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场村家族濂溪文化与其村落环境

2020-01-02 17:50
文化产业 2020年23期

(邵阳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理学鼻祖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是湖南省永州人,濂溪先生后裔历时千载,代代人才辈出,濂溪先生后裔在湖湘分布较广,并形成了许多村落群,其中已经纳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多处,如邵阳坪上镇仓场村,耒阳东坪周家大院,永州富家桥镇周家大院、何仙观镇周家大院及楼田村濂溪故里等。仓场村位于湘中腹地新邵县北部坪上镇,历史悠久,古村落建筑群由周家大院、周家东院子、来苏院子、周家院子、周家北院子、周家南院子及周氏宗祠等组成,规划有序,错落有致,是研究濂溪文化重要的实物史料,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古村落作为人居环境,是文化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古村落的选址、布局和环境保护过程中,环境环境意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湘西南濂溪文化为研究视角,对仓场村家族濂溪文化与其村落环境进行探索。

一、仓场村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仓场村始建于北宋晚期,是研究古建筑历史的最好实物例证,是无数工匠们在长期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代表当时的艺术风格、工艺技巧、风俗习惯、科学技术水平等,堪称古民居中,规划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施工工艺的佳作,对现在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着极大的启迪和示范作用。代表了当时规划设计与建筑施工的伟大成就。

仓场村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要表现在村落选址规划以及布局上。村落布局因地制宜、顺应地势,在建筑上最大限度体现了村民保护生态环境,遵循不破坏环境,利用自然、崇尚自然的原则。整个仓场村处在四面环山,坐北朝南的长条形盆地上,近处是低丘起伏,远处是高山耸峙。各院古建筑以山水、田园为依托,依山势而建,依地形而定,与村落前面的岱水桥河交相呼应,以青砖木楼为中心,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由山脚往山腰到山顶层层递进展开,院和院之间前后相连,错落有致,村内的天然青石板小路保存较好,将各院落连接起来,形态完整紧凑,空间封闭幽静,前后宅院相连,邻而不扰,邻里之间四通八达、和谐融洽,形成山水环绕、田园起伏、古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格局。仓场村民风淳朴,营造了和谐、平等、紧密、开放的邻里关系,形成了一个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非常和谐统一的空间关系。各院的建筑造型无浮华的装饰,均以当地的自然材质建造而成,古朴,大气不奢华,构成了造型朴实的建筑环境,仓场村乡土气息浓厚,醇厚自然,每砖每瓦都给人展示古宅余韵,融入了设计者的心意与手艺人的技艺,这些古老的建筑艺术在历经沧桑后,用它们残旧的躯体,悄无声息地在向我们展示祖先朴实的生活。其中蕴涵的文化脉络、历史信息在岁月中慢慢升华,引出历史交融的古村文化,令人沉迷建筑的典雅大气之中。好一幅以仓场村为中心的,和和睦睦的田园山水图卷。

二、仓场村家族濂溪文化与其村落环境

仓场村周氏宗祠有石刻楹联:“温泉抱绕濂溪第,天马飞腾甪里家”,很好的描绘出了仓场村的地形、地势和家世渊源。一股巨大的温泉水从仓场村南端龙船山下岩石溶洞冒出,冬暖夏凉,晶莹剔透。村民从温泉水源头修建了一条水渠环绕村落大院而过,这就是“温泉抱绕”;周氏家族先祖与廉溪先生周敦颐是同族宗亲,世系关系密切,世人统称为濂溪派,他们的居所称为“濂溪第”;仓场村右后方,有两座小石山自田垅中突兀高耸,就像一骏马从天而降,称“天马山”,这就是“天马飞腾”的由来;“甪里家”指的是汉代著名隐士周术的故里,在商山结草为庐,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儒家、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

周敦颐认为:“天地和则万物顺”,在天地这个大环境中,有人还有其他生物。“天人合一”实质就是人与环境的相互认可,是廉溪文化的思想之一,与农耕文明结合紧密,总结了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仓场村周氏后裔村民遵循周敦颐先生“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建筑布局通过含蓄、若隐若现、树林遮挡等布景手法,让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体现了濂溪文化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礼制,体现了濂溪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仓场村在建筑上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将自然风光融入建筑布局中,形成自然景观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仓场村历史悠久,曾经有众多的古建筑遗存,但是现在大多已经由于种种原因被毁。仓场村周氏家族非常重视自己以血缘为骨构架起来的,经过千百年的提炼和整理约定俗成的宗族文化,村民一般都在堂屋设置神龛祭拜祖先,立祖规家训、有神龛家仙的神灵观、宗族观、乡贤观,重视伦理、德治、礼治等。感激先祖的庇护、教诲,以达到祭奠、缅怀先祖的心愿。

仓场村中的村民都遵守祖规家训,周氏宗族文化已铭刻在他们心间,是濂溪文化的执行者,因此仓场村无论是从自然村落环境和谐统一的空间关系来看,还是从人文景观环境来看,处处都可以体会到濂溪文化的存在,是研究濂溪文化的重要村落,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三、仓场村家族濂溪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坪上镇仓场村古建筑遗存较多,但是由于历经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自然灾害的损坏等等,至今仍保存较好的还剩10余座,周家大院就是仓场村的代表之一。仓场村传统民居建筑距今已有较长历史,反映了当地的建筑文化特色、蕴含着深厚的家族濂溪文化内涵,是研究当地民族、建筑文化的物质基础。但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又因为长期缺乏修缮、维护。仓场村原有的周家东院子、来苏院子、周家院子、周家北院子、周家南院子及周氏宗祠等,十分破旧,长年无人居住,一些不法分子看见里面含着大量精美的家具、雕窗,时常去盗取。有些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建筑,房主人也因为经济条件好了,对原建筑进行随意拆改,严重影响了原有的风貌,仓场村很多院子慢慢消失了,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利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仓场村村民大多是周氏同族血缘关系,他们以族群为单位聚族而居,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小集体,有天然的亲和力,具有家族的向心力和稳定性、凝聚力,更能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他们的全部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价值取向均受家族濂溪文化的影响。与新农村建设、现代化转型所要求的和谐社会是相通的。

仓场村传统民居建筑是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可吸引游客,发挥潜移默化的家族濂溪文化教育作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