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楠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浙江 杭州 310000)
真人秀节目作为重要的电视综艺节目形式之一,可以满足受众对电视节目的不同需求,同时为受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官体验。真人秀不仅可以让受众了解到艺人更多的一面,拉近艺人和受众的距离。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全面分析真人秀节目的拍摄,对促进节目制作质量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任何一档电视节目的拍摄制作,都不是简单地用一台摄像机就能完成的。电视节目需要用大量不同角度的画面来叙事,对真人秀节目而言,被拍摄的人数的比较多,节目内容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还伴随着各种不可控的突发情况。这就要求布置不同工种的摄像在不同的位置捕捉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
《奔跑吧》这档节目,从2014年第一季开始至今已经拍摄了八季,本人有幸从第一季开始就作为摄像一直参与拍摄。众所周知,《奔跑吧》每一期的节目中都有大量的游戏以及标志性的“撕名牌”环节,为了能拍好这些“动静大”的环节,我们首先要确定需要多少摄像工种。经过八季的拍摄,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工种:跟拍摄像、ENG摄像、运动摄像、高速摄像、摇臂摄像、航拍摄像、空镜摄像、水下摄像以及固定支架摄影。
跟拍摄像使用PXW-X280对艺人进行一对一的跟随拍摄,ENG摄像使用PXW-850负责在固定的游戏场地进行定点拍摄,运动摄像使用如影这类的稳定器在游戏中对一些移动画面进行拍摄,高速摄像拍摄一些满足后期对游戏中特定动作进行升格处理的画面,比如气球爆炸、弹射飞椅等高速运动的镜头。摇臂摄像在游戏场地中拍摄交代人物与场地环境的高角度运动镜头,航拍摄像相对于摇臂摄像要负责更大场面的环境交代,比如高空的城市环境。空镜摄像要负责拍摄节目内容中出现的道具、物品、器械以及广告产品的画面,用于节目中画面补充过度使用。水下摄像使用GOPRO和带防水套装的5D,一般出现在泳池游戏中,艺人有概率落水或者在水中进行游戏,需要拍摄在水下发生的内容。固定支架摄像则需要用GOPRO和NX30安装在支架上,放置在上述摄像工种无法拍摄的位置进行补充拍摄。
《奔跑吧》每一期拍摄之前摄像都会去现场踩点勘景,了解具体的游戏内容和方式,通过与导演的交流我们会清楚地知道导演对这个游戏有哪些设计,会出现什么情况,哪些画面是必须要捕捉到的。清楚了导演的需求,我们再根据现场的游戏装置和道具将每个机位都具体设置。
1.固定机位的设置
每个游戏以及聊天环节,艺人会呈现一排站立、八字站立或者根据游戏装置出现在相应的位置,这时候跟拍摄像会找到自己拍摄艺人的正面位置拍摄,ENG摄像则会将场地划分为几块区域,例如聊天的时候就按照几个人的关系为一片区域,游戏的时候会划分成起点位、中间位、终点位。通常,机位的设置都是先以跟拍摄像和ENG摄像的位置设置为主。在“撕名牌”环节,跟拍摄像一直跟随着自己拍摄的艺人,ENG摄像会分布在整个场地内各个路线的交叉口,尽可能同时照顾到多方向来的艺人。
2.反打机位的设置
