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学蓬
◇1938年9月,模范医院在山西五台县松岩口建成后,白求恩与晋察冀边区军政首长合影。从左至右:胡仁奎、聂荣臻、邓拓、白求恩、宋劭文、潘自力、叶青山(沙飞/摄)
1937年11月,八路军115师副师长聂荣臻与师长林彪于五台分兵,率3000兵马深入敌后,筚路蓝缕,开辟了“晋察冀抗日模范根据地”。在此期间,他和许多反法西斯阵线的外国友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卡尔逊、何克、何明清、白求恩……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他们并肩战斗,留给后世一段历史佳话。
1937年11月下旬,曾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卫队长、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开始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考察。
在卡尔逊到达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阜平之前,毛泽东已经电告聂荣臻:“他是直接向罗斯福总统负责的,他的所有关于中国的报告都是通天的。”
主客一见面,便险象环生。聂荣臻与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在与卡尔逊谈话时,日机突然前来轰炸。聂荣臻拉着卡尔逊进了防空洞,出来时,他们谈话的房子已经被炸塌,舒同的警卫员牺牲了。
聂荣臻给卡尔逊配备了一支警卫队和一名翻译。这次考察,时间长达78天,行程2000多公里。卡尔逊身着八路军军装,多次穿梭于枪林弹雨中。这些真实的战争片段,成为了卡尔逊撰写的抗战著作《中国的双星》里的宝贵素材。
他在书中如实记录了自己参加的一场破袭战:
今天,王同志(晋察冀军区三分区政委王平)率领的部队和一队自卫队行军60公里,爬过了八座山头,每人携带着15公斤重的装备。最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打仗的办法,八路军和自卫队撬开了铁轨,割走了铁路边的电线,使日本人的一列装甲车和两节运兵的车厢出轨翻车,然后用步枪和手榴弹对敌人发起突然袭击,打死打伤至少100个日本人,而游击队只死伤4人,其中包括一位优秀的营级干部阵亡。
卡尔逊回到阜平后,对聂荣臻、彭真说:“为什么在共产党控制的土地上,老百姓会全心全意地支持共产党和八路军?你们非但没有能力为他们提供金钱和物质的帮助,反而还要用各种手段,征收粮食和赋税,来支持你们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我渴望你们,能够为我解开这个令我百思而不得其解的巨大谜团。”
为了帮助卡尔逊“得出自己的结论”,聂荣臻和彭真亲自陪同他到寨北村选举参议员的现场。
寨北村里热闹异常,祠堂宽敞的院子里坐满了选民。按照“三三制”产生出的候选人来自各个党派,一个个上台发表竞选演讲。从12名候选人中,将产生出四名参议员。
选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行行挨着上台。识字的往投票箱里投选票,不识字的往候选人背后的大土碗里投黑豆。
卡尔逊惊呼道:“用投黑豆的方法来直接表达选民的意愿,连西方社会也无法达到的彻底民主,真是别开生面,太令我震惊啦!”
更让卡尔逊震撼的是,他参加的一次运粮行动。
当聂荣臻的马队出现在一座山峰顶畔,突然一声汽笛打破了天地间的宁静。当一束雪亮的光柱晃动着由南向北飞快地移过来,所有人都趴在了崖顶上。装甲车小心翼翼前行,探照灯不断地从两侧的丘陵、谷地扫过。此时,所有的运粮军队与群众早就如同水银泻地,在起伏的丘陵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卡尔逊用望远镜看去,只见铁道线两侧,人头涌涌。运粮队伍正从路东源源不断地涌过铁路线,向着路西而来。每一个八路军战士的肩上,都架着一条装满粮食的袋子,疾步如飞。大道上,小路上,到处是老人、妇女、小孩负重前行的身影。
聂荣臻说:“卡尔逊先生,你看到了吧?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民用怎样一种土得掉渣的办法,在怎样艰难的条件下,和强大的日本侵略者顽强抗争!”
