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下网络直播与传统主持人的价值观探究

2020-01-02 16:03:28刘婷婷
文化产业 2020年36期
关键词:就业观主播主持人

◎刘婷婷

(广东白云学院传媒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50)

所谓“青年亚文化”,是指主要由年轻人群体创造的、与父辈文化和主导文化既抵抗又合作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青年亚文化是各个时期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年群体文化,往往会被媒体宣传、放大。①自2016年“中国网络直播元年”以来,引得各行各业都呈现出“直播+”的生态环境模式。在网络直播呈井喷的状态下,其背后的泛娱乐化特性也逐渐显现。网络直播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娱乐性等特点,虚拟空间同时又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受众可以在一个自由的虚拟空间用各种方式肆意的宣泄自己的情感,不去考虑其背后所要付出的代价。

一、网络直播与传统主持人的竞争与和谐

处于5G时代的网络直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灵活性、便捷性、快捷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每个人又是信息的生产者,可以通过媒介传输设备随时发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因此传统主持人的地位变得有些“被动”。

现如今,人们对于社交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相较于传统主持人来说,网络主播更接地气。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众多网络主播中也不乏优秀者,他们以鲜明的个性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在融媒体时代,面对创意丛生的短视频和层出不穷的网络主播,传统主持人应放下身段,认真思考分析自身应该改进和学习的地方,做到转型创新、与时俱进。

在万物皆“媒”的时代,传统主持人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拉近“台前”与“台后”的距离;网络直播平台可以借助传统主持人提升自身的公信力,增加品牌的知名度。例如疫情防控期间,央视主播参与直播带货,助力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种“1+1>2”的传播关系,才能造就“互联网+广电”应有的传媒生态环境。

二、多屏互动时代网络节目主持方式

网络直播可以打破旧有的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多屏互动的传播方式既能实现内容的交互,又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使用需求。直播过程中没有固定的节目台本,节目的走向和内容几乎依赖于主播的即兴发挥和受众的互动。

例如在2016年央视春晚播出之际,以电视春晚策划为主题推出了一台网络伴随式互动直播节目《@春晚》。《@春晚》开启了观看春晚的新方式,它与央视春晚同步直播,主持人和春晚明星通过“PC+移动端”的多屏互动方式,不仅向广大网友们展现了自己颠覆形象的另外一面,同时也讲述了自己对于亲情的感悟,节目中还设置了很多游戏和脱口秀环节,与明星进行互动的同时还可以收到惊喜大礼包。在幽默、笑声中传承传统文化,传递主流价值观。

三、网络直播对青年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网络直播最能吸引青年大学生的点,在于其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获取各类信息资源,增加社交空间,增强内心世界的满足感,其尊重的需求得到认可。他们可以通过各类平台选择性的进行观看,通过观看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比如健身、烹饪等等,寓教于乐于一体,既陶冶情操又提升技能。许多在校大学生从事网络直播不仅可以提升思维能力,同时也有一个自我展示的空间;其对节目的策划、制作、主持、内容的把控、与受众的互动都得到了充分锻炼,对于自我能力与自我价值得到了有效提升。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宅经济”兴起,直播电商行业迅猛发展。截至当年3月,我国直播用户规模已达到5.6亿,直播已经不再局限于休闲、娱乐、购物等方面,而是向医疗、教育、协同办公等多领域快速渗透。但在繁荣的盛况下,也暗藏着混乱低俗的现象。

网络直播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成为有效的传播工具。网络是个虚拟的空间,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应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增强自身道德修养。在网络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媒介公民”,要清楚认识话语权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学会正确的辩证分析能力。与此同时,相关的监管部门也应该起到作用,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网络主播的门槛,对那些有“前科”的主播实行黑名单管理,严惩不良之风。

学生、家庭、高校、政府四大主体从各自角度重塑网络直播文化与环境,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还可以利用其特点创建校园直播平台,将校园文化和思政相结合,开展线上教学、线上辅导等工作,和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交流。

四、网络直播对学生职业观的影响

职业观是人们对职业的认知理解、价值取向、伦理道德、态度评价等综合性的社会心理现象。②新华网针对95后的就业观开展了一场名为《95后的迷之就业观》问卷调查,最终得出的数据显示:48%的95后选择不就业,54%的95后理想职业是做主播当网红。由网络直播催生出许多新兴职业,比如游戏测评师、美妆达人等等,甚至还有一篇名为“考上清华北大不如做网红”的帖子在网间流传,这些另类的就业观都值得我们反思。

网络直播的火爆背后,催生了一批“网红主播”,这些所谓的“网红主播”不需要高学历,只要有颜值、有才艺,哪怕只有一部手机也能获得数以万计的关注度。再加上一些媒体为了新闻报道的噱头,经常以“某某某新生代网络主播月收入百万”为题进行报道,对三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学生产生了错误的引导,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容易蒙蔽其职业规划的双眼,产生错误的认识。再加上行业鱼龙混杂,一些企业的资质有虚假成分,导致很多青少年学生上当受骗的案例比比皆是。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人才竞争也是高品质媒介的竞争。针对目前问题,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企业的审核机制,每年定期对企业资质进行复核;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考核,提高入门门槛及整体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盈利模式,改变单一的打赏机制。实习24小时审核监管,对相关人员实行责任到人,奖罚分明。高校要加强职业教育与辅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职业技能、提升媒介素养和文化素养。

五、结语

网络直播作为新型产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乱象。对于新事物要学会正确看待它,不能一出现问题就一棒子打死,而是要在乱象中冷静思考,找出问题所在和解决对策。不管是网络监管部门、直播平台还是高校、社会、媒体、广大受众,都需要正视网络直播在发展进程中的优点与缺点,各行各业并肩携手,才能清理网络垃圾,推动网络直播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杨嘉宁.网络直播背景下青年亚文化的特点与治理.北京印刷学院学报[J],2020,28(06),5-7

②钟秋明.我国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18-21.

猜你喜欢
就业观主播主持人
主持人语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31 09:00:36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第一次做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