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出版社 北京 1000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兴的媒介传播载体越来越多。当出版社还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文字编辑时,很多受年轻人喜爱的自媒体,也在以筛选新奇的内容、撰写标新立异的标题等营销方式和编辑手段,快速分流着众多读者。因此传统编辑必须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自身的媒介素养,编辑只有在出版媒体优势上,不断优化信息内容、提升文字编辑能力,才能将内容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地呈现出来,才能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才能更好地完成传统媒体肩负的宣传使命。
自19世纪以来,传统媒体以其独有的流通性、传播性,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途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受众的阅读习惯逐渐被一种集合式的视听传播需求所取代,例如移动阅读端的兴起等。因此在进行报刊媒体阅读时,读者会感受到一定的视听制约因素;由于生活速度的加快,很多读者不能拥有完整的单独时间进行阅读,只能利用在交通工具上、用餐时等碎片化时间里进行报刊阅读。如果不能满足读者“快速观览、快速获取、快速消化”的阅读需求,传统媒体市场势必会受到极大冲击和挑战[1]。
融媒体时代,报刊杂志等纸上媒体必须在保有原有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传播策略的改变和调整。为了适应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氛围,很多自媒体、公众号等传播媒都在新闻标题上下足了功夫,因为大多数阅读者需要在瞬时获取新闻核心,哪家媒体能够具备更强的信息整合能力,势必会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纸上媒体不仅要具备“内容为王”的思想意识,而且要注重标题的生动性和可看性,这也是纸媒必须攻破的一道难关。想要抓住读题时代所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就必须纸媒标题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必须在保有原有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传播策略的改变和调整。出版社经过一系列阶段性的变革,已经由过去单纯的新闻消息的传播,变成了更具观赏性、多样性的信息的传播和讲述,也彻底将原来“一对众”的传播理念变为了“一对一”的个性化传播方式。想要抓住数字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就必须对编辑选题策划的能力进行全方位提升。
传统媒体想要长久稳健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对策划内容进行深层次挖掘,将想要传递的信息从多维度进行披露。在以往的纸媒报道中,我们经常只是单一地对信息进行披露,并没有对某些事件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个体的生存情况进行深度挖掘。这样的传播手法只能满足受众信息供给的简单需求,这对出版社编辑的厚度来说是不够的。
作为一个符合新兴媒体传播规律的刊物,应该将信息和解读系统地整合在一起,将事件由点到面进行意识复盘,让刊物变得更加立体、更有深度。在内容上实现深度融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单期刊物的制作和报道上,更应该将侧重点放在系列主题的策划上面,让读者能够形成连贯的信息链,从而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2]。
出版社编辑应具备更加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和文字张力。融媒体传播的实质就是向观众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传播内容,而想要让受众接受刊物所引导的价值内核,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筛选能力。这种信息筛选不仅要体现在文字编辑的优化和整合上,更表现在能否对事件进行提炼和观点输出上。这是一个编辑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能力。
在实践中,跨媒体传播也在打破地域壁垒,能够高效整合资源,让人们利用自己的闲散时间就可以完成日常信息的积累,而不用固定在某一种模式下进行观看。从广义上讲,跨媒介传播可以让老百姓开启真正的无边界随时阅读刊物的模式,从过去的“投喂式阅读”变成现在的“自助式阅读”;读者喜爱怎样的观看模式,就可以通过怎样的载体来得以满足,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情感表达[3]。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标题的时效性越发重要。编辑在对热点事件进行整合时,让读者能够快速地找到新闻的核心内容,不仅可以为读者节约时间成本,而且可以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以《求是》杂志2020年第8期《和衷共济战疫情,四海同心克时艰》为例,该标题简明扼要的指出文章核心,可以说题目本身就涵盖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标题高度浓缩的文章内核及凝练的语言,可以帮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提炼出最核心的文章价值,无疑会大幅度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艾力富提出,想要瞬时提升受众的观览欲望,就必须增强文字的趣味性。纸媒由于内容的特殊性,很容易走入传统思维的藩篱,认为纸媒就应该是严肃的甚至是刻板的。其实只要不改变刊物的传播内核和价值体现,在文字的运用和标题的拟定上,也可以让刊物变得“很有趣”。以吉林日报为例,其一篇稿件的名称为《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以万全之策确保万无一失》,文字的对仗以及成语的运用,用新闻标题充满趣味性和可读性。只有在标题的格局上和词汇运用上作出改变,才能实现刊物传播的最大变量与增量。
新闻标题本身就需要起到“新闻之眼”的作用。因此在媒体进行消息的传播时,除了要注意对消息时效性和内容性的把握,还需要将标题尽可能运用修辞类的辞藻,或者是运用一些写意的文学手法。这样写出来的内容不仅十分生动,而且能让读者产生无尽的遐思。以《求是》刊物为例,其在第13期的文章《初心与恒心辉映,生命为使命而歌》,在信息输出的同时为稿件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瞬时抓住读者眼球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了出版社刊物“一瞥的艺术”。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跨媒体传播正在逐步打破了地域壁垒,能够高效整合资源,让人们利用自己的闲散时间就可以完成信息资源的积累。编辑要将信息提炼能力、文字素养能力作为重要的战略手段,充分培养获取信息、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编辑和加工信息的编辑素养,迎合当代主流受众的阅读方式,这才是传统刊物走向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