◇1937年11月,聂荣臻(右三)与卡尔逊(右二)(沙飞/摄)
卡尔逊激动不已,感慨道:“尊敬的聂将军,你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类战争史上的传奇!在重庆时,我曾听说过八路军游而不击的传闻。通过这两个多月的实地考察,我已经有了与这些人截然不同的看法。”
◇乔治·何克(右二)与聂荣臻(左一)等在看八路军缴获的日军文件(沙飞/摄)
抗战时期,英国人乔治·何克作为美国合众社记者来到中国。其间,他曾经前往八路军所在地晋察冀根据地前线采访。
一天夜晚,何克住在龙泉关一家小客栈里。突然,他被狗叫声惊醒。一群着便衣持武器的人给他送来一份请柬,邀请其前往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参观访问。
邀请他的是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
何克惊喜若狂。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此次晋察冀之行,会彻底改变他的命运。
这次采访,何克对边区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在聂荣臻为他举行的饯行宴上,何克说:“聂将军,我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天地。特别是根据地在实行民主政治、改善民生方面,成就突出。更让我感动的是,我看到了您的官兵们为了打败侵略者,而表现出来的英勇献身精神!”
聂荣臻说:“何克先生,我想,假以时日,晋察冀边区的广大人民,以及我和我的战士们,会做得更好。我衷心邀请你到那时,再来晋察冀做客。”
何克说:“我会来的,因为我已经决定继续留在中国。昨天夜里,我给正在延安访问的姑姑史沫特莱写了一封信,我说:‘对不起,姑姑,我不能丢下这些正在遭受苦难的中国人而转身离去。’我会运用我的一切社会资源,尽我最大的努力,来抚养、教育那些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父母亲人的中国孤儿。”
聂荣臻站起身,神情庄重地向何克敬上一个军礼:“何克先生,你是一个有着博大爱心的人,我代表中国人民,深深地感谢你的这一大善大德之举!”
何克履行了自己庄严的承诺。离开晋察冀边区后,他动用一切社会关系,不遗余力地向海外募捐,担任了由路易·艾黎发起并创办,用以收养教育中国战争孤儿的培黎学校的校长。
不久,何克在波士顿出版了《我看到一个新中国》一书,详细记录了他在晋察冀边区的所见所闻,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英勇抗战的光辉业绩。
随着战局的动荡,何克带着一大群孤儿,先后辗转于宝鸡、兰州以及甘肃省山丹县。1945年7月22日,因长期营养不良,加上劳累过度,刚满30岁的何克不幸病逝于山丹。他的60个和他毫无血缘关系的中国儿女悲痛大哭,统一把“英国父亲”逝世的这一天,当成了自己的出生日。
河北省曲阳县郎各庄教堂的嬷嬷何明清是新西兰人,英文名字叫凯塞琳·霍尔。
一天,何明清接待了前来拜访的白求恩、军区抗敌报社社长沙飞、阜平县长董越千、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游胜华。交谈中,白求恩说,他的任务是尽快帮助八路军建立起规范的战伤救治系统。可是,他所看到的实际情况,比他到来之前能够想象的要严重很多。
白求恩继续说:“通过这次巡视,我发现这里最需要一把真正的手术刀和一双医治苦难和创伤的手,需要一个张开的怀抱,紧紧搂住千疮百孔的土地和它遍体鳞伤的人民,所以我就义无反顾地到这里来了。”
何明清静静地微笑着说:“我们彼此的工作,有着相通之处。”
白求恩说:“我今天前来,就是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
何明清把四人带到教堂医院,指着里面的药品和器械,慷慨地说:“这些东西你们可以全部拉走。”
白求恩却摇头:“不!何明清小姐,我更希望得到的帮助,不是这些药品和器械,而是请你以一个传教士的身份,到北平去为我们购买大批的药品和器材。”
