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分析

2020-01-02 16:53桂肖敏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稳定性调研毕业生

桂肖敏 蔡 颖

(华南师范大学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1)

2018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把稳就业放在“六稳”工作的首位。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放在宏观政策层面,这一系列举动表明了中央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民生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高校毕业生作为首个稳就业重点关注的对象。高校毕业生作为首位考量对象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多,而且每年毕业生人数在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834万人,比2018年增加14万人,再创新高;另一方面,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就业群体里具有较高素质和文化的群体,是我国重要的人才资源。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剧增、中美贸易关系存在的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1],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我国大学生仍然面临着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就业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若毕业生没有准确的职业定位、缺乏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那他们很容易在毕业时盲目就业,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匹配度和就业满意度都不高,这势必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每年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就业人群的主体,其就业稳定性关乎我国整体就业稳定。因此, 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研究, 并深入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 对帮助毕业生就业、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拟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进行分析,并从高校就业工作的角度提出应对的建议,以期为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就业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1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样本根据不同性别、学历、岗位、工作单位性质等进行随机抽取。

1.2 研究问卷设计

本研究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群体开展问卷调研,主要从毕业生个人情况、就业情况、离职情况等方面开展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如性别、毕业院校层次、学历层次、接受职业教育情况等;第二部分为就业单位基本情况,如单位性质、所属行业、发展前景、工资收入、福利保障、专业对口情况等;第三部分为离职情况,如离职意愿、离职原因、再就业情况等。

1.3 问卷发放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行随机抽样调研,共发放正式问卷650份,回收问卷578份,问卷回收率为88.92%。

1.4 问卷统计分析

1.4.1个人基本情况 (1)性别分布。本研究对象为毕业10年内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生。其中男生266人,占比46.02%;女生312人,占比53.98%。(2)学历分布。毕业生的学历和毕业学校办学层次是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重点关注的条件,这两个条件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接受调研的毕业生中,97.06%的毕业生是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大学本科学历毕业生是本次调研的主要对象,共491人,占比84.95%。在调研对象中,480人毕业于重点本科院校,70人毕业于二本学校,10人毕业于三本学校,18人毕业于大专或其他层次的学校。

1.4.2就业情况 本研究为研究不同单位性质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情况,将毕业生工作单位按党政机关、教育机构、金融机构、医疗机构、各类企业、自主创业及其他进行单位性质分类。其中,党政机关57人,占比9.86%;教育机构193人,占比33.39%;医疗结构1人,占比0.17%;金融机构34人,占比5.88%;各类企业226人,占比39.1%;自主创业及其他67人,占比11.59%。

1.4.3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情况 (1)就业稳定情况。在接受调查的毕业生中,77.8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整个就业情况很稳定或较稳定,可见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比较稳定的。调研对象中,13.84%的毕业生认为单位为自己提供的工作环境很好,51.21%的毕业生认为较好,31.14%的毕业生认为一般,其余的认为不好或非常不好;59.17%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能很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39.79%的毕业生认为一般,1.04%的毕业生认为不能;43.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与工作完全对口,38.5%的毕业生认为部分对口,17.82%的毕业生认为完全不对口;94.46%的毕业生所在的单位为毕业生缴纳了社会保险。可见,在有保障的薪酬待遇前提下,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环境较满意的同时又能满足工作技能要求的工作,职业满意度是较高的,这也是毕业生就业稳定的主要原因。(2)就业不稳定情况。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有就业稳定的情况也有就业不太稳定的情况,一部分毕业生有离职跳槽的倾向或已将离职付诸行动。为了分析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不稳定情况,本研究对毕业生的离职意愿、离职动机等方面进行了调研。① 离职意愿。在接受调查的毕业生中,94.81%的毕业生属于正常就业的状态,其中有22.14%的毕业生有离职意愿。② 离职行为。有离职意愿的毕业生如果在工作单位中提升了专业技能,具备了跳槽的资本,自然会寻找新的单位准备离职。调研对象中,有42.73%通过招聘会、21.28%通过招聘广告、3.81%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应聘到就业的单位,其余32.18%的毕业生是通过亲友介绍或者其他方式应聘到就业单位的。当代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且方便快捷,这也使得他们离职跳槽的机会增多。③ 离职原因。毕业生初次就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没有了经济上的压力,如果此时他们对工作的现状不够满意,就会产生离职的意愿。调研对象中,34.95%的毕业生认为单位提供的工作环境不够好,显然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不高。从调研结果分析,促使毕业生跳槽的因素中,发展前景、工资和福利是毕业生跳槽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占比依次是67.65%、57.61%、43.77%,其次是家庭及配偶、组织制度及企业文化、厌倦及其他因素,占比依次是37.37%、29.41%、13.67%、12.11%,由此可见,职业发展前景是毕业生职业规划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调研对象中,58.3%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接受过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51.04%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有职业生涯规划,可见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毕业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有清晰的理解和认知,对自身的就业情况有衡量的标准和前进的方向,因而就业过程中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考虑正是毕业生在实施职业规划过程中正常的现象。④ 再就业情况。离职后再次择业时,发展前景仍是毕业生首要考虑的因素,有40.66%的毕业生选择这个因素,其次是工资、个人兴趣、单位性质、福利和其他。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是毕业生再就业主要考虑的选择方向,有35.29%的毕业生选择国有企业,有33.04%的毕业生选择事业单位,其次毕业生才是考虑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⑤ 离职前后情况对比。人才可以通过跳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但如果盲目跳槽,往往收益甚微,即使找到临时岗位也会因为觉得不适合而再次跳槽。接受调研的毕业生中,31.83%的毕业生认为换工作之后就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10.73%的毕业生认为状况没有发生变化、5.19%的毕业生认为状况没有得到改善、52.25%的毕业生说不清楚状况是否得到改善。从数据分析可知,大多数的毕业生在更换工作后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毕业生不应盲目跳槽,而应是在有合理定位、清晰自己的职业目标的前提下进行职业规划,在职业提升过程中必要的时候才更换工作。

