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不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取得较大成效,行政村治理覆盖率已达到62.9%。但对照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要求,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包括治理覆盖率不高、建设和运维资金筹措难、长效管护机制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
为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近期省政府印发了《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动方案》,计划在确保2020年完成三年行动目标基础上,再花五年时间,提高治理覆盖面,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大幅度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下一步,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将勇于担当,善于攻坚,坚持不懈,确保依时序、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重点落实“五个抓”:一抓规划编制。对照《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动方案》的目标任务,组织制订或修订已有的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确保完成2025年目标。将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覆盖率列为重点指标,综合体现治理成效。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农村生活污水的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置,真正让广大农民群众受益。二抓项目建设。“苏南地区基本实现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苏中、苏北地区60%的行政村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2020年是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到年底全省还需要新增1407个行政村治理项目才能完成省定目标,其中80%的任务量在苏北地区。各地将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倒排工期,抢抓进度,严保质量,确保按期完成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省定目标。三抓 “回头看”整治。抓紧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调查,全面掌握已建污水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水与改厕工作统筹推进情况。组织开展“回头看”专项行动,建立工作台账和问题清单,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项目,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设施闲置或运行不正常等问题。四抓社会化治理试点。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调动各方参与建设管理运营的积极性,培育多种形式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市场主体,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推进、规模化建设和专业化管护的社会化运作模式。建立健全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运行管护机制,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见效一个”。2020年将选择10个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开展省级农村生活污水社会化治理试点工作。五抓执法监管。切实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日常检查和执法监管,特别是加强对20吨及以上的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监测,建立农村生活污水管理监控信息平台,督促运营单位建立自行监测制度并实施信息公开,确保治理设施稳定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