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2020-01-02 17:54郑正真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创融合旅游

郑正真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四川 成都 610042)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具有密切的耦合性和产业关联性,伴随经济转型加速和消费需求多元化,两者在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推动下能够在产品、设施、管理、功能、市场等方面实现融合共享,逐渐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共生、向高附加值演进的动态过程。当前,成都正处于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加快产业资源转化、创造新供给、激活新消费、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是构建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1 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内涵

1.1 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动因

产业融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多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在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下呈现出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基于产业发展共性的角度,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均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1],体验经济、服务经济是其最具活力的高端表现形式,不仅在产品、设施、空间等多方面物质性资源上实现共享,还可以在管理运作、创意设计等非物质资源上实现互动交融。一方面,高度关联性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旅游业的优势在于市场化的持续拓展,关联性在于都是需要汇聚区域内的各类自然资源、人才结构、资本要素、科技水平、产业生态、政策保障等。两者在资源共享层面上不断延伸和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构建互为一体的产业体系,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消费需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科技创新能够改变产品的生产管理、流通环节和交流分享等,数字化内容不仅能够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发展形态,还能有效扩大市场行业边界、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2]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由单一向多样、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方向转变,不仅要有观赏性,还要有文化性、娱乐性、参与性、体验性等多样化及高层次的需求,这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1.2 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模式

借助“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再创造再挖掘再利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必将产生一种新的旅游创意活动。准确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以文化为引领、以旅游为载体,坚持系统集成,多措并举,重点发力,示范带动,推动文化创意和旅游资源高效配置、产业转型升级、品质优化提升和消费有效释放。其一,功能融合模式。“文创+”“旅游+”能够充分发挥产业之间的拉动力、融合力和增长力,有着催化新业态、集成新功能、拓展新市场的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产业平台,在设施设备、服务品质、信息资源等功能上实现融合,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经济效益和综合价值。其二,技术融合模式。科学技术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扩散能够消除产业间的行业边界,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资源开发利用、产品研发创新都需要依靠技术创新的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以科技优势有机融入旅游业发展或者旅游业积极引进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的科学技术,以形成新型产品、消费业态、产业形态为标志的融合方式。其三,产品融合模式。合理开发和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挖掘其内在资源价值,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是两者之间融合的标志。以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为融合要素,文化创意产业以旅游资源的形式融入旅游业,旅游业植入文化创意设计特色内容,以生产出更多优质的文化旅游产品为主要融合内容,更好满足日趋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其四,市场融合模式。市场层面的融合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动力。市场融合基于功能融合、技术融合、产品融合的推动,不同产业以不同的维度突破各自的传统边界,在市场层面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上不断出现并逐渐走向深化,这是较高层次上的进一步融合。产业的市场运作、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品牌整合与培育、资本运营、项目运营、团队运营是市场融合的主要表现。

1.3 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

产业融合发展促使行业间的边界模糊,产业之间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推动市场主体面对新技术、新市场和新需求,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一,产生成本节约效应。伴随产业融合与行业边界扩张后的资源整合,提高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共用资源的利用率,有效降低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以深度融合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效率,实现文化展演、会议展览、旅游观光、康养度假、时尚消费、教育培训功能耦合。其二,产生消费释放效应。随着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产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客观上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层次,有助于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能提供更多高质量、大众化、多样性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精细化、分众化、差异性的需求,从而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其三,产生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呈现出一种融合互动、相互依存和相伴相生态势,从原有的技术层面的创新转变为高突破性特征的模式创新,催生出新服务、新产品、新业态,转变产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促进其产品与服务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与重组。

2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2.1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通过文化创意元素和高科技手段,实现区域内产业族群的整体提升和协同发展。[3]依据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定义并参照《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目录》,成都确定以传媒影视、创意设计、现代时尚、音乐艺术、信息服务、会展广告、教育咨询和文体旅游业为八大重点领域,部分区域产业特色日趋突出、功能定位鲜明,文创产业呈现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的良好局面和深化发展态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中小型文化创意单位活力不断增强。2018年,成都在腾讯研究院发布的全国首个新文创领域城市排行——《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排行》中排名首位。

