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技工类职业院校农村专业人才教育培养路径探析
——以淮安市为例

2020-01-02 16:08朱倩倩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技工职业院校实训

朱倩倩

(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江苏 淮安:22300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涉及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多方面、多层次的农村人才队伍,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技工类职业院校,肩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使命,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起重要历史责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 农村专业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提高农民技能,回应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要求。乡村振兴需要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依靠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回到农村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人才作为乡村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推动着乡村各领域发展,通过培养一批懂技术的人才队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可以有效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作用。由于每一个乡村发展的层次、水平不同,发展的模式也不同,因此乡村振兴需要各类农村人才,尤其是各类实用型、专业型和综合型人才。

乡村振兴更需要技工类职业院校发挥积极作用。技工类职业教育是连接融通教育与农业、教育与农村、教育与农民的重要枢纽,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承担着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通过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下,技工类职业院校应积极发挥人才、科技、文教优势为乡村振兴助力。

2 当前技工类职业院校培养农村专业人才存在的问题

目前,乡村人才的匮乏,既是一个实际且严峻的问题,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对于乡村来说,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致富,单靠现有农村的人力资源较难实现。就人才培养机制来看,当前技工类职业院校在农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技工类职业院校涉农专业设置数量少。技工类职业院校在专业布局上,存在涉农专业少、重点不突出、同类职业学校存在专业设置重叠等问题,难以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办学格局。二是专业布局与乡村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许多技工类职业院校局限于开展学历教育,开拓涉农教育和培训业务的意识还不够强,承接涉农人才培训的规模比较小,“三农”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专业布局与专业设置不够精准。许多技工类职业院校涉农专业理论教学比重较大,农业实践基地、农业实训的时间安排和频次太少,不利于培养学生在“三农”领域的综合技能。

3 乡村振兴战略对技工职业类院校的内在要求

技工类职业院校是培育乡村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职业教育在农村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技工类职业院校必须主动担责,拓展功能,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支持。技工类职业院校要发挥自身技工类教育资源的优势,立足当地实际情况,主动对接农村产业,灵活设置涉农专业,强化涉农教学内容,使职业教育体系与地方的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高度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是技工类职业院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新时代背景下,技工类职业院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创新和改革教育模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外流、产业空心化等现实问题,探索建立“教师专家—产业基地—示范大户”的服务模式,组织涉农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科技服务队的形式,主动服务发展大局,让科研和教学成果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 淮安市技工类职业院校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4.1 坚持规划引领

(1)技工类职业院校要紧跟国家部委规划。要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及时贯彻国家有关部委工作规划要求,找准服务地方“三农”发展的着力点。比如淮安市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在2017年农业部发布《“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后,积极对接市县乡农业主管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建立“校县合作,三级联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机制,近三年来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及涉农创业学生6000多人。

(2)技工类职业院校要主动对接地方农业产业规划。要充分研究本地具有发展前景的优势产业,主动融入地方农业产业规划,培养产业对口人才。比如,淮安市盱眙县技师学院,根据盱眙县是“龙虾产业高地”的实际情况,成立了盱眙龙虾创业学院,开设龙虾养殖、龙虾烹饪、龙虾门店管理和龙虾物流交易4大专业方向,服务盱眙农业规划中龙虾产业发展全产业链。

(3)技工类职业院校要完善涉农人才教育和培训计划。要根据院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健全和完善涉农人才教育和培训相关计划,进一步开发涉农专业课程,招聘涉农专业教师,培养涉农专家队伍。以淮安市为例,该市技工类职业院校基本以3到5个专业来推进涉农专业群建设计划,已建成19个省级现代化专业群,17个省级现代化实训基地。

4.2 创新办学模式

(1)创新“学校+行业”合作模式。要主动转变涉农人才教育的办学理念,创新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吸引专业协会参与进来。比如,坐落于淮安市的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食品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牵头省内外75家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组建江苏食品职教集团,并与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联合成立江苏淮扬菜烹饪学院,为深化“多元融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搭建了重要平台。

(2)完善“学校+企业”共建模式。校企双方合作办学,既有利于推进生产、教学、科研深度融合,也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提升技工类职业院校农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比如,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通过与该市农业龙头企业淮安旺旺食品有限公司共建“旺旺储干班”,设立“旺旺奖学金”等模式,畅通了涉农人才培养的渠道,同时旺旺食品有限公司每年从毕业生中选取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企业重点培养,作为重要岗位、基层主管的储备人员,从而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3)探索“涉农+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技工类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农业人才必须要加强涉农实训基地的建设。以位于淮安市的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建有食品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烹饪工艺、经贸物流等11大类实验实训室114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个、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个,这些实训基地为培养复合型的“三农”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4.3 注重教学改革

(1)完善教学培养方案。技工类职业院校要完善涉农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方案,注重产教融合,积极探索课堂与实训一体化等教学模式,为农村地区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完善定期社会实践方案,围绕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乡村进行实地考察、走访本地大型龙头农业企业,增强学生投身于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从技工类职业院校自身来看,要综合考虑涉农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以及参与学习培训的实际情况,在课程体系上改革,进一步优化涉农专业设置,实施“精准招生、精准培养、精准资助、精准就业”工程。比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复合型涉农专业建设要求,组建粮食工程与管理系,打造精准服务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涉农专业集群。

技工类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对接农业行业各领域用人需求,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特点,及时在专业设置、课程模式、师资建设、招生规模上进行调整,实现与农业产业、农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无缝对接。

4.4 坚持因地制宜

(1)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立足本地产业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是技工类职业院校服务地方发展的主要途径。以淮安市为例,该市16所技工职业类学校通过对接地方农业发展,以“4+1”(优质稻米、高效园艺、规模畜禽、特色水产和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导向,科学设置课程专业,着力构建符合地方发展的农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搭建精准服务平台。技工类职业院校应当充分考虑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发展的特点,搭建服务乡村人才培训的平台,通过充分挖掘本地的特色乡土资源,开发农村现代课程,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技工职业培训品牌。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包含着大量现代化的元素,农村地区的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的参与。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通过与淮安当地龙头食品企业——江苏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江苏今世缘酿酒学院,按“设备生产化、训练岗位化、功能多样化、管理企业化、服务开放化”的模式组织生产性实训和教学工作,实现专业建设、农村专业人才培养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共赢的局面。

猜你喜欢
技工职业院校实训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从技工到英雄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对新时期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技工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