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古典主义

2020-01-03 10:04赵振东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安格尔学院派古典主义

赵振东

摘要:威廉-阿道夫·布格罗(1825 - 1905)是19世纪中后期法國学院派画家的代表人物,他秉承了学院派传统写实的绘画技法,被赞誉为十九世纪的拉斐尔。布格罗在生前获得万千宠爱与各种荣誉,然而自他过世后却受到部分评论家不公正的评价,甚至诋毁。以他为代表的十九世纪的法国学院派画家大都被无情地从欧洲美术史中剔除,直到上世纪末,法国举办了布格罗的首次大型回顾展,将他唯美的画面和高超的绘画技巧展现在当代人面前,布格罗才重新受到世人的关注。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是古典绘画大师安格尔的得意门生,他对拉斐尔极其敬仰,创作了不少和拉斐尔相近的古典主义作品,可以说他对拉斐尔是推崇备至。布格罗的绘画常常借助神话故事为创作源泉,以大卫、安格尔的传统绘画技巧来诠释古典主义题材,充满母性的女性和天真无邪的孩童常常是他乐于描绘的对象。创作高峰时的他在大半欧洲都享有极高的声誉,绘画作品在当时也都是豪门望族竞相热衷收藏的艺术画作。毫无疑问,布格罗是那个沙龙时代中最优秀的画家之一,同时也是古典传统绘画的重要代表,在沙龙时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和话语权。然而随着印象派的兴起以及其他前卫艺术思潮相继的登上世界舞台,以布格罗为代表的传统画派便成为了新文艺思潮运动下首当其冲的批评对象,受到了极不公正的评价甚至嘲讽,并伴随着于现代主义众多流派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渐被世人遗忘。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古典美学的研究浪潮再次兴起,布罗格才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布格罗一生都在追求绘画艺术的完美与理想化境界,他在绘画中传达了人体的自然美和人性的关怀。这种艺术风格直接追溯了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风格,就是依照传统的方法来构图和阐述主题思想。他从小在画画上就很有天赋,21岁就进入了法国巴黎高等艺术学院,很快便斩获了另年轻画家们羡慕的罗马大奖,获得了去意大利学习绘画的珍贵机会,并从此打开他绘画的眼界,这一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在罗马众多的大师中,他尤其热衷于研究文艺复兴时期巨匠的诸多经典画作,特别是拉斐尔的画风深深的打动了他,让他为之着迷,并让他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早期创作的大型油画《圣母子》的创作源泉显然有拉斐尔的影子。1854年创作的巨幅油画《殉道者的凯旋》在世界博览会上开始显露锋芒,初出茅庐的布格罗就进入艺术评论家的视野。不久他又获得沙龙大奖和古罗马军团骑士大奖,这些获奖作品都是被国家政府官方所认可的至高荣耀,年纪轻轻的布格罗也顺理成章的成为法国艺术家协会的成员,这可是很多画家在当时毕生的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不仅如此,他还是拿破仑三世最喜爱的宫廷御用画师,成为了众多评论家追捧的对象,同时也被当选为朱利安美术学校的院长,直到去世前他在大半欧洲都享有盛誉。

至文艺复兴后期,“古典主义”经典绘画风格发展的接近极致完美,与此这时,部分油画家寻图从新的角度在绘画面貌上做一些改变。鲁本斯掀起的巴洛克旋风以动态的造型来表现隐藏在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使用明显的笔触和靓丽色彩让画面为之一新,成就了“巴洛克”风格。接着伦勃朗发现油画中光的奥秘,依靠光影得变换,给人眼前一亮的效果。以布歇和华托为代表的“洛可可”风格,在画中强调轻快、精致、细腻和繁复。到十九世纪中前期时,诸多画家们都在努力挖掘绘画中的未知元素。而布罗格也在汲取古典大师营养的同时发展了他极致的唯美画风,在他的绘画世界中每一张作品都如同人间仙境般美好,把人性最美好,最纯真的一面展现出来。画面颜色十分柔和,特别是人物有着梦境般的柔软,同时不失古典的严谨和造型之美,又增添绚丽多彩的柔和色调展现人性之美。在他的作品中,女性的形象都有着天使般纯真的美,氛围多为乡间密境,安静甜美,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温暖的光芒,以及人性美的展现是十九世纪欧洲画家共同试图展现的。无论是着重对外光环境的绘画语言研究,还是强调创作主题的个人喜好,布格罗的作品给人以户外的阳光,以及阳光般温暖的情调,这些都是他对古典题材进行了自己独特的改进。在追求极致唯美的路上,他保留了传统的绘画技巧,延续学院派对古典传统的继承。画面始终围绕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美,所有作品都被他表现成诗歌般的赏心悦目,令人十分陶醉。

在传统学院派看来,新兴的绘画风格破坏了传统绘画中的理性元素和优美典雅,因此,他们提倡画家们向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学习,弱化画家自身感受,继续寻找油画的优雅美和共性美。在安格尔的影响下,不少画家回归了传统的古典主义。由于大家的共同追求和“古典主义”风格有非常相似,他们也被称作“新古典主义”。 布格罗作为安格尔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在继承安格尔美学思想后,更加寻找极致完美的新古典主义绘画风格,恬美的主题成为他绘画研究一生的主题。毫无疑问 ,布格罗是继安格尔之后 “新古典主义”画派的领军人物,代表传统主义和新兴画派平分秋色。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布格罗,在恬美、细腻、典雅的美学思想要求下,在构图上追求形式的美,稳定感的三角形构图和S行构图是他最常见的样式。初期作品中的每位人物,似乎都暗藏着微妙的宗教意味,流露着隐秘的氛围,世俗题材描绘当下生活的世俗题材则是他中后期新的主题。与此同时,他自觉的在绘画中继承了自拉斐尔以来的“美化人物与环境”的传统,使得画面中的普通世俗场景仍然具有高度的美感和抒情意味。布罗格作为十九世纪最典型的学院派艺术家,无论在作画技巧上还是对古典传统美学的的追求上,或是追寻生命意义的真谛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们一脉相承,并独特的发展了他那唯美到极致的画风。

传统古典绘画巨匠们刻在布格罗作品中的烙印是显而易见的,他的作品无疑是向文艺复兴大师们的最好的致敬,尽管他一生坚持传统的唯美主义的学院派画风,在新文化强调怀疑和否定的时代浪潮中遭到质疑和非议,然而,这种将目光投向古希腊、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向往古典绘画风格的追求,却另布格罗发展了他那唯美到极致的画风,给人以美的感受。时至今日,布格罗画笔下的光辉依然闪耀,仍然温暖着每一位观者的心。

参考文献

[1]《詹森艺术史》H.W.詹森(H.W.Janson)  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3

[2]《西方美术史》 李倍雷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猜你喜欢
安格尔学院派古典主义
“学院派”藏族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之策
偏爱红黄蓝的古典主义画家
学院派主义
安格尔的巨匠之路
向古典主义致敬
批评
激情 宁静 唯美
浅析布索尼《C大调钢琴协奏曲》的和声特点
对“学院派”舞蹈编创与民族民间舞蹈编创的思考
存储器——安格尔(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