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扬州市公安局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世界级景区”、三年内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总体布局,主动融入大局,着力打造“旅游警察”新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7年,市局在景区分局加挂旅游警察支队职能,将原先承担外围旅游秩序管理职责的巡特警大队、核心景区内部秩序管理的瘦西湖景区派出所和承担旅游景点安全监管职责的治安大队相关警力与职能重组,建设负责旅游秩序管理、服务外来旅行旅游者的专业队伍,赋予其受理调处涉旅报警纠纷、侦力、查处涉旅违法犯罪案件、协调开展联合巡查执法、统筹全区景点安全监管、指导旅游治安服务管理等专项职责。与此同时,将瘦西湖、宋夹城、盆景园等核心景区景点保安力量全部纳入旅游警察统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考评。通过改革整合,打破了原有“区域分治、职能分割、力量分散”的状况,实现了园内外整体共通、核心区域与外围统筹互融、职能部门与景点单位联动互通、专业队伍专管专职的工作新格局。
扬州旅游警务中心大屏幕
在完善队伍建制基础上,围绕“游客满意”目标,景区分局全面打造“旅游警察”“3443”标准化形象体系,明确“着装、佩戴、队列”3个穿戴举止形象标准;制定“能双语对话、熟导游知识、懂信息服务、会应急救助”4个刚性素质达标课目;推行“主动感知、主动询问、主动微笑、主动帮助”4项“感知服务”要求;应用“旅游警察”微警务、微博和景区大屏幕资源3个宣传载体阵地,全面提升队伍“精气神”。同时,先后装备使用旅游警察指挥服务平台车、勤务应急服务四轮电瓶车、两轮自平衡车、旅游警察特制自行车、无人机、实时翻译机等一批先进装备,有效提升了工作效能,展示了“旅游警察”优质形象。
景区旅游环境秩序提升依托“旅游警察”品牌建设,探索推动了“政府主导、合成运作、统一调度、综合管理”的景区旅游秩序“四位一体”综合执法新模式,实行多部门信息共享、区域共巡、旅情共处,在同一架构下共同维护旅游秩序,取得显著成效,被省政府法制办确定为综合执法试点。
设立旅游秩序综合整治指挥部,对公安、城管、市场监督、街道四个执法巡查责任单位和监察、安监、科教文卫、政法信访四个主体管理职能部门均逐一明确工作职责和联动执法要求,依托旅游警察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开展联合执法,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制定联合整治行动方案。按照“混合编组、联合巡查、综合执法、首问负责”的原则,从公安、城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街道抽调64名精干力量,组建编成四个混合小组,划分网格区域开展联合执法,每个小组突出“首问”,按照“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时时都管理”的要求,对网格区内的盲流乞讨、算命打卦人员聚集,流动摊点乱摆乱设,车辆乱停乱放、野泳野钓、“黑三轮”非法营运、拉客宰客、乱收费等七大类影响环境秩序的问题均做到首问必报、首问必处,对单一执法力量无法处置处罚的,由指挥调度中心按设定流程快速分流调度,指令相关力量到场开展专处或合处,提高对游客诉求、路面旅情的响应速度。在工作执行上,建立健全勤务签到、明查暗访、督查催办、考核问责四项效能监督机制,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工作局面,提高执行力和运转质态,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景区分局紧紧抓住“信息主导”“智慧警务”发展新趋势,以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应用为支撑,积极推动信息化与旅游治安秩序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搭建旅游警察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研发应用“扬州警务大数据旅游警察综合实战应用平台”,对客流、交通、监控、预案、安全、警情、管控等涉旅治安全要素开展整合、分析、研判、应用,推行“勤务动态化、调度可视化、安保数字化、监督全程化”的“四化”工作机制,形成旅游综合秩序智慧管理模式。
一是围绕客流和交通要素应用,实时掌控游客动态,实现勤务动态化。
二是围绕力量和监控要素应用,立体掌控勤务姿态,实现调度可视化。
三是围绕预案和安全要素应用,全面掌控隐患重点,实现安保数字化。
四是围绕警情和舆情要素应用,有效掌控涉旅情态,实现监督全程化。力争将游客诉求解决在现场或离扬前现场,提升了游客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