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敏 冯永升 陈 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国家、社会、公民遵循的基本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思想内核和精神动力。但是,对于小学生这样的年龄层次,相对单一的宣传教育方式和缺乏鲜活的教育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迫切需要有适应其年龄特征的教育策略。而学科教学的课堂,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把小学学科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多学科、多途径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互构”学习,科学建构,统筹布局,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与实践的多彩画卷上,调配更均衡、更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的底色。同时,学校充分有效地开发各个学科、各个校本特色课程中的教育亮点,为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点缀更加鲜明的亮色,启迪心灵,激发情怀,照亮人生。
学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在进行价值观文本知识学习时,学生领悟的往往只是核心价值观的24 个字、12 个范畴,可能并没有在内心深处激起价值观认知和认同的冲突,也没有改变他们原有的行为模式。接下来,学校就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教学课堂,结合现实生活场景和身边可感的“故事”,先感知后体悟再升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文本体系”转变为“认知体系”,再转变为“认同体系”,最后升华为“信仰体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指向。
在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学校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所谓“文以载道”。语文教师结合小学生的素质能力及兴趣点,挖掘适合学生需求的德育资源,如学习历史名人经历,传承古人的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习包含劳动人民智慧与历史文化精华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口语交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交往行为;通过学习写作,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在数学、科学等学科,学校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价值取向,为今后的成长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学科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互构”过程中,教师熟悉了课程和标准,并能深度挖掘课程和标准中所蕴含的“红色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的“红色基因”在很多学科中都有涉及。以“爱国”主题为例,语文、美术、音乐、科学等学科的很多内容都涉及这个范畴。据此,学科课堂将发挥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与研究张力。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核心价值观与学生已有经验建立内在联系,形成“学研共同体”,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在自主研究和探索中树立价值意识,师生共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红色基因”,有效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为了更加全面合理地进行“互构”教育布局,学校对学科新教材进行了“互构点”的存量分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元素在各个学科中的存量进行了梳理,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全面“互构”,有机整合。梳理和找准小学各学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之间的“互构点”,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山流水遇知音”,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更为喜闻乐见。学生更容易接受,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科教学成为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学校重构了基于儿童立场的小伙伴德育学习课程体系,包括“红豆荚”“小南狮剧场”等,构建学习伙伴团队,更好地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豆荚”志愿者课程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校园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服务行动。通过探究、服务、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和奉献精神。“小南狮剧场”活动课程是一门着眼于立德树人视野下学生品格培养的体验式德育课程。课程打破了学科壁垒,成为“学科整合”的一个重要创新。
学校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互构”学习研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形成与丰富。在评价体系中,充分体现了多元结合的理念,如评价内容和项目多元,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多元,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样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课程标准执行情况,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以学科学习和项目实践相结合为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践行的感受、对知识的感知、对伙伴的感恩等,都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譬如,由教师组织迭代主体阅读,志愿者课程学习,会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在社区、学校或家庭等场所开展的活动,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学生自评或者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