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酷审美悄悄在时尚圈流行起来,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外在体现,良好的诠释了时尚与土气之间的碰撞与冲突,土酷爱好者试图通过反抗的方式,来表达反叛精神,传达一种返璞归真、回归真实的生活态度。土酷风格的存在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或许我们已经来到中国真正的本土风格诞生的前夜。
关键词:土酷;审美;反叛精神;真实;生活态度
一、何为“土酷”
土酷一词的创始人为网络红人李志远,他在网络上聚集了一群“土酷”爱好者来演绎这一词表达的态度。“土”与“酷”两字本身就包含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把这两个字结合起来重新定义了人们对于“酷”的印象,将其解构重组,形成一种“怪诞滑稽”的新的美学形式。反潮流、反常规的特质总能戳中人们的痛点。从外在表现形式上看,此类风格人群以青年为主,喜爱休闲衬衫与过时但抢眼腰包的搭配,以及搭配个性的配饰和夸张的发型,典型的乡镇青年风格。
“土酷”的英译为“Too Cool”。英译后所表达的态度又比“土酷”一词本身具有更鲜明的时尚态度。“土“对应为too,是非常的意思,词义为非常酷。如果要在英文中找到它的同义词,我想应该是“ugly chic”。
二、“土酷”审美的诞生
“土酷”一词属于青年亚文化范畴,是亚文化穿戴形式的一种体现。土酷现象的出现本身,离不开社会结构所带来的阶层矛盾。而青年亚文化主要指由年轻人群体创造的、与父辈文化和主导文化既抵抗又合作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它不属于中产阶级文化,与父辈文化也不紧密相连。它是被工人阶级年轻人的经验所统治的文化空间。青年亚文化是各个时期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年群体文化,它由青年亲身创造,对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和批判性。
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审美体现,它是小众的,是区别于城市青年的乡镇青年的审美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是中國21世纪现代化发展导致的结果。城市化的发展致使很多乡镇青年进城务工,但农村与城市的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审美趣味差异很大,这使青年亚文化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李志远也曾表达,他们这群土酷爱好者是二三线出身,后去北京生活,那时候他们为了拉近和城市青年的距离,使自己看上去不那么土,模仿城市青年洋气的穿着打扮。后来随着阅历增加形成一种反叛态度,想要回归真实的自我,才有了土酷的穿着风格。
三、当代青年对土酷风格的态度
“土酷”青年认为,土酷风格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幽默感,一种直面生活的真诚。现代年轻人对“土酷”风格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甚至不乏有很喜欢此类风格的群体,这是一种具有原创性的东洋土味。在《乐队的夏天》里再次爆火的新裤子乐队,被乐迷粉丝们贴上了土酷乐队的标签。他们穿着复古、风格怪异趣味、又土又酷,却深受大众喜爱;在微博话题榜上“土酷精神”话题的阅读量达390.4万;《说唱新时代》的土酷大片宣传视频评论区也是赢得一大片支持的声音;更有时尚杂志拍摄土酷风格的大片,在各大社交网站,从微博、b站到抖音快手等等,也都有“土酷”的各类作品。能让年轻人对此风格产生共鸣的,是该风格所营造出的熟悉的氛围感和融入感。由此可见现代年轻人对“土酷”风格的喜爱,不仅体现了审美爱好的转移,更体现了思维模式的转变。这与青年人更爱国、更理解国情,从而更体察身边的人文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四、消费者会为“土酷”买单吗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土酷风格可以看作是一种中式复古文化。中国七八十年代的整体风格就是中式复古,当时的部分审美就是现代土酷风的灵感。但要让消费者认同并为此进行消费,仍然需要品牌为此花费一番心血,而不是仅以此作为噱头。
以巴黎世家为例,七夕情人节限定款包包简直土出天际。在七夕节来临之际,巴黎世家(Balenciaga)出了七夕定制四款沙漏包,包上用手写字体书有“我爱你”、“你爱我”等字样。而宣传海报上极尽艳丽的土味背景与中老年表情包雷同,蝴蝶、爱心元素仿佛让人回到了千禧年间大头贴风靡一时的年代。在微博评论区,网友对此事件态度惊人一致,均是骂声一片。由此可见中国消费者从盲目跟风追求奢侈品牌到了更多理性思考、个性化追求的消费阶段。
国外奢侈品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为土酷风格增加了更大的关注度和消费市场。但作为奢侈品大牌,从专业角度上看,其实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和理解上的偏差。他们眼里对东方文化的刻板印象形成了中国消费者眼中的土味时尚。品牌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 ,把节日限定系列做的土味十足,这不仅与品牌惯用的高级疏离风格相距甚远,同时缺乏新意的设计产品也让消费者感到乏味无趣。
归根结底,品牌要从根本上打开中国市场,得到消费者青睐,还需对本国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研究。毕竟现在的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通过购买奢侈品来满足虚荣心,对于奢侈品以品牌价值塑造来标码高昂的价格更为理性了。个性差异化的追求对产品本身是否足以打动人有了更高的要求。
五、“土酷”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土酷风潮来袭,在舆论之后我们需要思考冷静美与丑的边际究竟在哪里?Miuccia Prada曾说,‘丑是吸引人的,丑是激动人心的,因为它比美更新,也因此有了更大的潜力’。美丽、性感固然好,但美不应该是生活的唯一路径,它应当是一种选择,一个和丑并列的选项。而如今广告和舆论媒体并没有对消费者起到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作用,反而大肆宣传只有保持美丽才是唯一的路径,甚至有人将这种对美丽的追逐包装成了一种新型女权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丑是颠覆人们的传统思维,打破传统的审美观念,丑陋更有吸引力,也更具新颖性。土被认为是丑的,是与美的对立。但土是朴实的、真诚的。
从正面意义来看,土酷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具有反抗精神,甚至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土”是一种戏谑自嘲,目的则是让时髦这件事情不再那么一本正经,但更强调的是“酷”的态度。它的存在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它是多元的、开放的、是打开自己,做最真实的自我。
对照历史,从日本原宿风的发展来看,或许我们可以乐观一点,“土酷”文化的火热或许恰恰意味着:在不断吸收外部文化之后,或许我们已经来到中国真正的本土风格诞生的前夜。
作者简介:
樊燏丹(1993—),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浙江省绍兴市,单位: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学校),职称:助教,学历:2019级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