2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分析

就业稳定性的宏观定义是劳动力的劳动参与量在相当时期内保持着一定的比例[2]。就业稳定性与就业质量密切相关,就业质量的提升常常和良好的就业稳定性联系在一起[3]。根据就业稳定性的涵义并结合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调研结果来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情况,判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否稳定不能仅靠毕业生的离职率、跳槽次数,更应该从毕业生就业的质量、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来看待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

2.1 对待离职观念上的变化是时代发展的结果

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加上计划经济影响下老一辈的中国人对职业的态度倾向于稳定,跳槽的现象相对较少。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体制逐步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推动着人才的合理流动,当代的大学生不再把一份工作当作一辈子唯一的选择,而是愿意尝试选择不同的职业类型。这也说明了当代年轻人就业观念相对老一辈已经发生了转变,当代年轻人对职场的态度更为积极和乐观,更希望从职业中获得职业满足感和自我实现。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现代社会越来越开放,就业观念越来越多元,当代年轻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会有更大的舞台、更多的机会来实现自我、创造价值。

2.2 合理的离职率是客观必然现象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人数、专业、技能与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不匹配。稳定性调查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调查对象中 56.4%的毕业生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完全不对口或只有部分对口。这个结果一定程度反映了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不太高。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客观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在这样一个客观形势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为了在毕业时能落实工作单位,往往去应聘那些就业成功率高但不一定是自己向往的单位。这也是毕业生工作后会离职跳槽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从国家宏观的就业形势角度来看,毕业生的离职是客观形势下必然存在的现象。另外,人才流动是优化资源配置、开发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4]。合理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5]。因此,从人力资源流动角度来看,毕业生的离职跳槽是我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表现,是有利于国家进行社会人才配置的。

2.3 更换工作是提高就业质量的必经之路

就业稳定性与就业质量相辅相成,往往就业质量得到提升就业稳定性就高。就业质量是一个涵盖了工资收入、社会保障、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的综合性概念。有学者从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所处环境等物质条件满足与大学生自身精神条件满足程度的角度出发,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定义为大学生客观所获得的工作优劣及工作固有的特征,满足大学生主观要求的程度[6]。从本次调研统计结果可知,毕业生选择离职的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发展前景”,而毕业生选择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仍是“发展前景”。在单位为自己提供的工作环境的情况方面,超过一半的毕业生认为单位为自己提供的工作环境很好或较好。结合调研结果分析,大学生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更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实质在于提高自己的就业质量。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认为,当工作环境能满足个人的需求,个人也能满足工作的技能要求时,也就是内在满意和外在满意同时都满足时,个人在该工作岗位才能够得到持续和长久的发展。从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角度来看,毕业生为了满足个人内在的需求和外在的工作要求,其离职的最终目的是为达到更持久、更稳定的就业。

