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源 刘路 傅志成
摘要:《雪国》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在世界文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季节感作为《雪国》的一个重要特色,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渲染了小说的艺术氛围,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对《雪国》季节感的研究既有助于深入解析原著,又有助于准确把握日本人特有的“物哀”审美观。
关键词:川端康成;雪国;季节感;物哀
一、源自特殊环境的日本季节感
日本地处亚洲东北部,是西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四面环海,国土狭长,气候以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分明。独特的地理环境培养了日本人民对四季变换的敏锐感觉,构成了日本民族鲜明的“季节意识。”加之,日本列岛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自然灾害频发,这使得人們对自然普遍抱有敬畏之心,更加希望与自然达到平衡、和谐共处。这样的自然因素可以说塑造了日本人的民族性,带来了日本人特有的季节感。
这种独特的季节感影响着日本人的思维和审美,使得他们很早就将季节感融入到文学创作中。譬如,被视为日本随笔文学鼻祖的——《枕草子》中就开始对季节和时令的不同美感展开了描写。又譬如《源氏物语》就巧妙地将人物的命运和季节的交替、景物的变化相结合,寓情于景,通过四季风貌的变化来暗示人物的命运。可以说自日本文学发端以来,季节感就贯彻在其创作过程中,成为日本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步入近代,一系列优秀的日本作家相继涌现,其中重要代表作家川端康成就继承了这一优良的文学传统,创作出日本近代最优秀的中篇小说之一——《雪国》。
二、《雪国》中的季节感
川端康成是一个对季节变迁很敏感的作家,他作品的创作背景大多都是自然万物,毫不惜墨地用唯美的语言去细腻描绘四季风物的变化。他曾经评价,日本的四季变化表现出了特有的时令美,各种意象都是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
在《雪国》中,川端康成通过直接描写不同的季节风物来暗示季节的推移和变化,使得读者能清晰地感觉到一年四季的变迁。如用“登山的季节”、“一片嫩绿”来暗示初春,“积雪最厚的时节”来暗示隆冬,还有“红枫季节”“飞蛾产卵”来暗示晚秋。季节的推移与变换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不同季节的意象为故事的发展塑造了相应的环境氛围,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雪国》不仅于此,还将雪国初春、隆冬和晚秋时令风物的变化和位移过程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相结合,将自然风物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命运交织在一起,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岛村第一次到雪国时,雪崩危险期刚过的雪国一片嫩绿,生机盎然。初春时节,岛村第一次与驹子相遇。在川端康成的描写中,初春的雪国和驹子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后山散发出浓烈的嫩叶气息,纯洁而清新,而驹子的人物形象与后山的清新相对应,是“洁净得出奇,甚至让人联想到她脚趾弯里都是干净的”,表现出极度的洁净与纯真,岛村正是被驹子的这种纯真所迷恋。当时的驹子还在处于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阶段,是一个纯洁可爱的姑娘,正如万物萌芽的春季一般,处在一个生机勃勃,未来无限美好的阶段。驹子清澈的品质与雪国初春清新的环境交相辉映,相互交融。
岛村第二次到达雪国是在隆冬时节,千里冰封。在火车第一次通过信号所时岛村就注意到了少女叶子。车窗外的景物轮廓正随着列车的奔驰向后消退,变得黯然失色。与之相对,叶子的形象变得渐渐明晰起来,最终与景物融合在了一起。在这夜空下的一片白茫茫中,叶子走进了岛村的内心。而对于迫于生活成为艺伎的驹子,岛村对她那种纯洁品质的向往正在渐渐消退,叶子成为了他对于这种美好想象的新的投射。这种投射便体现在“消退的暮景”里,驹子被渐渐淡化,而叶子却在玻璃中和“暮景”重合叠加在了一起。岛村和驹子、叶子三人前途的渺茫,一如这白茫茫的雪原。
这次的雪国之行,迫于现实的驹子去做了艺伎。这时的驹子正在硕大的压力中挣扎,试图与她不幸的命运对抗。在岛村与驹子共处的夜景里,作者做了这样的描写“这是一副严寒的光景,仿佛可以听到整个冰封雪冻的地壳深处响起冰裂声,没有月亮。”驹子在这样严寒的光景里痛苦挣扎。“严寒的光景”可以说是对驹子生活的残酷环境的一个侧面体现。“地壳深处的冰裂声”可以理解成驹子内心深处的动摇,希望的高山正一点点崩塌,渐渐化为绝望。寒峭正将驹子内心的热忱冷却。正如文中所说,“她对城市事物的憧憬已隐藏在淳朴的绝望当中”。紧接着“月亮”——这一在小说的后文中多次出现的意象出现了。“月亮”象征着岛村的心境,而此处月亮并不存在,暗示着岛村此时内心毫无波澜,超然而冷漠。这种冷漠与驹子的渐渐绝望加在一起,融合在了残酷冷寂,一片萧索的雪国之中。严冬的苍凉和寒峭所体现出的冰凉寒冷的季节感也因此得到了强化,向读者步步紧逼,让人从文字中就可以感受到透骨的冰凉。
