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黄州寒食帖》

2020-01-03 10:04李庆武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心理情绪苏轼

摘要:作为“宋四家”之一的苏轼,在文学和书画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其书法上的成就主要是提出了“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的书学思想,并为此身体力行。本文从《黄州寒食帖》的创作背景出发,通过对用笔、结字、墨法三方面的分析,探究此帖的技法特征和艺术特色,同时作者试从心理学角度探析苏轼被贬黄州后凄苦忧愤的心理情绪对创作《黄州寒食帖》的影响。

关键词:苏轼;《黄州寒食帖》;书学思想;心理情绪

一、苏轼生平与书艺特征

苏轼又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于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于眉州眉山,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到任的第三年写下了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书法名作《黄州寒食帖》。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的途中病逝于常州,享年65岁,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作为“宋四家”之一的苏轼,书法造诣极高,其书尤重写“意”,东坡自云:“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1。他书学晋唐、五代的诸多名家之长,再将李邕、颜真卿等名家的风格融会贯通后而自成一派。他在书写上并不注重工拙、丑妍,而追求通篇气韵的生发和畅达,这是苏轼区别于宋代其他书家的鲜明特征。

二、《黄州寒食帖》的创作背景与地位

苏轼创作的《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这固然与其风华绝代的文化身份的影响以及诗文内容有关,但从书法艺术角度来看,此书亦是他众多书法作品中的巅峰之作。此帖之所以广受后人推崇,是因为他遭受“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心情苦闷,借书法排解内心复杂的情感,故书不计工拙,因情而生,这是可贵之处。

《黄州寒食帖》又名《寒食帖》、《黄州寒食诗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据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资料显示其横199.5厘米,纵34.2厘米,行书17行,129字。书写内容为两首古诗,第一首从“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共60字,第二首从“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共60字,另外九字分别为落款7字,文中误字2字。这是一首境遇遣兴的诗作,也是苏轼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内心惆怅孤独的心情,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可谓神来之笔。

宋代已降,书法家及鉴赏家均对《黄州寒食帖》推崇、赞誉极高,称此帖为旷世之作。南宋张演在诗稿后题跋中云:“老仙(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谷(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至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在观看此帖后跋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此帖正文不足两米,但历代提拔超过十几米,从中可以看到历代书画家对此帖的珍爱与倾慕。苏轼被贬黄州,从其个人仕途来看,无疑是遭受了巨大的屈辱,但也恰恰造就了《黄州寒食帖》,为书法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影响了后世一大批书家,如:当朝的黄庭坚、米芾;元代的赵孟頫;以文征明为首的吴门书派一批书法家;甚至明代董其昌等等。苏轼书风及书学思想直至今日长盛不衰,其书法为后世学书者提供了范本,其书学思想为后人研究书法开拓了一条光明大道。

三、《黄州寒食帖》的技法探析

(一)自然率性的用笔

从《黄州寒食帖》中可以看到苏轼对用笔极其娴熟自然,这也是早年学书积累的结果。黄庭坚云:“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中岁喜学颜鲁公,杨疯子,其合处不减李北海”2。同时又能化古为新,冶于一炉,结合独到的书学思想,达到心手双畅的地步。苏轼用笔喜厚重,横画起笔处多用顺锋,钩画粗壮有力。如帖中“我”字横画的尾部顺势与竖钩相连,紧接着连出提画,顺势压笔将斜钩的厚重写出,整个过程转承有序、一气喝成,并无做作的成分,同时轻重对比自然相生。“惜”字左半边笔画较少而厚重,顺势连接右边的横画,然后一气喝成,在笔画的处理上并没有预先的设计,这是苏轼“意”的体现。还有如:“泥”、“闇”、“有”等,无不体现出苏轼用笔的自然率性。

(二)肥扁朴拙的结字

苏轼书风最明显的一个特证就是字形偏扁且朴拙,字势呈左低右高、左舒右蹙,呈倾斜状。其行笔力求斩截,平实,不做修饰,这是苏轼书风的一大特色。帖中字形偏扁的字比比皆是,如:“今”字的人字头极大的打开,将下半部分缩小紧靠上去,整个字横向是纵向的两倍;“又”字横撇的夹角极小,而捺画向右舒展开来,使整个字形凸显扁式;又如“秋”字,也是将横向的笔画舒展,纵向的笔画缩短,使之形成天然的扁式,这种字形给人的感觉就是重心平稳。还有如“卧”、“起”等。另外,《黄州寒食帖》也间杂一些结体纵长的字,如第二行的“食”、“年”字、第三行的“年”字、第五行的“闇”、“中”字、第十一行的“灶”、“苇里”字、第十一行的“灶”、“苇”字、十三行的“纸”字等,与通篇以扁横取势的整体基调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富有变化。特别是“年”、“中”、“苇”、“纸”四字的悬针竖,笔沉墨实、一气贯下,表现出一种不可遏止的气势,同时也是作者苦闷孤寂之情的宣泄。