真人秀节目不像演播室节目那样艺人始终是面对着镜头,尤其玩游戏的时候艺人会面向各个角度,经常会出现拍摄的艺人向后转头的观察,由于正面主机位的跟拍摄像和ENG摄像无法在艺人向后转头发生内容的时候第一时间把机位移动过去,这时候我们就会根据每个现场不同的场景,在艺人有可能会转身回头的角度布置一些机位。这些机位由于和主机位处于一个越轴的位置,很容易就穿帮,但是为了一些重要的回头画面,我们也使用了很多不同的办法来尽可能避免穿帮。比如借助场地里的道具,躲在道具里面或者在户外就利用树木来遮蔽摄像。甚至有群众演员就穿着群演的衣服混在里面,减少视觉上的穿帮。
3.特殊角度及场景的机位设置
跟拍摄像和ENG摄像使用的摄像机由于需要三脚架和摄像师的操作,会使得在一些特殊的高角度,狭小的空间以及不利于隐蔽的场地拍摄时出现困难。我们会使用体积小巧、方便安装的GOPRO和NX30摄像机来弥补这些不足。《奔跑吧》中经常出现的水炸弹装置,拍摄时我们会在水柱顶部安装GOPRO,能拍摄出水从装置中向下冲击到艺人头上的画面,这类画面视觉冲击感强,而且是观众平时不太能看到的角度。还有在节目中出现过的“恐怖箱”这个道具,艺人要把手伸进箱子内,箱子是不透明的,摄像机无法从外面拍摄箱子内部艺人的手的动作,只有把GOPRO装在箱子内才能完整拍摄到。在遇到拍摄狭小空间的场景时,我们也会在场景四周的墙面上安装NX30摄像机,补充更多的拍摄角度。
4.运动机位的设置
如影这一类的稳定器出现,使得很多手持运动镜头变得非常稳定,《奔跑吧》又是一个移动性很强的节目,大量稳定移动跟随的镜头会让节目的画面在视觉上更加舒服。众所周知,“撕名牌”环节跟拍摄像跟着艺人一直走一直跑,而手持摄像机必定会产生晃动,而且移动的速度越快,晃动幅度也会增大,虽然能给观众带来一部分视觉上的紧张感,但是如果整个环节都是大量晃动的镜头势必让人产生眩晕感。如影在撕名牌环节中非常重要,在遇到艺人长距离的走路和奔跑时,如影能拍摄到一整条完整的稳定的流畅的运动镜头。
真人秀节目和演播室节目不同,没有导播实时指挥摄像调整画面,真人秀节目的拍摄需要所有工种的摄像自行沟通拍摄的画面,及时作出调整。
1.固定机位交流分配拍摄区域
在拍摄过程中,摄像会通过对讲机分配好自己负责拍摄的人物或者区域。跟拍摄像会根据自己艺人的位置调整机位,但是遇到空间小无法移动的时候,跟拍摄像会相互之间交换拍摄。配合时间久了之后,摄像之间往往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了解要跟谁交换拍摄。ENG摄像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内拍摄时,也会一直保持沟通,交代自己拍摄的内容,避免其他摄像重复拍摄。在撕名牌的时候ENG摄像还能与跟拍摄像及时交流,遇到有ENG摄像在的通道、楼梯时,跟拍摄像接到ENG摄像指令停止跟随,找角度躲避ENG摄像,然后把整段画面交给ENG摄像来拍摄,这样保证了画面的干净有效。
2.运动机位找准时机一镜到底
稳定器拍摄的画面流畅,适合在大范围快速移动时拍摄,但是搭配的广角镜头使得稳定器拍摄时需要更靠近主体,容易出现穿帮。因此,稳定器上前拍摄的时机是极为重要的。对于一些要重复进行好几遍的游戏项目,摄像要根据每一遍艺人肢体的幅度大小,遇到激烈的、大幅度的时候果断地上前,拍摄出一条有冲击感、流畅的画面,然后及时退出,把穿帮的时间缩短。撕名牌的时候,如影要在通道较宽、艺人汇集较多的地方待命,一旦艺人快速奔跑起来,选择就近的艺人拍摄,把移动过程拍完之后,及时把跟拍位让给跟拍摄像,自己可以选择其他需要补位的角度拍摄。
