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菲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刘真雨教授是亚洲第一位贾克·乐寇国际戏剧学校教务主任,本次贾克·乐寇公开课和大师班基础课,刘真雨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创新的训练方法,他将延续“诗意的身体”带我们开启贾克·乐寇戏剧表演大师班的课程教授模式。此次课程的参与者是想在表演、创作和教学上有更多探索和提升的专业戏剧从业者以及演员、导演、编剧或是戏剧专业教师,既可以满足非戏剧专业学员快速领悟戏剧表演模式的需求,又能帮助专业演员打开肢体表达的思路。本人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训练内容做了一个归纳整理,希望可以运用在日后的教学中。
贾克·乐寇关于表演的构造这么提到:“经过第一个‘等待’练习之后,我们依据这个主题的精神继续发展。我们试图脱离它故事性的层面,重新回到这个主题并且只保留它的戏剧驱动力:其他的主题、其他的画面、其他的情景、其他的角色于是便纷纷出现。”
具体要求:“两个角色擦肩而过,因为视线的交流而停下脚步,于是,两人在擦肩之后,制造了一个无语言的戏剧情境。第三个人经过目睹了前面两人的情景。然后第四个人出现,观察前面三个人。”在课堂练习中,学员们的即兴表演是这样开始的:公交车站台,A拎着装了包裹的黑色袋子在等待,随即把袋子放到站台后面;B上场后与A目光交流后擦肩而过,停下脚步,A用眼神示意B袋子的藏身之处;B迅速拿上;这一切被刚才上场的C看到;C威胁B交出袋子;D上场和A各自制服B和C。
贾克·乐寇在《诗意的身体》一书中提到:“我们借助之前即兴练习的积累,在这里找到单纯的戏剧结构。此处不再有具体的画面,也没有预先设定的情节,只有可以被解构、被分析的戏剧驱动力。在这个基础的结构之上,我们能够提炼并突显出几个不同的副主题,这些副主题全都能被一个主题所概括:‘一个XX的人’。当被简化至只剩下戏剧驱动力时,那些描写心理状态的戏剧主题,将从其叙事性的外表被解放,而在某些时刻达到了一种极为特殊的表演层次。由此,我们能够以极为精确的角度观看某些不起眼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能发展为极其精彩的戏码:‘他以为XX但其实不是!’‘他以为别人在等他,他以为别人讨厌他,他以为自己很厉害,他以为别人在对它笑’……”
在实际的练习中,学员们即兴表演了一段:A在公园门口等相亲对象,B远远向A招招手,A有些疑惑但又不确定B是否是红娘介绍的相亲对象,于是A礼貌地回应挥手;B嫣然一笑,或是拿起某件东西,总之是更加夸张的反映,A和B之间建立了相互的默契,有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的交流,最后B微笑着朝A的方向过来,A也面带喜悦去迎接B,但是,B往A的旁边擦肩而过,向C过去。A尴尬地拿出照片仔细比对后,灰心地摘下眼镜,失落走开却在无意间撞到了真正的相亲对象D……
“练习中,最重要的是呈现逐渐向上的音阶是动力状态,我们不需表现出其间所有的细腻变化。在情境慢慢递升的过程中,我们如果将它持续发展下去,就近似意大利即兴戏剧的戏剧结构,成为一个真正的剧目大纲。情境被带到几段状态里:某人很害怕,所以他往后退;阿尔列金很害怕,所以他躲到地毯底下,或是自己的身体里。我们总是把情境拓展到超越现实的层次,发明出在真实生活中无法辨识的表现方式,运用转化的方式将现实生活往外延伸,这是贾克·乐寇的一项重大发现!”①
