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
摘要:本文以 10kV 配电网线路为例,就影响线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技术线损及管理线损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及管理角度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整改建议,可为后期配电网线损管理及降低配电网线路损耗具有一定价值及意义,并可提高供电效率及实现电力能源节约的目的。
关键词:配电网;技术线损;管理线损
电网线损对保证供电及减少线路电能损耗具有重要价值。企业为强化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强化对供电系统给线损的管理,并采取一定的减损措施,保证供电的正常运行。10kV 配电网属于目前供电的主要形式,对其进行线损的研究有利于对供电电路施工管理及规范电力系统正常作业。
一、线损产生原因及分析
综合来讲,造成供电线路线损的原因主要有两类:技术线损及管理线损。其中,技术线损主要是指供电电网中各电气元件所造成的电能损耗的总和,包括电器元件运行过程中所造成的固定线损及可变线损等[1]。经过理论推导及大量测试数据研究发现,可变线损与电气元件所通过的电流或功率呈现一定的正比例关系。而固定线损主要与加载在电气元件上的运行电压有关,如以变压器为例,加载在电压器铁芯、电缆上的电压均可能造成线损的发生。对于管理线损的造成原因主要属于人为因素及安装技术问题等,例如输电线路未能按照规范及标准要求实施安装、电能计量设备误差、管理维护不当等,均属于管理线损造成的主要因素,实际实施过程中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10kV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路径
2.1开展线损异常排查
电力企业应设法实现线路与台区的全覆盖采集,并保证生产GIS系统、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等能够实现高水平关联,电力企业常存在的系统与现场开关编号不一致、变压器负载率较低、电量电费差错、计量装置故障均可由此较好得以明确,并能够快速确定引发故障的原因,由此即可按照规定的10kV线路线损异常处理流程较好解决相关故障,基于线损理论计算的异常排查属于其中关键[2]。
2.2 实现各系统互通统一
高水平的10kV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开展需建立了各系统互通统一前提下,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基础资料的管理、加大各类系统建设力度,以此真正打破信息孤岛。在各系统互通统一的进程中,需首先实现数据档案的同步,中间库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以此初步实现计量自动化系统与配网自动化、营销MIS、配电GIS等系统的数据对接[3]。营配中间库可由此较好服务于各类数据的互通,10kV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由此即可获得有力支持。
2.3 加强线损过程管控
线损过程管控的加强也能够较好服务于10kV 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因此双电源用户计量档案的规范设置、用户数据采集完整性的提升、线路及台区线损异排查的高水平开展均需要得到重视。在双电源用户计量档案规范设置首先需保证计量点设置和安装质量,对于现阶段存在的大量存量不规范客户,电力企业则需要开展统一改造,以此为线损计算提供保障;用户数据采集完整性的提升需通过推进计量自动化覆盖实现,以此逐步实现100号的自动化数据采集,未覆盖的集抄台区用户则需要开展针对性改造,以此夯实线损计算及承包基础,100号的项目改造或建档覆盖属于其中关键[4]。此外,同时管理和维护的加强同样需要得到重视,以此梳理故障管理流程、优化故障处理流程,即可保证管理和维护工作更好服务于10kV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线路及台区线损异常排查可围绕线路及台区承包制度落实、专业的作业指导书制定、加强对抄表员管理实现。
2.4加强配电网运行管理
为更好满足10kV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需要,配电网运行的升级管理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加强电网无功补偿、合理规划电网布局属于其中关键。电网无功补偿的加强需设法提高系统功率因素、降低电网功率损耗、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电压质量并保证无功率的平衡,加强过程需遵循“就地平衡、分级补偿、合理布局、全面规划”原则,做到以分散补偿为主并实现降损与调压的有机结合;电网布局合理布局需首先明确“高效、优质、可靠、安全”的电网建设前提,并加强对负荷预测的重视程度,配合经济合理的电网布局、规划设计,并坚持“容量尽可能小,合理分布密布点”原则,针对性增设新变电站、改造导线截面半径、合理规划线路,并配合开展针对性的电网升压运行与改造,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即可实现长足提升,10kV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也能够同时获得有力支持。
三、10kV 配电网管理线损管理及降损管理措施讨论
加强配电线路网络运行人员管理及技能提供;基于实际情况,电力系统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问题关系配电网线路的运行,实际工配电系统技术及管理人员选择,如企業应强化专业技术人员选择,对从业人员做好技能考核,以保证所招聘人员能够胜任岗位工作[5]。其次,加强技术培训工作,企业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技术培训,明确配电线路管理流程及安全准则,要求相关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再者,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定及严禁违章作业,在日常工作中强化监督,定期对员工技能进行考核,以督促员工自主学习及提高技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市环网供电的主要网络是配电网。所以无论是由于哪些原因所引起的配网线路的损耗现象,都必须要格外的注重这些因素。配电网线损管理属于系统性问题,也是目前电力行业关注的焦点及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配电网线损的因素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技术上及管理上分别提出了应对措施,对于降低配电网线损及提高配电网供电线路具有重要价值及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辉.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4).
[2]赵天珍 .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18).
[3]孙继军 , 穆亚琼 , 武冬刚 . 浅谈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策略 [J]. 无线互联科技 ,2012(08).
[4]宫庆申,王浩淼,朱元成,冯伟,王天博,李广翱,杨爽,崔凯夫, 陈昊 . 面向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实时线损分析系统的应用 [J]. 电气应用 ,2013(S2).
[5]陈国华.关于降低线损异常率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7(35).
(作者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隆尧县供电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