(三)错落自然的章法

《黃州寒食帖》章法的显著特征是开合有度、错落自然。作品第一行字形紧凑小巧,至第四行渐书渐开张,尤其体现在横式的开张上,书写至第五行达到前半部分的高潮。从第六行开始至十一行又重新建立起新的节奏点,同样,从十二行至十六行也是如此,只是字形变化上更加的丰富。另外,整幅作品字距紧密、行距疏松,即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短而行与行之间的距离较宽,此特点在前五行和后五行表现的尤为突出,但整篇确是和谐统一、自然而然的。此外,此帖的行轴线的正斜摆动以及行与行之间的疏紧变化使整幅作品充满强烈的节奏感,如第一行“自我”二字“左斜、“来黄”二字斜向右下、第二行的“食年”二字左斜且空间打开、“欲惜春”三字略左斜与上字保持贯气,第十三行“衔纸”向左倾斜角度较大、“门深”向右斜等,前五行字距较大,显得从容不迫,继而情绪交织,笔下跌宕感渐强烈,在第十三行达到整篇的高潮,从“纸”字的长竖线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宣泄。整个作品节奏感强烈而又开合有度、顺势而为,表现出作者深厚的传统功力。同时,整体字形大小、疏密、欹侧、浓淡、虚实等表现丰富,也正从侧面表达出作者的情绪波动与情感表达。

四、《黄州寒食帖》的艺术特色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3是苏轼书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认为书法开始时不要刻意求佳,应随意所适,自然能达佳境,这一思想贯穿于他整个书法学习当中。第一首诗重在叙述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且年年苦雨,以至“病起须已白”。情感是平稳的,笔墨的律动也是平实而低缓的,此时的作者内心平静、思脉清晰。从第四、第五行可以看到作者内心已经有了起伏,但在第六、第七行复归平静。相比之下第二首则颇为激昂悲怆,用笔起伏跌宕“春江欲入户”至“空疱煮寒菜”三行用笔迅疾、猛利,字形寬博,仿佛田径场上跃跃欲试的运动员起跑前的准备,第十一行“破灶烧湿草”好似洪水突然决堤,作者将一腔苦寂的情感顺势倾倒而出,笔调也变得浑厚厚实,好像要脱纸而出,直憾人的心田。勾出作者在寒食节却谪居他乡、离家万里,试想满怀一腔抱负、忧国忧民的苏轼怎能不思念家乡和亲人,故“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情感是艺术世界诞生的最基础、最直接的动因”4,因此,欣赏这件书法作品不仅要从笔法、字法、章法等方面去考量,更要仔细体味作者的情感与心境,感受作者彼时彼地挥毫泼墨时的情感律动。这样一幅作品苏轼将他赋予了精神和生命。苏轼的书法作品流传较多,而笔者独爱这一幅,因为它的精彩已远远超过书法本身,那是情感的表达、生命的律动。

结语

苏轼是北宋乃至整个中华历史长河中少有的天才型人物,其诗词、文章冠绝天下,在书法上的造诣不仅体现在书学理论上,更有被贬黄州时书写的“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此作堪称“诗书合璧”的经典。此作精彩之处在于作者随着书写的进行而产生不同的情感波动,而又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产生不同的书写状态。可以说是书因情生,情随书出。同时,诗词内容与作者书写意识是相合的,真可谓诗、书、情三者并茂。乌力吉说:“因为艺术意向倾注了情感,所以艺术表达过程中意象表现出来的形象蕴含着生命”。3可见这件千年不朽之作的特殊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其笔墨的精妙,这是作者以一颗悲悯“大心”对人类永恒情感的写意与舒怀,因此而具有了一种千年不泯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贝尔:《艺术》,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2]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

[3]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黄庭坚:《山谷题跋》,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

[5]孔凡礼:《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6]《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

[7] 林语堂:《苏东坡传》,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

[8][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9]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10]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

[11]苏轼:《苏东坡全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

[12]乌力吉:《艺术心理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年。

作者简介:

李庆武(1992.8.27),男,汉族,籍贯:江苏徐州人,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书法方向。

猜你喜欢
心理情绪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优质护理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心理情绪的改善作用
对独眼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体育锻炼对成都市老年人心理情绪的影响初探
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
心理干预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谈心理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