岛村第三次到雪国时正值晚秋。满山红遍,秋意正浓,接着薄雪初下。在这一次的雪国之行中,川端康成巧妙地安排了“秋虫”和“银河”两个关键的意象来暗示角色的命运。首先说说“秋虫”这一意象。在雪国的客栈里居住时,伴随着凉凉秋意,每天都有昆虫在岛村的床榻边死去。作者对秋虫的死状有着极为细致的描写,“乍看好像是静静地死去,可是走近一看,只见它们抽搐着腿脚和触角。”这唤起了读者对于这个季节最直观的感受,渲染出一片深秋中人物即将消亡的落寞与悲戚之感,衬托出对人物的不舍与伤感,暗示了小说的悲剧结局。
其次是“银河”这一意象。岛村前往的雪国地处日本新潟县,在小说所描写的时间里,此地没有什么光污染,天空通透度高,而秋末又正是北半球银河观测的最后季节,这些因素叠加起来才造就了岛村看到银河的可能,侧面上加深了读者对于晚秋的季节感受。“银河”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是在岛村离开前夜,驹子前来送行时。“银河”象征着岛村心中所渴求的虚无缥缈却又纯洁美好的想象之物,正如驹子和叶子纯净无暇的品质。他自始至终都在追寻着这份美好的虚无。他的肉体深陷于驹子的温柔乡之中,却从未试图走进驹子的内心,从未尝试过了解真实的她。在与驹子的共处中岛村冷峻得像是一个旁观者,毫无同情。他迷恋的一直是叶子,他与驹子头顶的银河象征着叶子,纯净却遥远得无法去抓住,清冷地笼罩在他的心头。在烈火的映衬下,岛村仿佛被托起,升上银河之中,银河也愈发明亮起来,叶子从楼上跌落时,岛村所追寻的虚无的美也顷刻间崩塌。故事在叶子离世、驹子疯癫后戛然而止,叶子的死去背后是生命的幻灭,而疯掉的驹子背后则是灵魂的扭曲。幻灭和扭曲化为一束黑烟飘上天空,伴随着坠落的银河倏忽之间将死亡的壮美舒展开来,衬得深秋的凄怆孤寂愈发强烈,一股独属于这个季节的苍凉感也随之跌入读者心中。
三、从季节感看日本人“物哀”的审美观
季节的变换是人们对于自然最直观的感受。季节变化带来了自然风物的形态和色彩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促成了日本人对自然变化敏感而细腻的感触。他们以自然风物来感悟人生,而后又将这一传统运用于文学和美学,成为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物哀”,即“自然风物之情思”。早在日本平安时代紫式部创作的《源氏物语》就是“物哀”这一审美观的集大成者。
“感悟自然,追求物哀。”是日本文艺审美的传统。相较于追求恢弘大气之感的中国人,日本人更喜欢的是那些如樱花般小巧精致的事物,而这些事物在大自然面前却又极其脆弱,就好似樱花一般转瞬即逝。在小说中,不论是皑皑白雪,似冰刀般的月亮,又或璀璨绚丽的银河,它们都在随着季节更替而发生着变化,这样的美是短暂的,在这样的短暂背后贯彻着一种生死如常的深深悲哀。禅宗思想认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川端康成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学的土壤中,加之本人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在作者看来,美与悲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雪国》全书就被一股悲凉的美所贯穿,这种悲凉感体现在作者塑造的始终追逐虚无的主角岛村身上,也体现在满天星河下疯狂的驹子与像一片叶子般飘落下来的叶子身上;还体现在作者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茫茫白雪、重峦叠嶂的群山、夕阳、秋虫、银河等一个个唯美的又充满淡淡哀伤的意象中。川端康成通过这些人物和意象来表达人生无常、万事皆空、灭我为无、无中生有的虚无思想,所以说《雪国》是一曲认识生死、超越生死的悲哀伤感的唯美乐章。
管中窺豹可见一斑,仅仅只是从《雪国》这一隅中体现出的季节感里,我们也能从中认识到日本人独有的审美意识了。
结语:《雪国》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季节感贯穿在雪国的每一个部分,增强了小说的艺术美感,在这样的艺术美感背后隐藏的是日本人“物哀”的审美观,二者在川端康成的笔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他文学世界的一道清丽的风景,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一份瑰宝。
参考文献
[1]梁媛.从四季风物看日本人的季节感[J].大众文艺,2016(16):259-260.
[2]陈锦彬.日本文学中的季节感和景物观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06):44-46.
[3]王福秀.浅谈日本文学中的季节感和景物观[J].商业故事,2015(24):105-106.
[4]吴舜立. 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
[5]蒋茂柏.论川端康成文学的季节感[J].作家,2009(14):91-92.
[6]蒋茂柏.川端康成文学的季节感与自然美[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04):112-114.
[7]闫润英.论日本文学中的季节感和景物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14-117.
[8]何娜.《雪国》的悲哀之美.《鉴赏者》,2012年第05期.
姚思源(2000.05–),汉族,云南昭通人,本科生,日语专业
刘路(2000.08-),汉族,山东淄博人,本科生,日语专业
傅志成(1999.12-),汉族,云南昆明人,本科生,日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