真人秀节目展现的是艺人本身,人是主体表达。作为跟拍摄像,拍摄的画面就是一种语言表达,通过变换角度、景别、光线、拍摄手法等一系列操作把所拍摄的人物交代清楚。
拍摄人物时首先就是要交代人物和环境的关系,这个环境不仅指的是自然环境,还包括了人物当前所处的场景、接触的人和事物。作为跟拍摄像,不能只把镜头对准艺人的脸,要完整交代人物所处的位置环境和即将接触的人物环境。在《奔跑吧》中,艺人会在各种场景中出场,高楼、草地、海边、雪地、建筑前等等,一个从场景景色摇到艺人的画面会比固定拍摄艺人脸的画面精彩。在跟拍过程中,对环境的交代也有利于画面逻辑的通畅。撕名牌的时候艺人会去很多房间、楼层寻找线索,跟拍摄像会拍摄房间的名称、全景,电梯显示的楼层数或者和其他艺人的上下层关系。这些或大或小的环境关系镜头能帮助后期在整理故事线时把艺人的行动轨迹合理化。
艺人在节目中不仅表情的变化能带来不同的信息,而且肢体的动作同样能带来许多的语言。在《奔跑吧》中我一直跟拍某艺人,长期地拍摄让我对他的很多肢体动作都非常了解。在跑步前,他会做高抬腿、抬胯这些准备动作,我会及时地把镜头对准他的腿进行拍摄;在公交车上玩平衡游戏时,我会把他极度扭曲的身体线条拍出来;在扮演金毛狮王发动特技时,我会用90年代武侠片的拍摄手法,夸张的破水平角度渲染出武侠的氛围;在穿着人型玩偶跳男团舞蹈时,我会用动感的镜头拍摄他略笨拙不协调的四肢;当他对着我的镜头问我跟他比跑步害不害怕时,我通过摇动镜头间接地表达我的无畏。准确地拍摄肢体动作能更加丰富人物要表达的状态,也能让人物画面更加丰富。
捕捉细节是对完整表达人物的进一步提升。在《奔跑吧》节目中会有特殊身份的设置,在拍摄特殊身份的艺人时,对他的细节捕捉一定要非常到位,偷偷打量的眼神、伸进口袋拿水枪的手、窃窃私语的嘴、写着关键线索的纸条……任何与这个人物相关的动作和物品都是不可缺少的细节。跟拍摄像要深入理解人物,细致地观察人物发生的所有内容。当某艺人有特殊任务要完成,并且在完成之后要偷偷和导演打手势时,我会集中注意力观察他的眼神和手部,在完成任务后用眼神和导演暗示时捕捉他的眼神细节,随后立刻镜头转向手部特写,及时地把打手势这个动作捕捉到,完整地交代了一系列动作。
跟拍摄像熟悉自己拍摄的艺人后能清楚知道艺人不同情绪的反应,通过不同的镜头处理把情绪准确表达。某艺人名牌被撕后,我会用镜头的广角端上前拍摄他遗憾懊悔的脸,利用广角的畸变把面部表情放大;在被惩罚之后受到惊吓或者聊天时感到震惊和大笑时,我选择用短促的急推镜头,配合表情出现的节奏,让瞬间的情绪更有感染力;在准备赛跑和比较激烈的比赛之前,我会将镜头推向他的眼和嘴,用虚实变换的焦点拍摄坚毅的眼神和深呼吸,营造一种赛事的紧张感。不同的人物在展现各种情绪时有不同的表情和肢体表达方式,在内容上先要抓住这些部位的画面,再通过拍摄手法的变化呈现更浓厚的情绪表达。情绪表达到位对真人秀节目节奏的起伏有着推波助澜的效果。
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存在着大量变数,艺人的临时发挥会让很多画面难以捕捉。深入了解一档真人秀节目的机位布置能够让摄像在拍摄之前就做好准备,这也是一名摄影师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想常人不能想的角度,拍常人拍不到的画面。摄像对于真人秀而言就像是市场的供求关系,节目需要什么样的画面、哪里能拍到最好的角度、什么时候需要特殊的表达。所有和画面有关的需求都是需要摄像用自己对节目、对画面、对艺术的理解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