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发挥了“生命线”的作用,尤其是在革命时期,各革命力量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和接受对革命前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革命斗争的重要时期,因此,本文以接受为视角,从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效果三方面,研究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拓宽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为有效接受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延安时期 接受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9年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思政课题——基于威海党性教育资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Z19ZD02);2020年威海教育局思政课题——威海“红色印记”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创新开发与协同融合研究(项目编号:SZ202000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9-0028-02
纵观党的整个发展历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革命力量是否能够接受和认可党的思想理论至关重要,这体现为思想上的接受、情感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践行。延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上的成熟期,其思想政治教育可分为开局阶段、成熟阶段和丰富发展阶段,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同,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不同,体现效果也不同,但不得不说,这一时期党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各革命力量对党的思想理论的接受和认可。
一、延安时期接受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革命力量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传递党的思想理论的重要途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明确接受主体的现状。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包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根据地群众、其他社会革命力量,他们在不同时期,组成不同,价值取向不同。
1.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蒋介石仍然对红军发动了第五次围剿战争,红军被迫长征,经过两年的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三大主力于1936年10月胜利会师,此时的红军仅余3万人。这些人是经历革命战火锤炼的人民战士,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革命意识强烈,他们最迫切的期望就是扩大人民军队的人数,联合其他革命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1937年9月22日,国共合作正式达成,进入全面抗战时期,这一时期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主要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八路军的主力部队是长征保留下来的革命火种,此外,还有大量新加入的地方武装和起义部队,大约1.5万人,这些人虽然抗日的信念坚定,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思想、方针、政策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新四军是党留在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进行游击战的工农红军和一部分游击队改编而成的万人部队,其组成人员复杂,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青年女性、海外侨胞、留学学生等被编入了新四军,他们对党的思想认识不深刻,但他们的价值诉求都是一样的,就是抗击日本侵略者。1945年9月,日本正式簽署投降书,这一时期,经历14年战火生涯的革命军队最迫切的期望就是实现和平,无奈国民党挑起内战,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和人民的期待下,迫切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战争,成立新中国。
2.根据地群众
1935年,中央红军选择“落户”陕北,一方面是基于陕北特殊的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有刘志丹的红军,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当时,根据地的群众大部分是由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组成,从总体上讲,他们当时最基本的诉求就是分得土地。但是在不同时期又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从1935年到1937年,这一时期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根据地的土地问题,能否获得土地是这一时期根据地群众主要的价值诉求;从1937年到1945年,这一时期,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中日矛盾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主张国共联合抗日,大部分先进分子涌入延安,虽然,根据地的群众成分较之前复杂,但大家的价值诉求是一致的,就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1945年到1948年,这一时期,历经战火的根据地群众最迫切的期望就是和平统一。
3.其他社会革命力量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复杂而尖锐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涌现出了大量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最多的时候多达130多个,这些人士大多是文学界、科技界的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从阶级成分上看,他们多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从政治纲领上看,他们主张资产阶级共和国;从政治诉求看,他们追求国家独立、和平、民主、统一。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积极促进国共合作,提倡全民族抗日,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响应党的号召,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
二、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延安十三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各有侧重:从1935年到1937年,这一时期,党的主要工作一是加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消除党内存在的“左”倾错误倾向;二是开展团结教育工作,扩大革命队伍;三是初步进行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宣传教育工作。
从1937年到1945年进入全面抗战阶段,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发动民众投身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做好这项工作,这一时期,建立了抗日军政大学,进行了延安整风,发表了《论持久战》,宣传了一系列的战略方针。
从1945年到1948年进入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动员全国人民参加解放战争,动员农民参加土改、生产与支前参战,动员民主党派共同建立民主、统一的新中国。
三、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状况
在明确整个延安时期的接受主体和相应的客体内容之后,再就要看主体的接受状况如何:
1.开局阶段(1935.10——1937.7)的接受状况
首先,就人民军队的接受状况而言,在长征胜利后,中央积极拨乱反正,极大地激发了官兵的斗志,在七七事变发生后,加强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宣传教育,东北抗联成立,同时,争取东北军和西北军,到1936年上半年,初步形成西北联合抗日局面,促进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并推进了红军的改编,人民军队数量的增长和军队的扩张,说明当时的人民军队充分接受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了党的各项思想和理论。其次,就根据地群众的接受状况而言,七七事变宣告了长达十年的土地革命结束,大部分根据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建立陕甘宁根据地,成立革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使经济得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延安成为了战时的桃源。由此可见,当时的根据地群众接受并认可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好陕甘宁根据地。最后,就其他革命力量的接受状况而言,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都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
2.成熟阶段(1937.8——1945.8)的接受状况
这一时期是全面抗战时期,就人民军队的接受状况而言,红军在1937年开赴华北前线,抗日期间,对当时存在的“亡国论”和“速胜论”进行了批判,在党内开展了整风运动,进行了游击站、地道战等战略的宣传,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仅在陕甘宁边区内举办的干部学校就有10个。这一时期,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同日伪军作战12.5万次,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大扫荡”,击毙击伤俘虏日伪军171.4万人,到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的人数扩大到130余万人。就根据地群众的接受状况而言,边区人民的抗战积极性空前高涨,成立了众多的群众团体,如边区总工会、农民会、妇女救助会等,到1938年底,仅一年的时间,群众自卫人数已达22万余人,此外,各地的革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仅1938年的3月——5月,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送往延安的革命青年就有2288名,他们配合军队破路,毁桥,运送弹药、抢救伤员,男女老少都加入抗战中,1941年到1942年,边区生活困难,主张军民融合,组织大生产运动,特别是王振同志在南泥湾做出了杰出的表率,其他革命根据地也陆续开展大生产运动,成群结队的人们挥汗如雨是当时常见的景象。到抗战结束,解放区的面积扩大到100多万平方公里,解放区的人民群众增长到1.2亿人口。就其他革命力量的接受状况而言,1938年,中央在重庆建立南方局,对民主党派、地方实力派、工商界、文化界的人士进行抗日宣传教育。各民主党派都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共产党,包括组织海外募捐。由此可见,其他社会革命力量接受并认可了党提出的思想理论。
3.丰富发展阶段(1945.9——1948.3)的接受状况
这一时期是解放战争时期,就人民军队的接受状况而言,人民解放军仅用三年的时间迅速瓦解敌人,解放了大片国土,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根据地群众的接受状况而言,据统计,在东北解放区,三年中,参战民工达313万,大车30万辆,上交公粮686万吨;在华北解放区,参战人员154万人,小车2万辆,牲畜10万头;在西北解放区,三年中有1527万人参加支前,为解放军支援鞋子、粮食等物资不计其数,人民群众说:“解放军到达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就其他革命力量的接受状况而言,都公开表示承认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共同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努力,统一战线不断扩大。
延安十三年历经了生与死的考验,这一时期,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由少到多、从弱到强,成长为钢铁般的人民解放军;党领导的人民群众彻底翻身,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各民主党派从一开始的“中间派”、“走中间路线”成为我们党统一战线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样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的科学理论,指导思想符合人们诉求。正因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被人们接受并认可,人们才能自觉围绕在党中央的周围,在党的带领下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
参考文献:
[1]劉东社,刘金泉.陕甘宁边区政府史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马洪武.革命根据地史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3]郝坤安.延安时期高等教育成功经验的总结及启示[J]. 教育现代化,2018(40):223-227.
作者简介:
郑蔚,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