音节的概念充分体现在戏剧情境中张力渐渐攀升的不同时刻。贾克·乐寇把这个概念运用在一个全体学员一起做的技术即兴练习当中,它的题目叫做“六个声响”,刘真雨教授称为“上升法则六阶段”。
当我们正在做一项全身心投入的劳动(如:刷墙、拖地、洗衣服、砍柴、锯树等等)时,我们突然听到六次不同的声响,而这六次声响有着不同的重要意义。
1.第一声响(不重要),你没有听到也没反应,就算听到也当听不到,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事(听到当听不到的阶段是最难的)。2.第二声响(不重要),你听到了,但是并不刻意注意它;于是当你干活时,听到声响,短暂停顿,又继续做自己的事情,注意与1的区别。3.第三声响(有点重要),当你继续干活时,听到声响愣了一下(停顿多一些)。你等待之后是否还会有声音出现,继而观察四周情况后,继续做原来的事情(马上回到原来的节奏)。注意:声响之后继续干活,没有改变干活的节奏,此时听到声响时,停顿时间的长短,将表现出空间与体积的大小与重要性。4.第四声响(重要),听到声响,立马停下手中事情,观察四周,无动静后,再继续做原来的事情,但是干活节奏变慢,边做事边回想刚才的声音是什么?注意此阶段节奏的变化,停止干活之后,继续做事的动作会变慢或者变快。5.第五声响(很重要),声响的出现打破了你之前的推论或猜想,你彻底停止做事,四处寻找声源。6.第六声响(非常重要),声响出现进入警戒状态,当你“发现”新事物,看到飞机从你头顶低空飞过,你立马匍匐在地,随即马上起来,往飞机的轨迹方向走去,(视象感)顺势观察飞机在哪?
一开始训练的时候,大家一时半会都找不到每个声响该有的反应和行动状态,于是在进行这个练习之前,刘真雨教授先向我们说明了主题的执行方式,然后亲自敲鼓制造声音。接着他带着学员们围成圆圈做节拍训练,他率先拍打地板给出节奏,随后全体成员跟着拍地打节奏,当大家节奏一致后,他开始击鼓,要求我们听到鼓声后反应,依据6个鼓声变化击打的节拍。起初大家的动作七零八落不成章法,但是经过几次练习之后,似乎能够倾听了,节奏也渐渐出来了,并且有了一定的默契感和凝聚力。当我们带着这样的动作节奏再进行练习时,虽然没有经过编排,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
“这个结构极为清楚的音阶练习,将作为日后其他音阶练习的参考指标,我们在许多不同的戏剧情境中都将会遇到。这个练习特别有助于让我们了解:何为动力状态渐渐攀升式的动作以及在技术的角度‘音阶’是怎样决定了动作。戏剧行动如何因为声响重要性的不同而自我调整?我们是否会因为声响重要性的改变而调整我们的手势动作?在行动与反应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②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发现,行动必须永远先于反应。行动与反应的时间间隔越大,戏剧的张力便越强,戏剧效果也会越强,但前提是,演员必须能够支撑一定的表演层次,戏剧强度与反应时间的长短是呈正比的。这个我们经常使用的音阶原理,是帮助我们发现上述法则,并且呈现不同表演层次的极好方式。”③
无语言表演的规定将引导学生领悟到一项极为基础的戏剧法则,那就是:话语诞生与沉默。同时他们也会发现,所有的动作都源于静止。贾克·乐寇的座右铭是:把嘴巴闭起来好好演戏,戏才会出现。
在贾克·乐寇的训练中,行动七法则即“身体紧张构造七阶段”,对于情景构造中的表演尤为重要,具体训练如下:
练习内容:马拉松的尾声,力气耗尽(双肩塌下),于是非常沉重拖步行走(中心在下面),在加速走两步时突然单脚跪下,接着另一只也跪下(整个人状态下沉),继而无力趴下,最后拼尽力气想爬到终点,手指伸向前方终点(说出你想说的最后一句话)。
