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1],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有学者指出,“遗产不是物”,而是蕴含着语言、文化、思想、价值观、意识形态的一种表征和建构的“话语”[2][3]。话语进入遗产研究领域,其历史性、文化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的表征和建构就成了共同关注点,遗产研究的“话语转向”就形成了“文化遗产话语”。黄帝祭祀话语[4]突破时空的界限,通过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话语混杂”[5]和“互文”[6],建构了黄帝祭祀话语历代一脉相承的“本根”文化精髓[7],也建构了黄帝祭祀文化的“原真性”[8],传承、发展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民本和谐”“家国天下”,厚植家国情怀,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发挥新的生命力[9],实现“中国之治”的道德关怀和人文关怀,对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认同的引领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在复兴中华文化的时代背景下,黄帝和黄帝祭祀的研究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有学者梳理了黄帝的历史功绩、黄帝祭祀礼仪的形成过程、历史文化价值与现代意义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指出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黄帝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根文化,它已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自觉的重要平台。中华民族伟大的首创精神和凝聚精神,能够激发中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之路建设。
以上这些研究多从民俗学、历史学和社会文化学视角切入,也有从语言学、话语视域下的文化研究。近年来,话语研究的文化转向促使学者们聚焦学科的本土化和话语的多元文化研究。研究者Emma Waterton分析了遗产的语言符号背后所建构的知识操控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施旭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及其话语方式的分析,为文化话语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分析路径;吴宗杰从“微言大义”“行事著明”的中国传统智慧和“究天人之际”“民德归厚”的史学思维[8],分析了中国本土遗产话语的表征方式及内在价值,提出了当下本土文化遗产话语研究的中国范式。这些研究大多关注本土的文化遗产,但针对黄帝祭祀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根据Fairclough的话语理论,从历时性的视角对比分析黄帝祭文的话语变迁,一些研究者探讨了黄帝祭祀的身份认同、古今话语嬗变以及核心价值观建构。但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都未曾涉及。因此,本研究从话语研究视角探讨黄帝公祭话语中的中华文化认同建构,并思考其对当下中华文化引领的借鉴意义。
基于Fairclough的“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的三维话语框架[9]来分析黄帝公祭祭文,解读其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认同建构主题;并描述黄帝公祭文本、阐释文本所蕴含的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解读其内容主题的话语建构机制。
在文本分析层面,解读文本的内容主题建构,分析黄帝公祭文本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内容。在话语实践分析层面,通过互文性分析来探究内容主题与所在历史语境的互动机制。巴赫金指出“我们的话语填满了他者的话语,不同程度的他者和‘我们自己的话语’,不同程度的意识和分离。他者的话语包含着他们自己的表达和评价语气,我们同化、再加工和再生产”[5],这意味着话语或文本在与相关历史语境的互动中产生,也就是说“历史(社会)嵌入文本和文本嵌入历史(社会)”的互文性[6]。在社会实践分析层面,我们将分析黄帝公祭的社会影响作用,体现公祭对社会价值观与中华文化认同的认知、引领与建构。黄帝公祭是一种历史(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现实(社会治理)的对话,它是一种“身份形成的文化与社会过程”[2],通过这一历史活动来解读当下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的深层价值,重新认识黄帝公祭的精神价值,通过“微言大义”“述而不作”,达到“行事著明”,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思想在行动中进行对话并得到表述[8],影响人们思想、行为和实践方式,实现“天下之民归心”。
自古至今,黄帝祭祀都是重要的官方祭祀礼仪。明清时期,规模空前。由于黄帝祭祀仪式的整个过程很复杂,基于本文的研究问题,所以本课题选取内容完整的祭祀文本作为分析材料:1371年的祭文A和2019年黄帝公祭祭文B。这两个祭文均出自官方网站,祭文A出自“陕西黄帝陵:公祭轩辕黄帝网”,祭文B出自“乙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官方网站”链接的中原网。黄帝陵为黄帝陵墓之地,新郑为黄帝的出生地,这两个网站是陕西省和河南省黄帝公祭的官方网站,其材料来源均具有权威性,两个文本具有对等性。
基于Fairclough的理论框架,本课题将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来对比分析古今祭文的语言特征和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特征并以何种话语机制来建构中华文化认同。
1371年祭文的文本主题:该文本可分为7个完整意义的语法小句,主要构建了三个主题:1.“天下-家国”的“大一统”思想(1-3句中“朕”“天下纷纭”“以有天下”“主宰庶民”):叙述了朱元璋皇帝的生平及建立政权的过程,向百姓展示其对“家-国-天下”的期盼,突出“以天下为己任”的领导者爱民情怀。2.“德治”思想(3-4句中“荷皇天后土眷佑”“以有天下”“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烝民主”):表明国泰民安的此番盛景是由于黄帝和神灵的保佑,而这种保佑又是基于天子顺应天命,合乎地道,赢得民心,遵循了“天地人”的自然之道,继承了黄帝亲民爱民的“德治”路向,从而实现了“天时地利人和”。3.“孝礼”伦理观(5-7句中“朕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于此”“切慕于心”“仰惟圣神”):对黄帝行“祭礼”,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敬天法祖、孝祖敬宗的伦理教化和道德准则,构建了黄帝的祖先身份认同和“仁爱孝礼”的价值观。
