月1代、6月1代。防治方法是,在幼虫发生期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该虫以幼虫蛀食嫩梢为害枝条,为害期4月-8月,多在嫩梢距顶芽5.0cm~10cm处蛀入,蛀孔黑色,似针尖大小。防治方法是,在幼虫或成虫出现时,喷洒9.0%敌百虫晶体,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该虫为食叶害虫,每年发生3代,成虫6月-7月间出现,有较强的趋光性,可利用灯光诱杀。发现幼虫后,用50%辛硫磷乳油2500倍液喷洒防治。
该虫主要为害楸树叶片和嫩梢,高温高湿及通风条件差的环境下易于发生,发病后叶片萎蔫并脱落。防治方法是,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木抗病能力。同时清理枯枝病叶,也可视为害面积喷洒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0d喷1次,连喷3次~4次即可有效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