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天医星博物馆 江苏 淮安 223005)
在立德树人、以文育人的背景下,高校博物馆已成为一所大学的办学标志,其与学校发展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在助力高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如何盘活文化、让文化说话,需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校园文化讲解员队伍。
国内高校博物馆建设,大多都是汇集其所在地域文化、高校办学历史文化、高校专业文化等建立而成,作为文化展陈“平台”、文化育人“实体”,肩负着文化育人、文化建设、文化宣传、文化普及,推动文化繁荣和传承的重任。新时代新形势下,应从高校博物馆在高校中的作用发挥角度去考虑,探索并分析兼职讲解员岗位与师生之间有什么样相互作用,怎么才能使其产生黏性尤为重要,引导师生自觉加入兼职讲解员队伍,让他们能自觉融入校园文化,从而实现文化育人和文化引领的正向引领姿态。
由于高校博物馆的属性特殊,其大多坐落于大学校园内。在组建讲解员队伍时,专职队伍是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专业讲解员,兼职队伍大多是从在校师生当中进行遴选[2]。博物馆在学校属于教辅单位,是文化集中展阵地,亦是文化实境课堂,而讲解员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传播使者,还是实境课堂的老师,承担着育人的重大责任和使命[3]。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是一所医学专科高等学校,学校在大思政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大背景下,为有效发挥天医星博物馆的文化育人功能,在校园内吸纳热衷于校园文化宣传推介的师生作为校园文化形象大使,成立校园文化讲解员队伍,常态化面向校内外进行文化宣传推介。基于探索在校内成立校园文化讲解员队伍的可行性,笔者面向该校二级学院及学生团体19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护理与助产学院106人,药学与中药学院47人,医学技术学院37人。参与调查的学生来自学生会41人,社团55人,普通学生94人。
历经3天时间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190份,收回190份,有效问卷190份,根据问卷调查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参与率非常高。现将结果统计分析整理如下:
第一,针对“您对我校校园文化了解多少?”问题,学生反馈“很了解”占比43.7%、“略有了解”占比55.8%、“不了解”占比0.5%。
根据此条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对校园文化了解不够透彻,校园文化在学生中的知晓率不高,校园文化宣传还存在“盲区”;文化育人的力度不够强、路径不明确、载体不丰富。因此,亟待创新文化育人形式、创建文化育人载体,拓宽校园文化在学生中的传播面,带动学生自觉弘扬和传承校园文化。
第二,针对“您认为在校园进行实训基地、第二课堂博物化工程建设对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有多大意义?”问题,学生反馈“意义很大”占比87.9%,“一般”占比10%,“意义很小”占比0.5%,“不清楚”占比1.6%。根据此条数据分析显示:一方面充分体现学生对“校园进行实训基地、第二课堂博物化工程”建设的认可度较高,彰显天医星博物馆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另一方面体现学生很愿意接触和了解校园文化,对其认同度较高。
第三,针对“您认为有没有必要成立校园文化讲解员队伍,进行校园文化的弘扬与传承?”问题,学生反馈“很有必要”占比93.2%,“可有可无”占比6.8%;针对“现在学校拟成立校园文化讲解员队伍,并吸纳优秀学生作为兼职讲解员,您是否愿意加入?”问题,学生反馈“非常愿意”占比57.9%,“可以试试”占比33.7%,“不愿意”占比8.4%;针对“您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讲解员应具备哪几个方面素质?”问题,学生反馈“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占比97.4%,“苏护校园一员的责任心”占比93.1%,“个人的兴趣爱好”占比70.5%,“普通话标准及形象气质佳”占比86.8%;针对“您认为加入讲解员队伍对个人成长有哪些帮助和提升?”问题,学生反馈“能更加了解和传承天医星文化、校园文化、医学专业文化”占比97.9%,“可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占比90.5%,“可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占比90.5%,“可提升医学职业素养,增强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占比87.9%;针对“如果您是校园文化解讲队伍中的一员,您将如何做?”进行答题,学生大多数都从责任心、使命感,自我提升等方面进行回答。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显示:一是新时代大学生对于文化传承和弘扬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较强。二是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高。三是通过调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校园文化讲解员岗位的认知,并知晓加入队伍的益处。四是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很容易接受这种正方向的文化引领手段。
江苏护理业学院着眼于人才培养,凸显第二课堂的发展,以天医星博物馆作为“领头雁”,实行校园文化归口管理,把校园中的人文文化、景观文化、校史文化等校园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校园文化育人“大联盟、大矩阵”。同时,加强对校园文化讲解员的信念信仰和讲解技巧培训,让其以统一的宣传口径和专业的讲解水平进行校园文化讲解,塑造学校文化宣传的“形象窗口”和前沿阵地。
从教师成长和“课程思政”等方面考虑,把兼职讲解员岗位作为学校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和锻造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在每年新招聘人员中挑选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加入队伍跟班学习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反复淬炼,为其胜任岗位奠定基础。策应学校“课程思政”工作,让教师参加兼职讲解员队伍,不断锻造师德师风,让文化入心入骨,让文化成为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将文化自觉地融入到各类教学之中,从而实现协同育人效应。
天医星博物馆不仅可以满足于医学专业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境教学需要,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和动员热衷于校园文化宣传的优秀青年学生加入兼职讲解员队伍,并申请成立学生讲解社团,社团由博物馆指导,参与日常接待参观的讲解工作,归口于学生社团联合会统一管理。学生兼职讲解员可与所在社团活动相结合,举办以校园文化为主线,且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诸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大型情景剧、主题团课等,扩大校园文化在学生中的传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