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台町”历史街区的更新与改造策略★

2020-01-03 05:03汪海鸥
山西建筑 2020年6期
关键词:鞍山公共建筑景观

王 璐 汪海鸥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1 鞍山台町背景由来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传统文化在空间上的集中体现,也是城市传统文化的载体[1]。鞍山,是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化城市的先驱。直到现在,说起鞍山,人们最先想到的还是鞍钢。历史上,因为鞍山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并且地理位置优越、物质资源丰富,1917年日本人于此建立了昭和制铁场所。之后日本统治者为了方便管理,让其国民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对鞍山进行了规划,建造了许多东西方相融风格的建筑。1919年,日本人始建“台町”,满铁鞍山制铁所在今东风街和二一九路地区进行建设,1920年第一批17栋住宅建成。“台町”意为在“山坡上的村庄”,后来被人们用来指代这一片区域以及别墅群,台町历史文化街区由此命名[2]。在长达几十年的侵略中,鞍山“台町”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台町是历史遗留下来珍贵的建筑,书写了鞍山的历史,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2 研究鞍山台町目的及意义

经过时间的洗礼,“台町”建筑虽然大部分保存完好,但深入其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现代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其中部分建筑遭到一定程度破坏,且因为几乎没有治理所以显得些许混乱,没有了“历史”的味道。在《鞍山市台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其保护要求:保护并完善台町居住区的街巷肌理、院落格局和建筑单体,进行必要的建筑修复、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整治,控制周边建筑高度和风格,在强化台町风貌恢复的同时,通过对台町整体文化经济的更新,来提升历史文化街区活力[3]。本次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台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问题进行保护更新,总结一些设计方法与策略,提供更新改造的最佳方式,使得鞍山台町焕然一新但不失历史韵味,从而增添台町以及鞍山整个城市的活力,带动经济发展,使得文化遗产更好的保存与发扬。

3 台町现存问题及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构成要素主要是道路系统、历史建筑、公共建筑及设施、室外小品等[4]。根据这几大方面做了细致的调研。

3.1 道路系统

鞍山台町历史文化街区内共有八条道路,其中横向三条,纵向五条,以山顶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目前,存在着街道与城市其他道路不相适应的问题,例如,东风街的出入口位置处于文化街与中华南路的十字路口,导致在交通高峰期车辆拥堵现象较为严重。另外,台町内的道路相对于街区外围道路是比较狭窄的,并且没有完整的人行通道系统,无法做到人车分流,致使车辆来回进出有较大的危险[5]。在小区内部,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内部流线混乱,人车混行,私家车随意停靠在住户旁,没有固定的停车位置,时常出现一条小路私家车与行人对面通过的情况,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诸多的隐患问题。

3.2 历史建筑

经过时间的洗礼,台町的部分建筑的外立面已有了损坏,实地调研发现,一些住户因为自己情况,对建筑部分地方进行了改造,所以部分建筑的外立面和旁边其余建筑大体看起来相似但总有一些格格不入,使得它们难以融入整体中。

3.3 景观空间层次

进入台町内,几乎无论站在某一处,望向四周,都是一样的景色,看似相同的大树,红屋顶的日式建筑,围起庭院的栅栏,红色铺砖的道路两旁,使得整体看起来没有景观层次的变化,没有乍眼一看就吸引人的景观节点以及空间。

3.4 公共建筑及文化交流

沿着台町内部道路走一圈下来,只看到个别的室内咖啡馆以及日料店,除了老年公园及东山宾馆的公共建筑,再无其他。整体单一,缺乏生活服务设施。吸引不了来往外人的脚步,形式单一,给人以枯燥无味的感觉,以至于无法将悠久历史文化使得更多外来人知道。

3.5 建筑小品等休息场所

街区内植物种类多,但室外小品却很少,比如凉亭、长椅廊架等却很少见。私人住户的菜园常年不打理,占用了很大一部分公共绿地面积。路边很难有休息的场地。

4 修复与改造策略

4.1 道路系统改造策略

1)增设1个~2个停车场,改善私家车乱停的现象,同时,在台町各个出口位置设置管理岗位,增设栏杆,对于出入的汽车做适当的存档记录,禁止外来车随意进入。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使得来往车辆不会肆意进出。

