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感受

2020-01-03 10:04陈艳艳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感受幸福主观

陈艳艳

摘要:幸福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感受,一万个人可能就有一万种答案,也很难用量化的标准来判断,人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和物的关系,再解决人和人的关系,最后解决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

关键词:幸福;主观;感受

一、自我实现是一种幸福

生命不是虚空的,应该有一种真实的“自我”。这个自我大都要通过不断挑战和超越来实现。比如追逐危险和知难而进的行为其实就是人性深处的渴望,不分年代和阶段,人类的追求这种冒险习性源于史前时期,开拓者到处漫游,他们意识到,大胆的行为会死于非命的可能,但同时又可以获得更多的猎物,因此,热衷冒险是人类的一笔生物学遗产,则对冒险的习性的爱好一直遗传下来。世界上有很多冒险的人,就是因为他们对平常的生活太习惯了,没有新奇感和刺激,使他们无法振作起来,人们才选择了向自己挑战,表面上看起来是与自己过不去的活动,这种心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却被支配许多的行为甚至赋予他们激情和韧性,他们都活在自己该活的领域,都做着天性中该做的事,他们是自己生活的主宰。

自我实现是人的一种需要,而且,它是一种更高一级的需要,工作本身的快乐也要超过工作和收入带来的快乐,幸福并不在乎单纯地占有金钱,还在于取得成就后的喜悦,在于创造性努力的激情。科学家发现,最长远和最持久的快乐来自于自我价值的体现,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所说“在世界上能产生巨大影响的人,以及从职业的角度来看,能拥有最满意生活的人,一定是那些能够突显出来的个人,他们不仅是一群人中的一部份,而且正在做着与众不同的事情。”[1]

人类的生存常常必须有比维持生存更高的目标,因为,人类除了物质生活还必须要有精神生活满足,真正的幸福就在于怎样开始而不是怎样结束,是想拥有什么,而不是得到了什么。幸福是创造的过程,幸福是走过了一种漫长的过程,而且,幸福是有深度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一种欢愉,是付出耕耘的一种收获。

二、幸福就是知足

亚里斯多德说“幸福就是知足”同样是人心,有的能装下大海,有的只能装下一已悲欢,幸福与不幸福是相对的,一个在外资公司的白领,月薪3000元还是觉得紧巴巴的,而一个退了休的老大爷,虽然每月只有1000多元,却对生活很满足,这说明,幸福与不幸在很多时候是一种自我感觉,一个人若有巨大的苦恼时,则对比它小的苦恼几乎毫不察觉,反之,在没有大苦恼时,即是一丁点的不愉快也会使它痛苦不堪。而且,享受越多,相对的对它的感受性就会降低,积久成习后,便不觉得自己在幸福中,反之,却相对增加了对痛苦的感受性,因为原有的习惯消失,特别容易感到痛苦,正如美国耶鲁大学罗伯·连恩教授在1970年就提出“幸福的丧失”,即当人们的需求与供给刚好相等的时候,满足感与愉悦感是最高的,而过多的供给,反而让人比物质匮乏时更为失落。哲学家叔本华说得更具体,“一个人在十次事业里,九次还快乐,始终会懊恼那失败的那一次,另一个人只成功了一次,却在这成功里得到了安慰,[5] 淡泊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和胸怀,是历尽人生坎坷之后从中提炼出来的豁达和感悟。

三、信仰是一种幸福

信仰一般是和崇高相连接而成,是理想主义的源头和根本,丹麦哲学家说“信仰是一座桥梁,架在人类和上帝之间,上帝和人类被一条鸿沟隔着,通过这座桥梁,人类便得以认识和接近上帝。[3] 思想不是纸上的空谈,而是生命的中心,思想不变成信仰时不成为力量,人一旦有了信仰,便可通过消极心理的清除以获得宁静广阔的心情,它可以使人在成功、权力、金钱、感官享乐之外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科学调查表明,有宗教信仰的一生中感受到的幸福要多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之所以有宗信仰的人感受到的幸福更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几乎所有的宗教信仰都强调感之心,感激生活中的一切,他们会感激空气、食物、亲人、朋友以及一天的平等,人心中常有感激之情流过,感到生活就是充满温情的生活,很多有宗教信仰的都怀有持久的感激心态和习惯,所以,他们更容易满足。行为科学家研究过人类的互动习性,得出一个相当重要的结论,只要有感恩之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事业成功率可达80%以上,而获得个人幸福的几率可达99%。

人生在世不能總是低头觅食,那样就会矮化得你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我们每个人也都需要信念和价值观,以免身陷尘嚣之中,随波逐流而内心惶恐,心在天堂,生活的感觉就在天堂,心在地狱,生活的感受就在地狱。人一旦进入了自我,便超越了生和死,两者都达到了完美的地步,这时候,你就能听懂鸟的歌唱,蛇的静寂,人的心灵往往就会抹去岁月的泥沙,以纯净的声音和自然对话。

信仰也是一种仰望,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会使生命战栗贯注,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可以超越永恒的精神,它是漫漫黑夜中灵魂的追求,它使人们的重返失落的家园,在天、地、人之外找到一个更高的存在。人一旦有了信仰,才能认认真真地活在当下,如此才会在有限的生命中不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浪费掉自己宝贵的光阴,才不会为哪些旁逸斜出的枝杈失去自己的吟咏与歌唱,你才能听到妻儿的欢声笑语,才能沐浴到金色的夕阳,绚烂的晚照,即便风雨聚然而至,也依然轻裘绶带,玉树临风。

四、幸福因意志而存

幸福与否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态度,因为事物的存在和发生仅存在于我们意识中,且只为意识而存在,人的意识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的事物,在大部份的情况,意识素质的重要性远超过形成意识内容的外在环境,哲学家说“幸福决非轻易获得的东西,在别处不可能找到它”,或者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个艺术品,让自己的生命活在快乐之中,其它一切都不然追求和计较,关键是用什么态度对待的问题,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是否快乐,真正的幸福就在于怎样开始而不是怎样结束,是想拥有什么而不是得到了什么。

我们所处的世界如何主要在我们以什么方式来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因如此,世界相同,各人却大异其趣,有的觉得枯燥无味,有的人又觉得生趣盎然极具意义。亚里斯多德将人生幸福分成二类,那就是外界得来的幸福和自身肉体得来的幸福,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从我们内心得来的快乐,远超过自然界得来的快乐。”[8] 这说明,人的最高,最永恒的幸福的快乐是他的心灵,人有了自觉,不仅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而且能成为人格美的人,感受到生命快乐的人。

参考文献

[1]《名人演讲在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

[2]《叔本华人生哲学》,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

[3]《科学生活》,2005.10

猜你喜欢
感受幸福主观
后印象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对立与存在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