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1]。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形势下,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应不断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促使学生创新精神和技能的高质量升华,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李克强总理指出:政府要创造良好环境,保持创新创业的热情持久不衰。国家层面要重视对创新创业理念的引导,高校层面更应该将这种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2]。高校开展诸如创新创业竞赛、成立创客空间、举办沙龙论坛等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活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实践平台,使很多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项目活动都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也想在大学学习期间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但对于如何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活动相互融合,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改进方式方法的能力,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精心引导和教育。自主创新、创业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创业成功率不高、创新成果转化率低、创业技能存在短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摆脱固有的传统教育模式,要重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的同时,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优良环境。
随着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双创”日渐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一种时代追求,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不断增强。但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存在着传统就业观的思想,对于自主创业这种不算稳定收入的工作依然持有抵触的旧观念,创业是在自己找不到稳定工作之后的无奈之举。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也是加快和稳定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智力支持。“双创教育”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目前,一些高校创业教师大多来自学生管理一线的辅导员队伍,或者有专任教师兼职,其创业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相对薄弱,在“双创教育”中显得力不从心。授课内容多以“通识型”的启蒙课程为主,授课方式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灵活度不高,实战性不强,未能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目前一些高校还未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在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融合等方面还有不足。对于学生的理论课程、实践活动没有形成完善的考核体系,对于教师的教学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故而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是不健全的。有些高校只设置了创业理论课程,没有实践环节的课时分配。一些高校的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经营惨淡,没有在全校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使命要求,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也应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并且将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在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专业知识结构、技术能力水平,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链式”机制(如图1),明确培养计划,启迪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链式”机制有利于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以及提升创新能力,分阶段跟踪式教育,易于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结构体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
图1 创新型人才培养“链式”机制
就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来看,应注重其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3]。 养成创新创业意识,学生在后期的学习和研究中才可能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因此,创新思维启蒙教育至关重要。为激发和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创业兴趣内容巧妙地注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创业不是与己无关的或是低层次的就业方式,而是毕业之后的就业新途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事物、新方法,不定期组织讲座和报告、创业沙龙、创业论坛、科研讨论班等方式,以项目或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科学规范地开展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创业社团,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新活力。
二年级是一年级的延续和加强,大学生对于学习和认识事物的兴趣还比较浓厚,此阶段应结合学科技能竞赛、创业模拟培训、教师的科研课题开展创新创业意识的养成教育,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为契机,把全面素质发展和个性自由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多渠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提供平台[4]。
三年级是在二年级养成教育基础上开展创新能力提升教育、创新思维由概念性向创新能力过渡的重要阶段。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创新需求,将创新科学研究融入到培养过程的支撑课程体系中并设立相应的学分,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技能竞赛的组织和参与力度。学校或者二级学院不定期举办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展示和交流,编印创新创业案例集、优秀成果报告册等方式加强推广宣传,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将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融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去,搭建校内外结合的创新创业平台,建立系统完整的实习实践体系,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识别并把握创业机会。
作为“链式”机制重点培养阶段的大学四年级,应注重理论知识指导实践[5]。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体现在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既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检验,又能促进创新创业与专业的融合,促进专业成果转化,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依托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政府的众创空间,为有创业意向的大四学生提供资金、政策、办公场地、资源共享空间等。聘请创业导师、技术顾问,为大学生提供法律、税务、工商等方面的指导或咨询服务,帮助创业团队健康成长。高校应帮助学生搭建与社会资源对接的平台,促使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6]。
高校应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7]。科学规划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投入,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站式指导服务,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链式”机制顺利开展。为鼓励和表彰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学生,激发和引领其他学生的创新意识,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专业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量计入年度工作量考核之中,创新创业竞赛获奖可以获得教学考核加分和获得相应的奖励,以此来调动教师参与“链式”机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创新训练工作室、创新创业训练营,积极构建以创业教育为基础、以创新创业训练为抓手、以校园众创空间为平台的创新创业模式。
建设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包括校内和校外师资队伍。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高水平、高规格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并邀请业内专家进校、进课堂开展专题讲座,以此开拓教师获得创新创业知识的途径。高校制定长期的师资培训计划,分批遴选相关教师参加创业进修培训,逐步提升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聘请成功创业者、工商税务金融等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创业导师团,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外指导教师专家库。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需要得到多方力量的支持和保证,如高校、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形成多方建设、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以“校地校企合作”为助推,拓展外部资源的广泛支持。尤其要与当地政府的相关行业部门加强交流和合作,积极争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优惠政策,形成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可以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来保证支持体系的实现,“请进来”即邀请具有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政府或企业人员进校讲座和定期授课,将社会工作中的创业知识技能融入大学理论课堂。“走出去”即组织教师、学生到具有创新创业特色文化的公司企业参观学习,取长补短,弥补自身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不足。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链式”机制有效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提升创业质量。在“链式”机制的促进下,延展学科竞赛的成效,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兴趣,锻炼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创新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链式”机制导向下,挖掘专业教育中的创新创业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专业素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作用。通过相关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巧,进一步促进专业课程的深化改革和质量提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链式”机制是将一至四年级的思维启蒙教育、意识养成教育、能力提升教育、实践教育进行了有机结合,满足不同年级和学习层次水平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充分发挥各链条主体作用,切实提升教育效果,达到了“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和建设,大学生和教师对双创的主动意识和热情亦日益高涨,综合能力素质在不断提升[8]。高校应加快和完善科学规范、特色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从根本上助推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创业教育软硬件方面的投入,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