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蕴
摘 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高度重视语篇在英语教学与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倡导采用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并首次引入了语篇类型、语篇知识等重要概念,对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借助“5C”语篇分析模式,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具体语篇的结构和语言特征,推进深层次阅读,改进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关键词: 5C;语篇分析;阅读教学
一、引言
麦卡锡(McCarthy)和卡特(Carter)(1994)提出外语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17)高度重视语篇在英语教学与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倡导采用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并首次引入了语篇类型、语篇知识等重要概念。课标提出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语言学习不应以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为单位,应以语篇为单位。基于语篇的英语教学并非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增加语篇层次教学,而应该以语篇为单位设计和实施教学(程晓堂,2005)。对中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具体语篇的结构和语言特征,使学生在语篇中接触、理解和使用语言,教师的语篇分析能力亟待提高。
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凸显的问题
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围绕语篇的主题内容设计和实施教学,还要从语篇的结构和意义的表达方式入手,关注语篇的构成、衔接、连贯和表意资源,挖掘语篇的深层意义和语篇意图,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和思维品质。由于教师关于语篇分析基本理念欠缺和解读能力不足,导致教与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学习内容的碎片化
师生忽视对语篇意义的解读,习惯于以知识点讲解和记忆为主,把文本仅作为语言知识学习的载体,把学习内容局限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知识层面,或一味地以语篇为基础训练语言技能,脱离语境,语篇意识欠缺,不重视语篇的内容和主题意义,知识呈碎片化,较少涉及文本内嵌的深层含义、文本的写作特点和修辞风格等,见树不见林,难以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2.学习方式的机械化
学生知识学习以接受性学习为主,注重知识点的机械记忆而无法实现知识的内化、迁移和运用。技能训练简单重复、模式化,把文本作为信息提取的资源,缺少基于真实语言运用的语言实践。忽略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及语言、文化和思维整合关联的深度学习,难以强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式的表层化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模式化、表层化,缺乏内在逻辑和关联,忽视对内在知识结构的提炼和整合。对语篇的主题意义把握存在偏差或探究得不够深入等问题,如蜻蜓点水、千人一面,鲜有个性深入的文本解读。以教師为主导、学生参与程度低,缺乏学科育人、知行合一的格局,不能融育人目标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三、语篇分析基本理念及“5C”语篇分析模式的应用
1.语篇分析基本理念及意义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可以假设,如果英语教师对语篇是什么,如何分析语篇还存在较多的困惑和不解,则很难想象教师如何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深度的学习。新课改中强调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学习者应在语篇中接触、理解、学习和使用语言。语篇不是语言文字或声音的简单堆砌,而是现实生活中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生产的语言,只有具有特定内容和意义的语篇才是真正的语篇。语篇分析是以语篇为基本单位,描述、分析语言结构、文化特征、交际方式及语境等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特征的过程。教师基于语篇的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具体语篇的结构和语言特征,即关注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语篇所用的语言是如何表达意义的,教师应有意识地融入而不是单纯地讲授有关语篇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语篇意识,把握语篇的结构特征,提高理解语言意义的能力。能充分利用语篇知识有效获取和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和态度,达到运用语言与他们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2.“5C”语篇分析模式
“5C”语篇分析模式即对语篇分析理论的要素进行提炼,浓缩为“5C”,分别指的是“Cohesion”衔接、“Coherence”连贯、“Culture”文化、“Context”语境和“Critique”评论,它是由来自英国Warwick大学应用语言学中心Martin Cortazzi教授及其夫人、英国De Montfort大学语言学专家、首席教授金立贤博士在多年教学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指出语篇研究不仅仅是词语,而是蕴含思想的动态行为。语篇分析超越了单词和语法的层面,着眼于语言与社会及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倡导以语篇为基本单位,结合文化和语境,围绕语篇的整体内容进行解释词句、分析篇章结构等与新课标中的要求不谋而合。使用该模式开展语篇分析,旨在探索将语篇分析方法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和实际应用能力,强化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3.课例分析