话语互文性:该文本包含皇帝继位过程的历史话语和当下祭祀黄帝话语。历史话语通过太祖皇帝的平民出身和平定天下的历史叙事,表明了君王“修身齐家”的德行修养和“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功绩,追忆黄帝的历史功德,意在强调当下君王效法黄帝的德治仁政,以德化人,强化了“天下-家国”的文化认同。黄帝祭祀话语用来感恩先祖和神灵的庇佑,祈愿国泰民安。“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通过神圣的祭礼,帝王向祖先表达了孝祖敬宗、慎终追远之情,君王承袭黄帝“以民为本”的德治传统,行“礼乐教化”,“以内制外、以德化民”[10],向百姓传达“仁孝”的家庭伦理道德,将“修齐治平”和爱民亲民融于治国理念,构建了“天下-家国”的文化认同。
社会文化语境:话语的产生离不开当时社会实践中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夫祀,国之大节也”(《国语》),表明祭祀为国家隆重大典,是皇权和统治的象征[11]。黄帝作为古代帝王的始祖,君王祭祀先祖黄帝,表明了对天地神灵的原始崇拜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歌颂了先祖黄帝的历史功德,感恩先祖,祈福庇佑,通过向先祖黄帝行“孝礼”,传承黄帝的德治道统,对百姓进行礼乐教化和道德规训,凝聚人心,促进统一,达到“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左传·隐公十一年》),突出了“德治”“爱国爱民”的文化认同。因此,通过祭祀黄帝的社会实践,实现“天下-家国”的为民情怀和孝祖敬宗、德治安邦的文化认同。
2019年祭文的文本主题:此现代文文本包含41个完整意义的句子。全文建构了3个主题:1.黄帝的“德治”理念(1-12句):全文用了近1/3的篇幅颂扬了先祖黄帝对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中华文明”“我祖勋德”“启迪蒙昧”“开辟蛮荒”“伟烈丰功”“恩泽八方”“教民耕牧”“五谷蚕桑”“婚丧有礼”“历数岐黄”“发明舟车”“律吕度量”),教会百姓文明开化、农业农事、婚丧嫁娶、中医医药、交通度量,在治理国家以及部落统一(“举贤任能”“整纪肃纲”“修德怀远”“封土固疆”“肇守一统”“和合共襄”“鼎新大公”“中和为上”“黄帝精神”“民本思想”)等方面为当下中国治国理政、参与世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管理智慧。2.“自强不息”“崇尚和合”的“中华民族-家国”主题(13-38句):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叙述了改革开放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愈挫愈奋,多难兴邦”,“脱贫解困,全面小康。改革开放,盛世未央。七十华诞,见证辉煌。站起富起,发奋图强。”)。由中原河南谈及海峡两岸,表明港澳与内陆同根同祖同源,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乃“势所必然”,坚定“一个中国”,“蚍蜉难撼”,传承先祖黄帝的“德治”传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突出了领导者“崇尚和合”、爱家爱国的为民情怀,建构了“中华民族-家国”的文化认同。再由中国谈及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强化了“德治”和“家国-天下”的政治认同。3.祭祀先祖黄帝的“孝礼”“家国”文化(39-41句):以传统祭祀话语向祖先行孝,祈愿先祖保佑中华民族实现和平统一的复兴伟业,实现全世界和谐万邦(“龙腾云起,日月经天。天长地久,四海同欢。谨此敬告我祖,伏惟尚飨!”),将“家-国”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了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话语互文性:该文本也包含了历史话语和当下祭祀话语,但也有各种话语的混杂(政治话语、经济话语、军事话语、文化话语、哲学话语、复兴话语、西方话语)。不同于1371年文本仅用1句话概述黄帝的成就,此文本用12句话歌颂了黄帝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功德伟业,建构了黄帝作为中华人文始祖的身份认同和以德治国、崇尚和合以及“家国天下”的黄帝精神。通过中国近现代的奋斗历程、黄帝故里河南以及香港澳门的政治话语,强调了中华民族实现和平统一的自信坚定与历史必然,强化了“中华民族-家国”的文化认同,突出强调了中国领导者“以德治国”的为民情怀。并通过西方话语表征了中华民族参与构建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是“家国-天下”文化在当今世界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最后以祭祀话语结尾,慎终追远、感恩缅怀,祈愿祖先保佑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传承以“孝礼”“家-国”文化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文化价值观。总之,通过拜祭黄帝说明当下对祭祖传统的重视和对黄帝文化的认同,建构了“以德治国”“中华民族-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社会文化语境:该文本的互文性建构了“中华民族-家国”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对当下社会倡导的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治国理政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各地掀起了“祭孔热”“寻根热”等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这反映了当下公众对名师先贤的尊崇敬拜、感恩追思,是“孝礼”“家-国”文化在当下中国的传承与发展。2008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清明节被确定为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中华民族公祭黄帝正是将祭祖传统由家庭层面提升到国家层面,这是传统“家国”思想在当下的文化表征。黄帝作为一个由“框架、声音与叙事结构”所建构的文化符号,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12]。