其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提升,对经济增长贡献进一步增强。2019年,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实现1 459.8亿元,占GDP比重为8.58%,同比增长24.5%,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前,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高度共识和共同行动,逐渐形成“双核两带三片”全域文创发展新格局,建成并投入运营了四川大剧院、露天音乐公园、锦绣安仁等一批重大项目,推进天府锦城、成都融创文旅城、川大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全市共有2 093家规模以上文创企业,拥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国家级10家、省级23家、市级31家,各类书店3 500家,155家博物馆,相继吸引近千家各类文化创意、艺术设计、现代时尚等工作机构入驻,培育出可可豆动画影视、域上和美等一批知名领军文创企业,推动尼比鲁、西山居、天美工作室等动漫游戏研发团队国际化发展,孵化出手游《王者荣耀》、电影《哪吒》、戏剧《成都偷心》等一批现象级文创IP。

其二,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有序推进,产业功能区发展能级加速提升。按照“核心在产业、关键在功能、支撑在园区、保障在机制”总体要求,成都构建出“5+5+1”产业体系—14个重点产业生态圈—66个产业功能区的三级支撑体系。其中,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推进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三国创意园等15个文旅(运动)产业功能区建设,认识和把握文创功能区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聚焦传媒影视业、创意设计业等重点领域,不断优化完善功能区差异化定位、错位产业集聚,紧盯“六类500强”和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采取协同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切实融入全球资本链、人才链和价值链,打造出以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开放型文创产业体系。

其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带动作用增强,资源整合效应显著。近年来,成都聚焦天府文化标志建设、历史文脉保护传承、重大文创集聚发展,发挥重大项目的引擎作用,推动实施天府锦城、天府绿道、熊猫星球等一批融合发展的文创项目,成功引进今日头条、完美世界、慈文传媒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和文创项目,建成成都博物馆、城市音乐厅等重大公共文化地标和大魔方、天府芙蓉园等文创产业项目,推进成都自然博物馆、金融城文化中心、川剧艺术中心改扩建、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开发一批文化演艺、美食品鉴、夜间观光等夜间文旅体验重点项目,打造锦里、宽窄巷子等文创、文旅特色街区,举办“夜游锦江光影秀”“主题文创市集”“锦江游船体验”“24伎乐表演”“成都大庙会”“成都诗圣文化节”“成都金沙太阳节”等系列活动,直接拉动文化消费增长。重点推进熊猫星球、熊猫之窗、熊猫谷三大项目建设,积极打造熊猫之都、大千八德园等10个文化旅游消费场景。

其四,消费者的文化消费需求旺盛,市场环境得到不断优化。从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水平来看,2018年成都居民教育文化和娱乐类消费水平上涨1.9%。由于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更高需求有力拉动了成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消费结构来看,改善型消费支出领跑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城乡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出增速较快,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1.5%,书报杂志类增长15.4%。可以看出,在满足基本需求后,全市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正向更高层次迈进,聚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同时,成都深入推进消费环境创建活动,优化拓展成都12315信息化平台,完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健全消费品生产、运输、销售、消费全链条可追溯机制,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消费争议处理和监管执法合作机制,确保市民文化消费权益得到保障。

2.2 成都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成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在2 600多年建城史的长河中孕育出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是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中国最受全球旅客欢迎的十大旅游目的地”。2019年,成都市接待游客2.8亿人次,同比增长15.24%。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7 641万人次,同比增长15.28%;接待入境游客381万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旅游总收入4 663.5亿元,增长25.61%。

其一,旅游产品体系逐步优化。依托世界品质的优质旅游资源和优势,成都逐步构建国际化、体系化、多元化、高品质,与高端资源品质相匹配的产品体系。结合已有优势产品,逐步形成代表城市、面向国际化的重要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正在建设中的城市大山水格局,极大地拓展了旅游活动空间,旅游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围绕资源特征与环境优势,立足于核心旅游区域,形成业态丰富、规模适度、特色各异的旅游消费次区域,各类型旅游产品的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在推进智慧旅游产品开发应用方面,提出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充分发挥大数据、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旅游产品的赋能作用,加快推进智慧出行、智慧导览、智慧购物、智慧环境管理等智慧旅游产品的开发及应用。在景区中有机植入消费场景、体育元素,推广使用无人驾驶、智能成像、服务机器人等浸入式体验文旅项目,丰富游客互动体验,不断提升旅游品质。