本文以剑桥原版英语教材English in mind第二册Unit 5 “Growing up”单元中的主课文“Where boys become crocodile men”为例,运用“5C”语篇分析模式,指导学生站在语篇分析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深度加工和学习。本文通过描写Niowra部落特殊的鳄鱼成人礼,突出变勇敢、强大及勇于承担责任是真正的成长这一主题意义。
(1)Cohesion(衔接)
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是将语篇不同部分联系在一起的语法、词汇和其他手段的统称。衔接可以分为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两种,词汇衔接包括词汇重复、上下义、同义反义、和搭配等。在本文中词汇衔接具体表现如下(见表1):
通过词汇衔接的运用,作者使用成人礼、勇敢、坚强等高频词汇的重复出现,突出了成长需要承受不断磨炼这一主题。具体分析上下义词,阐述了鳄鱼成人礼产生的原因:充满鳄鱼的危险自然生存环境造就了当地的特殊文化及对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意义。同义词/反义词的使用,对环境造就文化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论述,搭配的使用再次重现了成长礼仪式这一主题涉及的细节内容,可见成长及责任是本文的中心议题。
语法衔接包括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等,具体使用情况如下表(表2)。
例1中,人称代词(they)指的是上文中出现过的the boys,使语义简洁连贯。例2中替代词(this)取代(The boys play the drums),联系上下文并避免重复。例3 中省略了(among people in the ceremony),既突出了重点信息又避免行文重复拖沓,使语篇更加紧凑。例4中,通过一些过渡性的信号词(and,so that),表达条件、递进、因果等逻辑关系,使句子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清晰明了。
(2)连贯(Coherence)
连贯指的是作者以有意义、有逻辑的方式使话语或文本联系起来的方式,主要在观念、思维方式、修辞模式等方面研究字里行间的意义。连贯的意义关系可以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来看,全文几个自然段以手段——成效的逻辑关系展开。围绕如何真正成长为男子汉这一主题进行描述。
从微观层面来看,作者描述了鳄鱼成人礼的详细实施过程,并阐释此过程中青少年男子的心理成长过程,从恐惧到淡定再到欣然接受责任,突出真正的成长在于勇于承担责任的主题。
Diagram example of micro-structure
Generalization(概括):When it is time for teenage boys to become men, a “crocodile ceremony” takes place.
Details(细节): the boys are taken to a hut
the boys are told to ...
then they are beaten...
bamboo are used to make cuts...
the boys play the drum ...
cause and effect one: The Niowra tribe lives near the Sepik River, which is full of crocodiles.
effect: the crocodiles made the Earth and its people.
cause and effect two: the boys are told to think of their crocodile “fathers and mothers”
effect: to be strong and brave, survive in the dangerous forest, dont feel pain, sleep through the most painful parts of the ceremony.
(3)語境(Context)
语境原意指的是语篇的上下文,也叫直接语境,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结合,包括参与者及身份、地位、角色活动及如何与文本或语篇相关。本文围绕成人礼展开,主题语境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方面。以残酷的自然生存环境,即充满鳄鱼的热带雨林为背景,阐释了一个男孩到男人的成长是责任的担当。从描述经历成人礼的残酷过程细节到真正的思想的转变,进一步论证了成人礼的意义不是以年龄为界,或在成人礼形式上走过场,而是通过一定的身心磨砺,获得心智的成熟和对自然、对社会的接纳和担当。
(4)文化(Culture)
本文涉及的成人礼文化现象是各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就不同国家的成人礼形式及文化习俗进行对比,结合不同的自然地域条件和地方传统进行具体分析,加强文化包容和本国文化认同等。
(5)评论(Critique)
评论是超越文本表层信息,深层理解文本,挖掘文本意义的重要形式,根据文章中的书面信息和隐含信息,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分析和评论,进一步挖掘语篇深层次意义。该篇描述了部落里的传统古老的成人礼仪式,在血腥的仪式执行过程中,很多细节展示作为现代文明社会中匪夷所思和无法接受的残酷手段,这是落后的还是优秀的文化习俗,需要摒弃、传承或加以合理改造?学生都可以进一步辩论思考,通过深度思辨和表达,挖掘语篇的深层次意义。
四、“5C”语篇分析模式对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针对语篇教学中凸显的问题,“5C”语篇分析模式可以在教学内容、角度和教学方式上做出创新,超越单词语法、表层信息梳理的层面,从语篇的内部如衔接、连贯到语篇与语境和文化的关联深入学习思考,理解语篇深层次信息,切实培养学生语篇解读分析和语用的能力。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借助阅读圈模式,分组进行“5C”各要素的研究,再集体汇报辨析各要素,教师对不足之处进行弥补。既能加强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又能在互动中促进学生改进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策略。因此,在推动高中新课程标准进一步落地和深度学习的改革背景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践行“5C”语篇分析模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McCarthy M & R Carter. Language as Discourse: Perspectives for Language Teaching[M]. London: Longman,1994.
[2]程晓堂.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J].国外外语教学,2005(1):8-16.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5-28.
基金项目:中陶会“十三五”规划“双语阅读与教师发展”专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