在这个练习中,不需要思考,不要回想悲哀或者难过的事情,可以在脑海里浮现画面,但是不要联想成故事,尽可能地全身心去感受身体的上升和下沉。很多学员没办法完全做到不去思考;有的学员因为联想到自己的故事,一直沉浸在情绪中没法走出来;也有些学员按照要求用身体来表现,他们发现当身体下沉到极致时,便会疲惫到趴下。现在所做的外在身体训练(肉体练习)积累到外在身体的感受记忆,会被身体吸收,一直存活在身体记忆中,一旦需要运用,便能及时唤起行动。
与第1步“疲惫”的步骤相反,由爬到走再到甩手悠闲走,遇到熟人时便打招呼(声音变慵懒)。此时步伐很随意(中心在胯部),做任何事情都是慵懒状态。例如《西部牛仔》中某男子开枪前的慵懒状态。
贾克·乐寇曾在《寻找人类肢体动作的经济性》一章中提到:“我们将默剧动作视为分析人类肢体动作的基础。它的重点在于如何极为精准地模仿一项肢体动作,为了进一步阐释概念,他选择了几种劳动职业,如渡船人,铲土工人,挖土人,伐木工人等,以他们的肢体动作作为模仿对象。另外,对物品的操作行为也同样适用于默剧动作,如:打开行李箱,关上门,拿茶杯。”④以拿杯子为例,动作分析即:看到(杯子)转身过去,准备拿杯子。注意:一次一个动作,走就是走,站就是站,动作机械,语言也是一字一句,如同机器人。要求演员完全投入,不被打扰,找到某个点,在看这个点的时候,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这是无厘头戏剧的常用方式。
贾克·乐寇在书中提到:“为了避免技巧过剩或太雕琢动作细节,我们不会停留于某一项小动作分析太久,我们看重的是如何将这些不同姿态串联起来,并赋予它一个有头有尾的戏剧情节。如‘攀爬’是一个由57个不同姿态组成的戏剧情节,是一种总体性的动作连贯。”⑤
警戒动作有造型感,眼神有视象感,如遇到“鬼魂”“地雷”,感觉周围随时会有危险的东西,语言伴随“谁”“滚”“走开”“别碰我”之类警惕的话。(中心在背后)有一种恐惧的感觉,一种想要逃离的恐惧,身体要直接去体验过程,如:房间确实有炸弹,或者父亲打母亲,或者感觉有魔鬼;(中心在眼旁)看到一切都是恐怖的,眼睛往侧瞪,仿佛魔鬼将要抓住你的感觉。
与第4步“警戒”相反,变成主动出击,语言伴随着叫嚣、怒吼、咆哮等语势,决斗的气势更加强烈。(中心在半米之外的地方)开始思考问题,想要了解,有了欲望,如:房间里不管是人是鬼,出来决斗。
两人一组,如武打、追逐、枪战、酒吧打斗等等。但不能触碰到对方,边打边喊,(中心在胸部)完全投入去做,把自己的情绪通过肢体和语言宣泄出来。练习中,从第4步到第6步的情绪越发强烈。
第6部分“行动”结束后,在原地停止三秒,形体会发生变化,(中心在脚上)情绪也会发生变化,整个人物都发生变化,这个练习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运用。
贾克·乐寇表演的训练方法给演员提供了一个具象化操作的方向,演员也许不能直接支配自己的情感,但却可以通过简洁的手段或者方法来唤醒诗意的身体,帮助角色和演员达成和谐相处的关系。不过此类表演方法对演员形体动作要求较高,对于长期缺乏形体训练的人是一个极大挑战。一旦突破思维观念和肢体上的局限,会给表演带来更广阔的天地。贾克·乐寇的表演练习循序渐进,强调不同身体位置的感受,目的是训练演员了解自己的身体。主讲老师还强调,要经常用这种方式进行训练、表达,在训练的过程中演员会变得越来越灵活。
【注释】
①[法]雅克·勒考克:《诗意的身体》,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年5月第二版,第47页。
②同上,第48页。
③同上,第49页。
④同上,第107页。
⑤同上,第1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