其二,旅游产业要素逐步完善。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面向亚欧大陆腹地最近的超大城市、中西部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成都的国内外通航数量居中西部首位,已成为我国面向中亚、南亚甚至欧洲等方向的枢纽中心。国际航空、高铁与城际铁路体系、高速公路网等交通平台,极大地改善了成都的对外交通状况,增强了旅游的可进入性和通达性。一方面,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将科学技术作为旅游发展的倍增器,完善旅游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功能,实现旅游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提升成都旅游国际化、便捷化、品质化服务水平,打造城市旅游服务新名片。另一方面,优化旅游要素供给,强化旅游专业分工和产业集聚,融入旅游价值链高端环节,推进以旅游接待、住宿餐饮、娱乐购物、景区游览、旅游交通为一体的旅游产业的各项要素逐步完善,旅游投资活力日益增强,为未来成都旅游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支撑。

其三,旅游消费场景不断丰富。大力实施“旅游+”融合发展战略,推动旅游与文创、体育、工业、会展等融合发展,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泛旅游产业发展链条。遵循“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的发展理念,推出华侨城·锦绣安仁花卉博览园、天府芙蓉园等“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打造望平坊、枣子巷、龙门·柒村等一批文旅时尚消费业态。策划推出一批以“逛绿道、耍林盘、游小镇、驻民宿”等为主题的系列精品旅游线路。推出10个夜间旅游景区、10个夜间视听剧苑、10个夜间文鉴艺廊等夜间文化旅游精品项目,不断丰富旅游消费场景,大力发展夜游经济、周末经济。其中,“夜游锦江”项目以锦江故事为主线,充分利用光影演绎、光影互动、视觉科技等手段,全力涵盖“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六大主题场景,构建天府文化的“锦江故事卷轴”。而成都宽窄巷子则喜获“夜间游客喜爱的十大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及网红步行街”荣誉。

其四,旅游品牌建设持续推进。充分挖掘世界遗产、大熊猫、古蜀文明等世界级旅游资源潜力,推进熊猫之都、交子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核心景区提质扩容,培育成都旅游世界级品牌,经济效益持续增长。2019年,成都都江堰市获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锦江区等6家单位认定为首批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武侯区等7家单位认定为首批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近年来,成都被授予“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世界美食之都”等多项荣誉,这些都是对成都迈向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充分肯定,也极大地提升了成都旅游的市场影响力。

3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路径

3.1 构建完善融合要素集聚的产业体系

加快转变经济要素配置方式,推进要素融合集成,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财政投入产出、用地资源供给和人才资源培育优势。其一,统筹财政资金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推进覆盖全民的产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统筹使用市级文产、旅发专项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重点支持文创和旅游行业的新兴领域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通过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其二,统筹资源转化利用。合理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旧工厂、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房地资源发展符合规划导向和产业要求的融合发展项目,促进观光型旅游与融合性项目相结合,产业型园区向旅游景点转化,实现产业资源共享。其三,统筹推进项目用地。统筹优化供地结构,对符合条件的融合发展重大项目按需“随用随供”。对纳入国家、省、市重点推进的融合产业项目,在符合政策法规下最大限度予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支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剧场、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电竞馆、实体书店,鼓励各级政府给予用地等政策支持。其四,统筹加强人才建设。整合人才政策,实施人才培育计划,造就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服务人才队伍和具有全球视野、精通现代管理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鼓励社会市场主体与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建设实训基地,引进紧缺急需技能人才。完善技能人才、职业评价体系,突出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鼓励从业人员参加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和竞赛活动。

