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琳钰
摘 要: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要培养出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件易事,这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比如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娱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老师应该教导学生养成规律健康的作息时间,纠正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并且将以身作则的去引导学生。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班主任;培养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4-0038-02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Habits in Primary School Class Teac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JI Linyu (Bincaogou Primary School,Gaolan County,Lanzhou,Gansu ,china)
【Abstract】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study habits. It is not an easy task to cultivate students' study habits,which requires teachers' active cooperation,such as carrying out some distinctive recreational activities,so that students can grow up happily;Teachers should teach students to develop regular and healthy schedules and correct some bad habits.Communicate with parents frequently,understand students' daily habits,and lead students by example.
【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management;Class teacher;Cultivate study habits
在如今的教育體制中,尤其是在小学班级管理上,如果一个班级整体成绩较好,班上的学习氛围浓郁,是离不开班级老师的教育和学生拼搏努力的精神的,但是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它需要老师积极有效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明白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让自己终身受益的。但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比如,家庭观念对学生的影响,班级同学的积极影响,老师教育时的学习方法,当然,还有自身的自律情况。本文探讨小学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上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1.制定灵活作息时间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大多数学校都有着自己标准的作息时间表,除去表上的安排以外,也多出了其他空余时间可供学生自己支配,这就需要老师的适当督促,有效的去引导学生怎样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其余时间,并且积极有效的进行学习,让他们养成自律的好习惯。时间安排表的制定应与全班一起协商好,在一段时间内应该做些什么,并且理解学生不同的想法。每一位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应该制定不同的时间安排表,这样学生的参与性也会较高,而且具有创新意识。但是在这过程之中,部分同学只坚持了一两天,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的及时提醒和帮助,积极的鼓励学生,让学生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适当开展创意活动,提高学生状态
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状态是否饱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做事时不分心,集中全部精力的去完成一件事难度还是较大的。所以这时就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因此,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让心中的目标成为学习的动力,这种方式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目标激励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缺点,比如,开展一些“找找身边人的优点”这一类型的活动,让班级同学更加深入了解,同时向身边人学习。
3.注重细节问题,改善不良习惯
在学习生涯中,细节问题是很关键的一点,比如,在高考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之差,就可以甩掉千万人,所以说“一分”对于学生来说就决定了成败,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有些同学会失去掉那宝贵的一分呢?往往就是因为自身的粗心,不注重细节问题。如在考试时书写不够工整,这些问题如果在平时养成了好习惯是不会犯的。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以身作则,书写时不潦草,强调字面工整性,这样就会慢慢带动学生,让他们更加注重细节问题。并且学会面对学习中的种种困难,避免不良习惯的产生。
4.家长起督导作用,加深良好习惯培养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思维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状态很不稳定。部分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表现得很积极,而一旦回到了家里,就极其懒散,不想学习的状态。所以,班主任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并且与家长取得联系,进行简单的沟通,让学生回到家里懒散的时候,家长起到一定的督导作用,并且可以采用“家长反馈单”这种方式,让家长将孩子在家学习时的表现写在本子上,与班主任进行交流。让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能积极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榜样引导,起到以身作则作用
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一个优秀的榜样形象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可以每周进行评定“班级榜样”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形成一种有冲劲的学习氛围,并且让被选上的同学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将整个班级的学习状态提高上去。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属于学生心中的一个榜样,而且学生也会经常来模仿班主任的教学。因此,这样也就导致班主任的教学习惯成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关键。所以,班主任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首先就一定要让自己养成一个好的教学习惯,板书一定要规范整洁,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也要认真仔细。因此班主任一定要以身作则,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让班风力争上游,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这样才能起到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