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俄式建筑特征浅析

2020-01-02 17:50
文化产业 2020年23期

(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辽宁 沈阳110011)

65号木刻楞、73号木刻楞两栋建筑,位于满洲里市海关社区一道街四号库西巷的空地上,东为居民住宅、南邻铁路宽轨、西侧为友谊宾馆公寓,北为中国银行满洲里分行办公楼,是中东铁路附属建筑的代表。

一、建筑概况

65号木刻楞与73号木刻楞为原木井干式建筑。建筑外墙底部为毛石勒脚,外墙内部为原木逐层垒砌,原木墙体外部包钉木板条,板条底部雕刻尖角装饰,木墙内侧抹灰罩面。室内卧室等地面铺设宽厚木地板,室内个别区域地面为青、红两色小型方砖拼合铺装。内部为人字桁架结构,桁架之上搭设木椽,椽脚伸出墙外,木椽顶部铺设木质望板,其上覆盖铁皮,檐下设封檐板。建筑屋顶为双坡屋顶,屋面排水通过檐口天沟和转角处的落水管进行有组织排水。

海关旧址为砖石混合砌筑,外墙红砖砌筑,内外石灰砂浆罩面,表层根据不同部位刷黄、白色涂层,墙体窗台下侧、檐口及转角部分均砌有雕饰。室内卧室等地面铺设木地板,个别区域为青、红两色小型方砖拼合铺装。房屋桁架形式推测为人字架结构。屋顶为双坡屋顶,在两侧外凸部分屋顶的内侧各设一圆拱式老虎窗进行通风换气。南面两侧、中间有三段平直山花女墙耸立于檐口之上。

二、建筑型制与做法

(一)65号木刻楞

第一,平面布局。65号木刻楞建筑平面呈T型,南北朝向,东西中轴对称布置。原入口位于北侧中间,外设双坡门斗。南侧中间有一块区域略凸出外墙面。东侧山面有门斗或其他建筑痕迹,现已不存。北面门斗右侧有一后期加建木门斗,并设入口。第二,墙体。建筑勒脚为方整石材砌筑,以石灰砂浆勾缝。外墙内部为原木自下而上逐层垒砌,原木墙体外部包钉木板条,木墙内侧抹灰罩面。外侧木板墙窗洞以上纵向铺钉,以下横向铺钉,纵向板条底部雕刻有尖角装饰。在外墙与勒脚交接部位用灰浆抹出压顶泛水。室内隔断墙的原始建造形式为木墙板条外挂灰泥,即中心为木墙,两侧板条交叉铺钉呈菱形网格状,网格内及外侧罩石灰砂浆。现存的原始隔断墙外侧罩面局部脱落,内部木板条裸露。第三,屋架。目前室内现存吊顶均为原始留存,保存基本完好,应为木板外挂板条灰泥结构。屋架结构由于吊顶遮挡,推测为双坡桁架结构。桁架之上搭设木椽,椽脚伸出墙外,并做精美造型雕饰。木椽之上铺钉木质望板,四面檐头下部均设封檐板。第四,屋面。望板之上覆盖铁皮,铁皮上下、左右互相覆盖搭接。屋顶排水通过檐口天沟和转角处的落水管进行有组织排水。第五,门窗。建筑正身立面窗户为双层平开木窗,侧面山花处辟木制气窗,造型精美。由于现存入口门表面均为铁皮包镶,故原始形制不可考证,室内为平开木门。第六,室内地面。室内卧室等区域地面铺设木地板,地板尺寸、厚度等规格尺寸均较大。其他区域地面为青、红两色小型方砖拼合铺装。

(二)73号木刻楞

73号木刻楞位于65号木刻楞西侧,两栋建筑的建造风格与形制基本相同,均为井干式建筑,室内构造做法类似,均被后期私人改造严重。两者差别主要在平面布局方面,73号木刻楞分别在东西两侧各设木门斗一座。其他形制方面基本与65号木刻楞相似。