2)在台町内部各个十字路口设置红绿灯以及人行道,有效控制来往车辆与人流之间产生的事故发生可能性。

3)可以重新规划台町原始道路系统,用以围栏围住,规定人行道与车行道,使得道路明确。

4.2 历史建筑修复策略

通过资料调查,台町内部最原始的建筑整体比例、尺度以及墙面划分上,模仿西式古典风格,同时也秉承日式建筑素雅的特点,采用大面积开窗,并配有简化的窗额和窗台,在入口设独立柱平板雨棚,以整块花岗岩条石作为台阶,墙裙也是由整块花岗岩砌筑。我们可以通过资料的查阅了解最初建筑的样式以及材料应用,在此基础上,仿照原有建筑进行修复,修旧如旧,最大限度与最初保持一致。其次,我们可以从目前一些住户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改造得到灵感,对于已经塌坏的建筑部分,我们采用中式方法进行改造,有一种“中西结合”的感觉。

4.3 景观空间层次改造策略

将街区内的植物绿化、道路铺装、建筑小品等重新规划,选用不同的样式,然后紧密联系在一起,互相融合、相互渗透,力求塑造出有节奏感、层次感、趣味感、新鲜感的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空间。此外,还可以根据重新划分的景观层次,合理布局街区景观节点,营造出合理的使用空间,游览者可以在其中各个地方体验到新鲜的乐趣,大大的提升台町的吸引力,焕发街区活力。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统一、均衡、节奏、韵律等美学法则,用创造性地思维方式去发现和创造景观语言,使得形态再生更具象[6]。

4.4 公共建筑及文化交流改造策略

第一,可以将部分闲置的建筑民居进行改造,本着修旧如旧的理念,将其内部进行改造,或者运用住户墙外侧的菜园等空地进行加建,将新旧结合在一起,改建成一个个公共建筑,例如乒乓球室、台球室等等,并且可以修建室外娱乐地,吸引来往的人流,更重要的是,台町目前没有能够弘扬历史文化的媒介,以至于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台町的文化历史,我认为应该将部分建筑以及空地进行整合,连接,运用当时修建房屋的手法以及保留下来的结构和现代砌筑方式结合,建造一处博物馆或者图书馆,陈列历史,以及遗留下来的东西,为当地居民以及来往的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文化的地方,当这些公共建筑得以建成,人流量自然就会提升上去。第二,现如今,科技日渐发达,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扫码参与游戏(AR技术),如模拟钢铁制造等当地特有文化,引入小游戏来进行对鞍山文化的体验。同时,根据游戏输赢结果,提供给游客相应的奖励如赠送礼品或者在接下来的游玩中有相应的手工等体验券,用此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与人流量。

4.5 建筑小品等休息场所修建策略

通过中国园林中的“廊”得到灵感,廊起到园林建筑的穿插,联系的作用,又能陈列各类书画作品,提供休憩空间。设计一个小品单体,整体形态由“廊”展开,保留檐柱、椽等,创作文化展示和休憩交流空间,单体穿插到建筑与建筑四周,使建筑得到连接,并且提供了空闲与了解文化的空间。

5 结语

在历史街区更新与改造的研究中,随着社会发展,居民文化意识提升,我相信,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会愈加成熟,希望不久的将来,在社会人士的齐心协力下,各个城市的文化都会得以弘扬,并且希望在不久之后,鞍山台町可以有最合适的改造方法,使得台町在继鞍山千山风景区、鞍钢之后又一个城市名片,并且能够绽放其文化光彩。

猜你喜欢
鞍山公共建筑景观
公共建筑年能耗强度影响因素交互作用
鞍山嘉阳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景观别墅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公共建筑室内绿色环保装饰的探讨
鞍山烈士纪念馆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