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仲仕
摘要:农村配电网负荷具有分散,密度较低的特点。农村配电网网架结构单一,中低压配电网存在供电半径长、线径细、绝缘化率低、户均配变容量低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负荷发展较快,配电网呈现出变电站布点不足,新出线路和电网升级改造速度滞后,配变布点不合理等特点。新增负荷无法由新出线路供电,只能继续接入已有线路,以不断延伸现有电网的方式来满足新增负荷的需求,从而不断加大了线路的供电距离,导致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降低,最终导致供需矛盾的不断加剧。此时,精准的配电网问题定位诊断,科学的农村配电网规划,对解决农村配电网与农村配电负荷的矛盾,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配电网问题;定位诊断;电网规划
现阶段,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各行各业对现代化设备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应用逐渐加深,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商业、工业等都密切依赖于电力。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绝大部分乡镇供电网规划和建设方面呈现出供电点多、面积覆盖广、供电线较长、供电设备情况各异的特点。对配电网的可靠优质供电的提出较高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如何做好配电网问题收集、规划、项目实施或运维消缺,配电网规划起到了上下衔接的枢纽功能。下面对农村配电网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做以下论述。
一、农村配电网问题收资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配电网问题收资来源于基层班站所一线职工,一线职工缺乏规划专业理论知识,对配电网问题定位不准确、描述没有深度、问题支撑性数据缺失,大大降低配电网规划数据基础的可靠性。针对本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如下。
(一)配电网问题的诊断分析
1.对880项中低压配电网问题审查分析发现,重载配变问题39项,过载配变7项,重过载问题占比5.2%。经现场和系统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本项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重过载问题描述不准确,关键信息描述缺失,问题分析含糊不准确,关键数据没有收录,对重过载台区的方案制定的支持依据不充分。本问题导致基层工作人员反复收资,反复上报,同时也加大了审核专责的审核压力,最终降低工作质量。
(2)问题症结分析定位不准:880项问题中,收录一类低电压35项,二类低电压27项,低电压问题占比7.05%。经问题分析发现,部分低电压问题的主要症结为配变重过载引起,应归类为重过载类问题。
(3)重过载问题收录不全:880项问题中,收录的重过载问题没有充分体现配电网重过载问题,在后期运维过程中陆续出现没有收录的重过载台区问题。例如:本县2020年第四批应急项目,共计9个单相中有5个单相涉及6台配变重过载,前期统筹不到位,导致项目资源被占,配电网升级改造被动,“见子打子”统筹困难。
(4)重过载问题解决的方案刻板,不灵活,没有突出规划引领,促进专业协同,构建“统一规划”的工作体系,基建、生产、营销等项目得不到有效整合,问题解决的效率低。
2.针对“重过载”配变问题进行基层走访交流意见建议收集分析
利用集中办公、集中培训、基层班站所交流学习、电话咨询等等方式,共计与8个供电所、1个配电管理所、4个职能部门共计52余人次进行交流讨论,收集整理意见建议如下:
(1)大家都不清楚如何对重过载问题进行描述才符合要求,问题分析达不到深度,项目必要性不充分,往往会重复修改,重复填报,给基础职工带来了不小的工作负担,也为审查的专责增加了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基层职工建议形成统一固化的模板,按模板描述收集问题数据,达到一次填报就合格,一次性填报即可重复使用的目的,减少工作量,创新工作方式。
(2)遇到重过载台区问题,不知道要具体找谁上报 ,感觉很多人都在管,规划报一次、生产报一次、营销业扩受限再报一次,最终是什么项目来解决不清楚、解决的时间不清楚、对客户服务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也为配变的运行留下了极大风险。
3.部门交流分析
以上工作开展后,召开专题会议。会上,将收集的问题、意见建议进行了详细反馈,由各专业部门牵头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会上重点讨论了:如何分析研判描述配变重过载问题?对于重过载问题的解决方案,各专业项目管理准入条件、实施流程、实施周期等方面的内容是什么?经过专题交流学习后,打破了专业壁垒,为基建项目、应急项目、生产项目、营销项目、其他项目之间有机统一,高效协调统筹解决配电网问题打好了基础。
4.确定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经过以上3项前期工作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论证,最终确定:以为重过载台区问题“量身定制”统一描述模板,绘制解决方案指导图,理清工作职责、明确项目管理人员为切入点解决配电网收资阶段存在的问题。
5. 统筹各专业部门联合制定“一图一表”指导手册,为基层一线职工做出简单明了的配电网收资指导。
(1) 编制“一表”
“一表”即问题分析解决模板,包含了问题类型、主要原因、具体现象、治理措施、问题描述模板、判定依据、系统依据、系统查询流程等8项内容。模板将产生重过载的主要原因分为3大类,对6类重过载现象进行了描述,提供了7项解决方案,固化了问题述的模板,提供了系统支撑性数据查询的流程指引,为重过载配变问题的精准分析诊断与解决提供了全方位指导。
(2)编制“一图”
根据各专业项目管理准入条件、实施流程、实施周期、项目特点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讨论,最终绘制了问题解决项目方案指导流程图。
二、成果实施验证
重过载配变“诊断治疗”图表制定以后,在8个供电所,1个配电管理所进行学习培训。期间,共计组织80余人次进行了学习培训。图表的宣贯学习得到了基层职工的一致好评,反响强烈,图表清晰有效的为重过载台区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模板借鉴、和项目申报指导,无需受绞尽脑汁的折磨,工作量明显得到减轻。同时,为重过载台区问题的精准定位打好基础,按轻重缓急统筹项目实施解决,加快重过载台区问题数量实现“减载”。
为进一步检验改进取得的成果,期间,选取一个低电压台区,组织各专业部门连同基层一线职工开展了一次现场勘查,对照图表解决问题活动。经现场勘查分析确定:选取台区产生低电压的根本原因为单项供电严重导致单项重过载,最终产生低电压。经过对各类项目的综合比选,最终确定采取应急项目解决。制订解决方案后,及时告知了客户,并对客户进行安慰,客户对解决方案表示理解,并非常满意。本次活动对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一次检验,为后续的完善改进提供了经验借鉴。
三、 以点带面,拓展延伸
以重过载配电网问题“一图一表”取得的成果为突破点,进行拓展延伸,编制“农村配电网问题描述分析解决措施表”。本表包括了中压线路重过载、配变台区重过载、中压线路末端电压不合格、台区电压偏低问题、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高损耗配变、客户投诉、残旧设备或线路等8大类问题描述分析模板,统筹制定了57项治理措施,为配电网问题精准定位分析治理提供了指导类文件。文件的形成,使各类项目能够统筹协调,实现投资规模最大化,问题解决资金最小化,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关键点上。
四、结束语
在本文的研究中论述了农村配电网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将农村配电网问题收资与分析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文件,但是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前提下,相关部门以及研究人员应当追求更加优越的电网新技术,新设备促进配电线路的完善与改革,引导配电线路逐渐智能化自动化这样一来有效降低了配电线路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降低了维修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保障了居民正常用电。
参考文献:
[1]姚汉星.电力系统配电网基建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优化策略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業,2018,(48):234.
[2]李文.探讨提高电力系统配电网基建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优化的对策[J].科学与信息化,2016,(21):116-117.
(作者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南涧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