(三)海关旧址

第一,平面布局。海关旧址建筑平面“凹”型,南北朝向,各面均辟有木质门窗,现入口位于西侧。第二,墙体。建筑勒脚为方整石材砌筑,以石灰砂浆勾缝。外墙内部采用红砖一行顺、一行丁砌筑,墙体外侧水泥砂浆罩面,外刷黄、白涂料。根据现场勘查,室内隔断墙的原始建造形式为木墙板条外挂灰泥,即中心为木墙,两侧板条交叉铺钉呈菱形网格状,网格内及外侧罩石灰砂浆。第三,屋架。目前室内现存吊顶均为原始留存,保存基本完好,吊顶结构应与木刻楞建筑相同,为木板外挂板条灰泥结构。屋架结构由于吊顶遮挡,目前无法确定具体形式,推测为双坡桁架结构。屋顶北侧两端凸出部分内侧各有一老虎窗。第四,屋面。屋面覆盖铁皮,铁皮上下、左右互相覆盖搭接。屋顶排水通过檐口天沟和转角处落水管进行有组织排水。第五,门窗。建筑墙体立面窗户为双层平开木窗,窗洞顶部中央砖砌倒梯形锁石,窗台下侧亦有齿状雕饰。室内为平开木门。第六,室内地面。室内卧室等区域地面铺设木地板,地板尺寸、厚度均较大。其他区域地面为青、红两色小型方砖拼合铺装。

三、特征分析

(一)建筑材料

满洲里地区俄式建筑在建造过程中根据建筑功能性质的不同,将原木、混凝土、铁皮等材料进行灵活地组合运用。第一,对于海关等公共建筑,为了体现其庄严肃穆,就以厚重的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而对于居住类建筑则广泛采用木刻楞的建筑形式,运用原木进行建造,体现了将使用功能作为建筑材料选择标准的重要思想。第二,易得性也是建筑材料的使用标准之一。满洲里地区森林资源相对丰富,木材的获得较为便利,所以木刻楞这种以原木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形式得以在满洲里生根发芽。与我国传统建筑常用材料迥然不同,充分提现了地域性特征以及俄国建筑思想对满洲里以及中东铁路沿线地区建筑的深远影响。第三,满洲里地处中俄边境,四季温差较大,尤其冬季气温极低,所以从防寒保暖方面考虑,木刻楞所用原木规格厚重,且内外均有木制板条壁板,室内冬暖夏凉,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充分提现了地域适用性。而且从三座建筑的建造背景来看,原木井干式的木刻楞以及混凝土墙体的运用都体现了俄国本土建筑思想。

(二)建筑构造

首先,作为居住类建筑的木刻楞入口处多设门斗,此举一方面明确区分了内外空间,另一方面缓解了热量的散失,保证了居民生活的舒适性。而混凝土建筑则无须采用此设计,体现了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在设计理念上的不同。其次,三栋建筑的基底部分均设有石砌勒脚,充分说明了勒脚作为防潮系统的重要性。中国传统建筑同样重视基底的防潮,通过曲线的瓦面、灰土基础、砖石台基与散水等多途径进行防潮、防水;而俄式建筑则主要通过加固外墙基底进行防潮,体现了两个民族在建筑防潮方面的差异。另外,中国传统建筑在木椽、望板之上还需进行苫背,做好泥背、灰背后,铺设瓦面;而满洲里俄式建筑则在望板之上直接铺装铁皮屋面,充分体现了俄式建筑工艺在满洲里地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三)建筑装饰

65号木刻楞及73号木刻楞外墙木制板条壁板铺钉规律清晰,墙窗洞以上纵向铺钉,以下横向铺钉,如此纵横设置与铺钉方向完全一致相比较,从平面构成角度来看,纵横的线条充分体现了秩序与节奏,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整体立面肌理。而纵向板条尖角装饰、曲线的窗楣和椽脚以及尖角气窗等建筑构件从线条形状、立体造型等处着手,丰富了建筑细部,使木刻楞这种原木建筑在浑厚、古朴的氛围下,又散发着轻灵的气质。另外,建筑外墙采用黄色等暖色清漆饰面,屋面以墨绿色铁皮进行搭配,在视觉上让人们感受到建筑的轻快与奔放。

综上所述,以上装饰特征都体现了俄罗斯建筑风格,与我国传统建筑含蓄、典雅的建筑风格与色彩运用有着显著的不同,对研究俄罗斯建筑思潮及其影响具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