3 建议和对策

3.1 形成就业—招生—培养—就业的闭环联动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毕业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人数、专业、素质及技能等各方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现实状况是作为高素质人才主要输出地的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不能紧跟社会的发展,出现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高等教育应该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可以通过联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将就业市场需求和发展变化反馈到招生、教学、培养等环节,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发挥就业的导向作用,以就业促进招生、人才培养,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首先,高校要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积极关注经济发展的形势及特点,掌握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将其作为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的重要参考依据,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使招生结构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就业和招生的联动。其次,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任务,也是联动机制的中间一环。高校在招生质量优良、招生结构合理的基础上,并结合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信息,加强人才培养这一环节,实现人才培养和招生、就业的联动。最后,为应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及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通过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并增加大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实现培养和就业的联动。

3.2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成全员化、全程化、系统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从调研结果得知,仅有约一半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接受过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且大部分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效果不是非常满意,认为效果明显的仅有6.75%;且48.9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可见,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仍然不能让人满意。早在2007年中国教育部就明确提出把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目前很多高校也为学生开设了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但仍有很多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重视,对职业规划教育理念认识不足。不少高校将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安排至大学生涯后期,甚至将学生就业前的就业指导等同于职业生涯教育,很多学校只是为学生的求职、面试或录用考试等提供求职技巧方面的培训,很少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缺乏自我探索、职场探索,缺乏对未来发展的合理定位,导致毕业生毕业时盲目就业,就业后真正遇到问题时通过频繁更换工作来解决问题。因此,高校应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前置到大学新生入学阶段,从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针对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开设课程进行指导。大一阶段,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场环境和就业形势;大二阶段,指导学生确定职业目标,培养职业兴趣及职业技能;大三阶段,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大四阶段,侧重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提高就业成功率。

3.3 加强教育引导,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调研数据结果显示,在毕业生选择离职的原因中,“发展前景”“工资水平”“家庭及配偶”这几个因素是促使毕业生更换工作的最主要原因。在毕业生选择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中,“发展前景”是最看重的因素,其次是“工资”,再次是“个人兴趣”。从调查数据分析可知,薪酬待遇是毕业生求职选择就业单位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就业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毕业生对薪资的预期普遍比较高,把择业目光放在薪酬高福利好的职业上,以是否赚大钱、能否当大官作为未来职业发展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当现实情况无法满足这种预期时,就出现了离职行为。因此,高校应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成功观。一是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利用新媒体等多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基本国情、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认清国情,了解社会,了解正确的成长与成才道路,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二是树立正确的成功观,通过“两课”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引导大学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头脑清醒,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以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个人成功的标准。

3.3 积极沟通,做好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跟踪

调研数据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在更换工作后不太清楚状况是否得到了改善,可见大多毕业生在更换工作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全面的就业跟踪服务是高校及时掌握毕业生思想动态及就业情况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就业跟踪可以帮助未就业的毕业生尽快找到理想工作成功就业。另一方面,对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就业跟踪可以在他们工作中遇到职业发展问题时,帮助他们针对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减少各种影响毕业生就业不稳定的因素。首先,站在为毕业生服务的立场出发去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目前不少高校的就业追踪工作内容仍局限于跟踪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信息,用以统计就业率。这样的就业跟踪工作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就业率追踪工作,并没有站在为毕业生职业发展服务的角度。高校应该转换观念,从服务毕业生、帮助毕业生更好地进行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时掌握毕业生毕业后的职业变化、就业稳定性、职业生涯发展情况等,并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及服务。其次,建立就业追踪长效机制,确保就业追踪时间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目前,许多高校把毕业生离校作为完成就业工作的时间节点,把就业率作为评价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实际上毕业生毕业初期的就业情况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应持续跟踪毕业1到5年或更长时间的就业情况。因此,高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就业追踪长效机制,使就业追踪工作成为高校一项长期而稳定的工作,为毕业生提供更有效的后续服务。

总之,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稳定性问题,高校要重视招生、人才培养、就业之间的联动,实现职业生涯指导的全程化、系统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猜你喜欢
稳定性调研毕业生
结构设计稳定性保障策略研究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抬升角对食蚜蝇飞行动稳定性的影响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