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庆
(通榆县文化馆 吉林 白城 137200)
文化馆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性文化机构,部分地方称为文化中心。我国大多数文化馆属于事业单位,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娱乐活动平台的地方。新的时代里,文化馆应创新服务方式,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着力推广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推进全民阅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国文化馆最初是效仿苏联文化馆的模式,计划打造一种能够遍及城乡、覆盖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早在新中国成立初,北京朝阳地区就设立了最早的城市文化馆,也称朝阳区文化馆。最初的文化馆有着鲜明的政治特色,主要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偏重于开展社会公共教育,以演出红色舞台剧、红色歌曲、朗诵红色文章为主;后来也逐渐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展示一些地方性的、民间的文化特色。这一时期的文化馆,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发展非常迅速。1956年提出在艺术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为新中国文化馆提供了一条建设思路,使多种文化活动同台竞技,给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同时,文化馆也为我国文化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基层文化骨干,文化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步入21世纪以后,我国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发生重大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崛起,人民群众接受文化事务的平台不再局限于地点限制,可以通过电视、电影院、手机等媒介,在视频网站、直播、APP等多种平台上观看文化活动。加上群众文化本身的受众变化,受限于经费、文化创新力、吸引力、服务能力等等方面的限制,文化馆对群众的吸引力被严重削弱,群众的参与度进一步降低,劣化了文化馆的群众活动功能。很多学者甚至提出文化馆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了。
2011年,中央提出《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服务需求和我国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事实上发展缓慢的矛盾已经日益凸显;为了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对该类事业单位进行改革迫在眉睫。该意见明确指出,文化馆属于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宜继续保持其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属性,进一步强化其公益属性,但要剥离其行政职能和经营活动。从未来发展层面来说,应当改善其管理体制,加强监督,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文化服务角度来讲,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放宽准入领域,灵活运用市场经济杠杆,吸引社会力量发展群众文化活动。
笔者认为,传统文化馆的模式确实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人民群众对优秀文化的需求,有必要对传统的文化馆体系进行深化改革,打造适应现代文化形式的新型文化馆运行体系,在新时期继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平台。
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群众文化活动从群众中来,最终要回到群众中去;群众文化活动最终还是要吸引社会文化资源参与其中。例如,文化馆可与地方歌唱团、剧院合作,开展公益性演出;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与社区、街道合作,联合基层文艺工作者,为群众文化活动注入全新的动力。文化馆大力支持发展地域文化,如地方手工艺、地方建筑、地方民族文化等等。地方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而且与地方群众天生就有亲和力,很“接地气”;文化馆应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特色,将其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之中。
目前,我国基层文化馆的文化方向专业人才缺口很大。一般而言,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工作的主力是专业文化人员和经过专业训练的文艺工作者。但是我国目前基层文化馆的主要人员构成中,专业文化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少,导致技术力量不足、文化专业能力较弱、尤其是文化意识不够敏感,使文化馆工作效能没能充分发挥。文化馆深化改革和服务,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文化人才。一方面,各院校应当加强相关培训工作,制定对接协议将人才直接输送到文化馆;另一方面,应当提高文化馆人员待遇,改善人员工作环境,多招收并培养新人。只有通过对专业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才能夯实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工作基础。
文化馆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应建立系统的创新平台。应加强文化馆管理体系电子化的建设,推进行政管理现代化,打造电子化的文化平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文化馆信息公开,提高文化服务效率,也对文化馆本身的管理体系大有裨益。电子管理平台有助于提高文化馆内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文化馆的业务结构,提高各部门的协作能力。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文化馆的群众文化服务能力。通过合理配置文化资源,不断整合不同形式的公共服务手段,最终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规范。通过电子化的管理平台,可以方便地获得文化信息的全面协调和发布,使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得到文化馆的群众文化活动信息发布,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方式在家里就能欣赏或参与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馆的自动化管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文化馆可推行电子来访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例如自助服务机,自动排号系统等)提供更快捷、更高效、更方便的服务。增加文化馆和民众之间的互动机制,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网络办公系统,文化馆的服务更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不同部门间互相沟通的时间局限,降低交流成本,大幅度增加群众文化供给的效率,从制度上保障文化馆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教育等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革,群众文化活动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面临新时代新形势,公益性事业单位都在尝试推进改革,为文化馆的改革积累有益经验。文化馆应吸纳其中先进的改革经验,稳步推进自身改革,不断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文化服务,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心和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