何明清沉默了一会,说:“我不能参加战争。我反对杀人,反对战争,我不能答应你的要求,我必须保持中立。”
白求恩仍不放弃:“我只是求你做一件救人生命的事情。”
何明清说:“请你不要再说了。我是上帝的女儿,我决不会介入任何一场战争——因为,在上帝的眼中,任何战争都是非人道的。”
白求恩脑袋摇得像拨郎鼓:“不不,你不愿意帮助八路军,是因为你对他们并不了解。你如果了解他们,我相信你一定会对他们充满同情与敬意。”
白求恩的劝说最终起了作用。在教堂吃午饭时,何明清对白求恩说,我决定去北平为八路军跑一趟,请把需要购买的物资清单给我吧。白求恩大喜:“我代表聂司令和八路军,谢谢你!”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聂荣臻从电台里听到这一重大消息,马上通知军区敌工部部长厉男到司令部领命。
聂荣臻对厉男说,美日开战,平津的美英人员,肯定会成为日本人的俘虏。敌工部与保卫部通力合作,启用在平津两地所有的地下管道,尽快和美、英等国领事馆,还有燕京大学、协和医院取得联系,尽最大努力,使这些学有所长的外国朋友,向我晋察冀边区撤退,或到边区和我们一起,抗击日寇。
聂荣臻还特别提到:“曲阳县的那位新西兰嬷嬷,给我们帮了不少忙,我们决不能让她落到日本人手里。”
深夜,一支便衣骑兵队飞驰而来,在郎各庄教堂大门前停下。
曲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县长陈一帆走进教堂,对何明清说明情况:“尊敬的何明清嬷嬷,日本和美国开战了。我们的聂荣臻司令员下达了紧急指示,要我们把多次帮助过八路军的嬷嬷救出去。”
何明清不相信日本人会针对手无寸铁的宗教人士,拒绝了救援。当晚,她落入日本人之手,此后被关押在山东潍县集中营,抗战胜利后返回新西兰。1959年,何明清作为对中国人民的抗战和解放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老朋友,应中国政府之邀,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国庆大典,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1970年,何明清在新西兰病逝。为了纪念她,曲阳县建立了以何明清命名的小学。聂荣臻在题词中写道:“救死扶伤,忘我献身。支援抗战,青史永存。”
◇何明清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转移到五台山金刚库村后,很快,白求恩也从延安来到了金刚库。
聂荣臻为白求恩配备了一支警卫队,翻译是抗日政府的阜平县长、北大高才生董越千,照相师是鼎鼎大名的沙飞。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游胜华,则作为白求恩的助手和学生
白求恩带着这支20来人的小队伍,翻山越岭,涉水过川,为八路军官兵疗伤治病,帮助创办野战医疗所,培养医护人员。
白求恩完成了他长达近两个月的巡诊,回到了金刚库。
◇白求恩检查伤员的康复情况(沙飞/摄)
一天深夜,他点亮蜡烛,搬出打字机,“噼里啪啦”地开始写信:
亲爱的马海德大夫:
一回到军区司令部,就看到了你的来信。非常感谢你对我的关心!我刚刚完成了到晋察冀之后的第一次艰苦而又充满诗意与激情的巡诊。在长达42天的巡诊日子里,我看到了最富于人性的同志们。他们遭遇过残酷,可是懂得什么是仁慈;他们饱受过折磨,可是知道怎么欢笑;他们经历过无穷的苦难,可是依旧保持着他们的耐性、乐观精神和静谧的智慧。我已经爱上他们了,我知道,他们也同样爱我……
写到这里,白求恩伸手去端茶杯,没想看到茶杯边上放着一叠钞票。他拿起来,想了想,起身撩开门帘,喊道:“董,我要见聂将军!”
聂荣臻看到闯进门来的白求恩,板着脸批评道:“我从你所到过的每一个村子和每一处前线,都接到同样的报告。你睡得不够,你吃得也不够。而且你好像以为日本人的枪弹炮弹,决不可能打中你似的。”
白求恩说:“这些报告都太言过其实。我吃得足够,睡得也足够。而且我从来不冒不必要的危险。”
一旁的董越千说:“不是这样的,白大夫吃得不够,睡得也不够,他一个人做着10个人的工作。”
聂荣臻听到这里,加重语气说:“毛主席命令我每月付给你100元津贴,你却拒绝接受,为什么?”