首先,“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大一统”的黄帝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根源。其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反映了以“民本思想”和“德治”传统为基础的“以德治国”文化认同。公祭黄帝所蕴含的孝祖敬宗、以民为本、“大一统”的“家国”情怀与当下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主义”文化内涵是一脉相承的,这就是植根于民心深处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呼吁全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华文明“以德治国”和“家国-世界”的民族精神。因此,该文本主题从黄帝到中国再到世界的转变,突出了中国传承“大一统”的和谐思想、“家国”情怀与“以德治国”的文化理念,也表明了黄帝文化对中国和世界的深远影响,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参与国际社会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首先,两个文本的历史叙事建构了不同的身份主题。历史就是一种叙事[13],黄帝祭祀文本是历史叙事的一部分,语言通过历史在交际前后实现动态化、情景化的身份特征[14],通过话语来建构身份[15]。两个文本虽在相同的“祭祀黄帝”主题下,但通过不同的历史叙事突出建构了不同的身份主题。明朝官方祭祀文本在描述继承皇位、平定天下的长篇历史叙述中简要提及黄帝功德,并解释了延迟祭祀的缘由。该文本不但实现了“君王-天子”的动态化身份建构,而且构建了“天下-家国”的心理归属和政治认同。太祖皇帝行祭拜黄帝的“孝礼”,效仿黄帝“民为邦本”的为政之礼,彰显君王之“仁政”遵循“大一统”的“家国-天下”文化和“德治”传统。当下文本歌颂了黄帝的卓越贡献,歌颂了先祖黄帝的功德伟业和“德治”传统。通过描述建国70周年以来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于“意会言传”中展示了中国领导者“以德治国”、亲民爱民的为民情怀和“家国”情怀。进而由黄帝故里河南谈及中华民族统一大业和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蓝图,凸显了中华民族传承了黄帝的“德治传统”“孝礼”和“家国-天下”文化,发展为“以德治国”“中华民族-家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理念。
其次,两个文本不同的互文性建构了不同的文化认同,但其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一脉相通。文化是通过语言来构建的意义存在系统[16],黄帝祭祀文本参与中华文化和民族认同构建。明朝文本采用传统祭祀话语所特有的言说方式,表征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天与万物、与人的这种心理、生理、精神状态的合一[17],也是社会处于和谐稳定的状态。然而在当下社会历史语境下,太祖皇帝平定天下,突显了领导者的“民本思想”和“家国-天下”的为民情怀。话语不仅仅是“行为”的工具,而且也反过来影响语言使用者[18],也是一种“身份认知与形成的文化与社会过程”[19]。遗产的精神在于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与历史和其所体现的教化作用,“不忘其贤有德者”。因此,文本通过传统祭祀话语建构了中国“大一统”“家国-天下”的“德治”理念,以及修身立德的“孝礼”文化价值观。然而,当下文本通过传统祭祀话语与西方话语的混杂,呈现出明显的互文性特点。首先叙述了黄帝带领部落人民为了生存和生活进行了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彰显了自强不息、以民为本的黄帝精神[20]。接着描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的发展历程,突出了中国领导者“以德治国”的“中华民族-家国”情怀,向世界展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理念,突出了黄帝精神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与未来意义[21]。最后以祭祀话语结尾,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孝礼”“家国”文化的传承。
总之,古今两个黄帝公祭文本运用不同的话语机制在各自所处时代分别建构了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文化认同,但是两者所建构的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是一致的。儒家之“礼”是约束君臣平民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德行是治国方略之首,是“为政之要”,当下“以德治国”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之道是一脉传承的,这说明了黄帝精神的内涵:“德治”“家国-天下”以及“孝礼”已经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治国、爱国主义、以人为本、和谐统一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智慧。
因此,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根脉。在“身份形成的文化与社会过程,包含着为理解和改变当下而产生的记忆和叙述活动”,是一种在当下并为当下制造意义的行为,黄帝文化遗产融入“民心相通”的话语建设,以“微言大义”的言说方式,在“当下的过去”[22]的叙事、书写、表征与重构[23],体现了黄帝文化对当下的启示与教化作用[24],对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建构以及参与世界治理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本研究从语言学话语视角切入,运用遗产话语研究理论,解读了古今黄帝祭祀文本核心价值观及其文化认同的话语建构机制,不但拓宽了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而且也丰富了黄帝遗产本土化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为黄帝祭祀话语提供了遗产文化研究的中国范式。“讲好文化遗产实践的中国故事”[25],为黄帝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也为中华文化复兴、中原文化“走出去”、讲好黄帝故事和中国故事以及中国治国理政、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向决策与实施提供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