3.2 聚焦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的提质增效

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高速的经济增长是以产业发展为前提。[4]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加快转变以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驱动的轨道上来,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环境营造,增强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其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传感测控、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手段,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资源网络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精准化。整合汇聚各级各类数据,推动线上线下服务深度融合,运用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技术,推进在线阅读、在线音乐、在线竞技、在线预订等网络服务与线下资源全面整合,形成O2O一体化的交互式体验新模式。其二,提升创意驱动能力。以智慧创造为核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跨界融合、创新裂变,培育具有鲜明特色、可供多维度开发的原创IP,最大限度挖掘IP的商业价值,推动产业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利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把握沉浸式体验、智能互动等趋势,鼓励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研发与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文化体验、文博旅游、电竞体验等融合的新模式发展。其三,加大机制创新力度。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和科研单位系统布局创新链和价值链,打造孵化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促进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深化“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产业融合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强政企服务机制创新,建立产业融合的企业俱乐部,适时开展头脑风暴、专题培训、成果演示、资本对接等合作,打造开放式的政企、企企常态化交流平台。

3.3 培育壮大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坚持市场拉动和政策推动相结合,鼓励市场主体实施战略并购、搭建联盟平台、强化联动协作,加快业务流程再造和技术升级改造,形成文创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企业协同效应。其一,实施企业开展跨业并购。推动优强企业主导,支持以文化、体育、旅游为主业的龙头企业、上市企业,通过收购、出售、合并、分立、置换等方式,开展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并购和境外并购,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融合发展领军企业。强化骨干企业支撑,深化国企改革转型,引导中小民营企业主动参与产业融合,加快开展跨行业收购、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开拓新业务、新产品、新市场,促进规模化、品牌化和网络化经营,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成长性好的产业融合根植性企业。其二,推动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积极引导市场主体以经营许可、资源、技术、品牌、资金等为纽带,组建契约式产业战略联盟,开展相互合作、共担成本风险、共享经营利益的联合行动,搭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服务平台。支持本地市场主体与国内先进城市企业交流合作的共建城际产业战略联盟,共享外部资源,互补经营资源,维护竞争秩序,实现共同市场目标,搭建产业融合的区域发展平台。其三,引导企业强化联动协作。在产品开发方面,支持企业与全球知名的院校、科研机构共建产业融合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开展顾问合作、研发资助、合作研究、创业孵化等协作,建立要素汇聚、知识转移、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在模式创新方面,借助互联网等技术建立产业融合“四众”(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在资金筹集、创意展示、价值发现、市场接受度等方面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拓展市场资源与社会需求的对接通道,加快建立集聚开放、供需对接、成果共享的多方参与机制。

3.4 建设共建共享共用的产业创新平台

坚持需求导向和技术支撑,搭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公共资源共享平台、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关键要素供给平台,整合数据来源、政务服务、信息交互,实现全行业资源聚合、标准统一、互惠互利、共享共用。其一,建设数据信息平台。整合现有的文化创意、旅游政务数据信息和行业企业信息等资源,借助互联网、交易、移动通讯及传感器等手段收集产业场馆、企业信息、IP内容等各类数据信息,建立产业大数据库。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互联网+”,实现数据的分析和交互式分享,提升大数据服务政府管理、企业发展和促进供需精准对接的能力。其二,建设产业服务平台。打造“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管理咨询、市场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培训、国际交流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搭建版权代理、版权质押、知识产权评估、工艺美术品拍卖、演艺经纪、体育经纪、体育咨询、体育监督等中介服务平台。鼓励企业自建自营准公益性的服务平台,引导市场主体与国际国内知名征信企业合作,建设文创产业信用体系服务平台,发展企业主导型服务平台。其三,建设投融资平台。鼓励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发债融资,积极发行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设立文创贷款风险资金池,支持文旅融资担保机构模式创新,推动国有银行成立服务文旅融合的专业支行,开发符合文创与旅游融合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探索开展无形资产质押和收益权抵(质)押贷款等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融合产业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4 结语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都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产业融合发展有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产业链持续拓展、竞争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和业态的创新。成都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以优化供给结构、改善消费质量为主线,以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彰显新形象、共享新生活为抓手,大力推动资源聚合、区域整合、项目结合、产业融合、市场竞合,加快构建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体系,通过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拓展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构筑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跃升,加快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和世界旅游名城,进一步扩大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

猜你喜欢
文创融合旅游
陶溪川文创街区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融合》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