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必隆
2019年开年之际,高丽君推出了自己历时三年,呕心沥血创作的长篇小说《疼痛的课桌》,并以之跻身“中国当代作家实力榜”。
《疼痛的课桌》是改革开放四十年首部全方位描写西部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它通过二十五个故事、二十五个人物,抒写了教育一线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真实记录了发生在校园里的师生之间乱象纷呈的现状。
教育是中国社会关注度很高的话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牵动着无数家长、教师的心。高丽君“把教书当作一项事业去经营”,直面工作中的困惑矛盾,“正视教育现状中的复杂性、残酷性和紧迫性”(高丽君语)。她说:“我希望正视一些事实,思考一些问题,唤醒一些渴望,改良一些弊端。”应该说,《疼痛的课桌》达到了这个目标。
一位优秀的作家,即使不一定是思想家,也必须有思想。应该说,丽君对教育的思考是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对基础教育中教师思考、困惑的问题,《疼痛的课桌》几乎都辐射到了,并且客观、冷静、细致、完整地记录了时代的阵痛,堪称一部中国教育的“疼痛日记”。高丽君认为,教书育人需要用温情交流和语言张力去化解学生内心的焦虑,需要用知识滋养和人格魅力,去引领学生成长中的迷失背离。在《课改记》中,作家通过晓华的口吻,表述了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师职业理想的追求:“我要教会学生们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世界,教会他们做不一样的自己。我还期待用人格魅力,在实利主义的风气中,呼唤一种人文关怀的教育。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对良知负责……”显然,这也是作家领悟的教育真谛。
在《退学记》中,校长主任们疾言厉色:我们的任务是确保学生安全,然后才是传授知识。但可爱的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被网友强暴的女学生,滋事打群架的男学生,以及跳楼、复仇,甚至心理扭曲想当杀手……正是因为学生们出现了种种的不安全,才让肩负教书育人重任的作家内心疼痛了,才让没有知觉的课桌也疼痛了,
面对诸多迷茫和无解的难题,作家以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良心,写下了耳闻的、亲历的当下教育一线触目惊心的现实。她的笔墨伸向了庸常的生活和平凡的生命,伸向了卑微的角落和深处的挣扎。一张小小的课桌,辐射到的边界宽不可测。她为教育的底层生存者代言,无论是以学生为主角的《复仇记》《杀手记》《群架记》《作弊记》《作家记》《跳舞记》《拍照记》《跳楼记》《逃课记》《寒衣节》,还是以教师为主角的《职称记》《粉笔记》《监考记》《课改记》,字里行间均蕴含着浓烈的情感和深切的疼爱。
作家为我们讲述了一系列校园故事:有被网友强暴引发母亲自杀的高三女生的故事,有怀揣作家梦想,却与当前高考制度发生冲突而不得不屈从现实的学生,有家庭弃之不管,心理扭曲想做一个杀手的男孩(《杀手记》),有因为家庭变故,内心埋下仇恨的种子伺机复仇的男孩(《复仇记》)。《跳楼记》中憎恨父亲的男孩,《逃课记》中思念母亲的男孩,他们心有暗疾,无所适从,欲找寻极端的方式宣泄,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处在危险的边缘。《隔壁记》中的包引兄、包领弟,《女孩记》中的晓静,身为女孩,遇上重男轻女的父母,她们注定要承受更多的坎坷和委屈。《作弊记》中单纯善良守护同学情谊的学生,《低保记》中打架、抽烟、赌博、上网的男孩,《粉笔记》中在校服上乱画的女孩,《群架记》中的“秦午阳”,他们麻烦不断,却并不是不经事的小孩子。除了一小部分“惹麻烦”的学生外,在作家笔下,更多的学生是背负着人生苦难的。《拍照记》《录像记》《自杀记》叙写了在花样的年龄里承载着的痛苦与悲伤,生命的花朵甚至败落。《寒衣节》中的弯弯,因心脏病突发死在了宿舍,其亲戚借机向学校勒索,为了要钱,竟让死者躺在冰凉的地上。《录像记》中的女孩,因为不小心看到手机上弹出的男女裸体画面,而陷于羞耻感中,且难以自拔,逐渐走上自残之路。作家敏锐地捕捉到“性”这一话题对处于青春萌动期孩子的重要性。孩子们缺乏应有的生理知识而茫然无措,老师应该用爱来滋养孩子,并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心理关怀。《课桌记》更是将作家内心细腻的一面展现了出来。课桌,一个象征着青葱岁月的特殊物件,老老实实地承托着孩子们的书本,却又不动声色地收纳着他们的情感碎片。桌面上的只言片语,真切地再现了曾经的爱恨情仇。作家由课桌联想到与之相关的种种,思索着教育的意义,思索着学生们所闪现的生命之光。
小说中,有望子成龙却又极度失望而上吊的父亲(《转学记》),有心存善意的学生和为骗取“资助金”而不择手段演戏的家长(《低保记》),有处于“二愣子”阶段不求上进,迷恋网络、滋事打群架的学生和焦虑的老师、家长(《群架记》),有反思考试制度与人性博弈的《监考记》《作弊记》。《粉笔记》中的老武,只不过是正当管教了一个不守纪律的女学生,却引来对方的报复,让自己在临退休前遭遇“晚节不保”的事件。《课改记》道出了众多教育者的心声,各方理论口号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线教师在不变的高考指挥棒和万变的教育形式中挣扎。《罢课记》则通过几套绝密模拟卷,尖锐地展现出一墙之隔、一分之隔而你尊我卑的残酷现实。学生、家长、老师,矛盾、冲突,感动、泪水,汇合成五味杂陈的世相。职称,文凭,教改,升学率,粉笔,课桌,备课,阅卷,几乎填满老师的日常;读书,考试,作弊,打架,跳楼,逃课,复仇,罢课,展示出校园学生群体的百态……《疼痛的课桌》有二十五篇“记”,每一篇都触动了校园敏感的神经,引人思考,发人深省。从那些温暖的文字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的悲悯情怀、深切忧思和浓情真爱。
作家选择了笔记体小说的形式来构筑自己的长篇小说,使得小说的叙述空间更加阔大自由,每篇之间风格统一又略有区别。二十五章内容,每一章的开篇与结尾,均引用了高中语文课本中一段典范的文本,与主人公的命运经历相对应,切合了故事主题。这二十五个故事,每一个都是无数事例的叠加;二十五个主角,每一个又是无数影子的交织。
综观《疼痛的课桌》,我们会发现令人忧伤、令人想哭的疼痛无处不在。丽君以课桌为案,写出了一部“疼爱”之书。“疼爱学生,体谅家长”是这部作品的主题词。作家希冀,通过这些故事的描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对可爱的学生、望子成龙的家长、期望突破的教师以及清净的校园有点启示。
《疼痛的课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积淀了作家二十多年教学生涯的积累和人生感悟。作者高丽君本人是宁夏固原一所中学的一线教师,兼做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有更多机会与更多师生接触。她多次看望生病的同事,参与家访,和学生谈心,对心灵受伤、精神受刺激的学生给予关爱和抚慰。身边的人和事,为她的创作提供了最原始最本真的素材。
写作是个自我发现的过程。通过创作《疼痛的课桌》,高丽君不仅发现自己能写小说,而且发现长篇小说这种体裁更适合表达自己对当下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初次尝试小说写作,便写了一部长篇,而且写得得心应手、精彩纷呈,展现了她不凡的文学才华、出色的架构能力和深厚的生活积累。
我们热切期待高丽君“教育三部曲”后两部的问世,相信她一定会构筑出一片令人瞩目的文学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