“我在给毛主席同志的信里,已经把原因都说清楚了。”
“但是你总得生活,这是一个实际问题。而且100元对你这样的大专家来说,是一个很低很低的水平。”
白求恩诚恳地望着对方说:“我亲爱的将军同志,你当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每月多少钱?”没等回答又接着说,“每月5元。就连你非常器重的党外高级知识分子沙飞,也才8元,而一般战士则只有可怜的1元。如果你换到我的位置,你会心安理得地拿这笔钱吗?这可是100元呐!”
聂荣臻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你既然坚决不要,我就以你个人的名义,把它用作伤病员的特别伙食费吧。”
白求恩高兴地说:“太好啦!我认为这个问题已经圆满地解决了。”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在聂荣臻的关怀和支持下,白求恩为根据地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夜以继日地救治八路军伤员,曾创造了69个小时连续做115例手术的记录。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抢救伤员时,白求恩的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临终前,白求恩给聂荣臻留下一封信。11月12日清晨,白求恩与世长辞。
刚刚率军区司令部回到阜平城里的聂荣臻听罢“飞线”报来的消息,犹遭雷击。他下令:“通知沙飞、邓拓,马上随我出发,去为白大夫送行!”
马队到达于家庄,直奔戏台前下马。白求恩遗体四周,摆放着松柏花圈。全村的老百姓簇拥在戏台前面。
登上戏台,聂荣臻看见躺在两张拼合起来的桌子上的白求恩,急步趋前,热泪夺眶而出。聂荣臻与叶青山久久伫立在白求恩身旁。其余的人则围成圈,脱帽肃立,向白求恩三鞠躬。然后,绕场一周,向白求恩告别。
游胜华掏出几张信纸说:“司令员,这是白大夫逝世前写给你的信。”
聂荣臻双手接过,激动不已。 信中写道:
亲爱的聂司令:
今天我的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永别了!
请你给加拿大共产党总书记蒂姆·布克写一封信,告诉他我在这里十分快乐,唯一感觉遗憾的就是稍嫌孤闷一点。
我希望能为我爱的人多作贡献。
把我所有的相片、日记和文件等,一概寄回那边去,由蒂姆·布克负责处理。
两个行军床,你和聂夫人留下吧,两双英国皮鞋也给你穿了。
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款子,分期给也可以。我对她应负的责任很重,决不能因为没钱而把她遗弃了。还要告诉她,我是十分内疚的,并且曾经是快乐的。
两张行军床、两双英国皮鞋,你和聂夫人留用吧。
马靴、马裤,请转交吕正操司令。
贺龙将军,也要给他一些纪念品。
照相机送给沙飞。
两个箱子给叶青山部长;18种器械,给游胜华副部长;卫生学校的江一真校长,让他任意挑选两种物品作纪念。
一箱子食品和文学书籍送给董越千同志,算我对他和他的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
给我的小鬼和马夫每人一床毯子,另送小鬼一双日本皮鞋。
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专为治疗患疟疾病者和极大数目的贫血病者。千万不要再往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
我不能再写下去了!
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白求恩大夫追悼大会现场(沙飞/摄)
诺尔曼·白求恩
沙飞双手捧着白求恩遗赠给自己的照相机,泪流满面。
聂荣臻亲自为白求恩入殓。他拿出亲拟的悼词,含泪念道:
呜呼白求恩,以天赋之英才,造医学之极峰,抱高尚远大之理想,献身中国抗日战争。君不辞劳,万里长征,深入敌后,赞助吾军。寒衣土布之服,饥餐粗粝之粮,救死枪林之下,扶伤炮火之场。非热爱乎人类,谁曾至于此极。革命未竟,英雄先亡,噩耗传来,云胡不伤,临穴涕泣,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