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福教育中的儿童合作与支持

2020-01-03 10:04沈剑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混龄教育

摘要:华德福幼儿教育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幼儿教育的形式,其中混龄教育模式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理解其他年龄孩子的真实生活的环境,为孩子间的有深度与广度的合作提供支持。本文通过对3-4岁、4-5岁、5-6岁不同年龄孩子玩耍场景的观察与研究,旨在为儿童间合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关键词:华德福;混龄教育;儿童合作

华德福教育起源于德国斯图加特,是基于鲁道夫·史坦纳人智学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全人教育,该教育进入中国已有十多年的时间,有近千所幼儿教育实践团体在实践该教育。华德福教育非常注重对“人”意识的发展的研究,认为孩子所处的生长环境中的一切事物都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在华德福幼儿教育的教学设计中,实践者需要理解并遵循孩子身体、心理、智力发展规律,通过对孩子周边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的调整,支持三岁到七岁幼儿的健康发展。

华德福幼儿教育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教育类型,从园所户外自然环境的建设到教室中“家”的氛围的营造,从有节律的教学主题的设计到具有呼吸感的转换环节的实施,我们可以看到该教育中的每个细节,都结晶着无数华德福教育者的实践思考。其中,华德福教育中的混龄教学班的设置,就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形式。这个班级中会有3-4岁、4-5岁、5-6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孩子会在个班级里从三岁一直成长到幼儿园毕业去小学,在3年的时间中,孩子会经验到与不同年龄层孩子的生活,大的孩子会在小的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过去,小的孩子可以在大的孩子身上看到他们的未来。而这些来自于不同家庭的孩子所带来的不同的社会背景,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相互交织的非物质环境,为儿童间的相互合作提供了不同的维度。

在不同的教育中,都谈到了儿童早期合作对人成年后社会活动的重要影响,而这些都应着眼于儿童自我发展的规律,为儿童提供适合个体性特征的发展支持。

一、个体玩耍阶段

3岁左右的孩子,处于和环境分离的关键时期,华德福教育认为这时儿童的“我”正从孩子幼小的身体里慢慢的醒来,这时期孩子对合作环境的要求更多的是安全的需要。在能看见父母和老师的环境下,进行对周围世界的探索,这时看到想要的东西,会直接过去拿,当有小朋友去拿他已经放在一边不玩的玩具时,也会大声表示“这是我的”。有时,还会表现出对人的依恋,当别的小朋友和老师表示亲昵时,会说“这是我的老师”。这个阶段的孩子,在玩耍时,更多的体现出个体性的特征,会一个人在沙坑里挖沙子,会自己用水壶以便又一遍的打水,沉浸在自己的玩耍中,时不时会抬起头来,看看环境是否是安全的,看老师在不在,如果有时发现安全的环境不在了,会停止玩耍,寻找成人。当孩子感受比较安全,会踏出初步合作的脚步,会和感兴趣的孩子说,我和你玩好吗?得到肯定的回复支持后,开启了儿童合作的大门。

二、一对一玩耍阶段

当孩子到4、5岁的时候,孩子已经熟悉了幼儿园里的每个角落、对每天要发生的事情已了然于胸,华德福教育中稳定的韵律与节奏为孩子建立了良好的界限,孩子在这有爱的界限中感受到了安全。这个时期的孩子,平和而美好,充满了梦幻,孩子有乐于与别人合作的意愿。一对一的玩耍模式在这个年龄段比较常见,当两个4、5岁的孩子正在一起玩,当有其他小朋友想加入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拒绝表示,我不想和他玩之类的。这个年龄段孩子另一个玩耍特征是愿意跟随比较大的孩子进行玩耍,愿意接受大孩子在玩耍中对他们的安排,他们则在玩耍的过程中,贡献他们的想象,丰满玩耍的场景。这种长时间日复一日的一对一玩耍,深化了孩子间合作的深度,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到对方。

三、群体玩耍阶段

当孩子5、6岁的时候,他们乐于群体性玩耍,他们会在玩耍之前,就对玩耍有着自己的图景,谁做什么,什么东西要放在什么地方,玩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玩耍中有哪些规则,他们具有很好的包容性,给不同年龄的孩子分配合适他们的工作。5、6岁大孩子之间对于怎样玩耍,会彼此商量,有时也会激烈的冲突,对于这个物品该放在这儿,还是那儿?对于这个小朋友该呆在这儿,还是那儿?会争论不休,当他们发现玩耍无法进行下去,他们会放下自己的想法,会试着理解别人,创造性的找到合作的方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会运用一些技巧,来发展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合作。比如,他们会带来一些小朋友喜欢的物品来分享,用来作为连接其他小朋友的桥梁。有的孩子会给其他小朋友期许一个美好的图景,来发展他们之间的合作。但是无论用那种方法,孩子们就在他们真实的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遇见发展出了合作的广度。

作为华德福幼儿教育的实践者,在朝夕的相伴中,我们见证了儿童合作的发展,如何更好的支持到每个孩子的合作发展呢?这是值得每个教育者深思的课题。

在华德福教育中,儿童观察和儿童研究是华德福教育的核心。我们需要理解孩子,理解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了解这个阶段还在发展的普遍规律,了解孩子在每个阶段的个体性特征。只有真正的看见孩子,看见孩子在生命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我们才能给出恰当的支持。这种支持可能是在孩子需要时,站在他们的身后,默默陪伴;可能是退后一步,屏住呼吸,默默等待;可能是上前一步,给出清晰的界限。另一方面,我们要理解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孩子是通过模仿向周围的世界进行学习,一个被照顾好的物质环境可以滋养到孩子的身心,让他们感受到世界是温暖的、是有爱的、是善的,他們感到安全放松,这样他们才能进行对世界的探索。而一个有意识的非物质环境可以给孩子很好的示范,家校之间的合作,老师间合作的方式,彼此间的信任、讲话的语气,对强者的姿态和弱者的态度等等,这些无一不是在支持到孩子间的合作的发展。

幼儿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今天孩子间的合作展示未来成人世界的合作图景,当我们能允许他们在生命的早期发展出良好的合作关系,将影响世界的未来。

作者简介:沈剑,男(1980.12),江苏淮安人 汉族,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与艺术、定格动画.

猜你喜欢
混龄教育
儿童的“变”与学前教育的思和远方
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探索与课程建构
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混龄教育对学前教育改革的意义
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
混龄教育中幼儿的别样“分享”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蒙氏混龄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
浅谈混龄教育中幼儿心理理论与创造性人格的关系
学前教育的“混搭”潮流
幼儿园混龄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