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钰
(西宁联勤保障中心 第三采购服务站,四川 成都 610000)
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产业,它涉及运输、存储、配送、信息等各个领域,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物流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传统物流产业也逐渐显现出不能满足其发展情况,通过研究发现,现有资源承受度也难以支撑越来越大的物流规模。因此,物流产业首先要找准突破口,在不断扩大规模同时,需要注重挖潜,加速转型升级,在“工业4.0”、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力从智慧建设角度入手,发展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是在科学技术不断推进更新和工业科技革命再次到来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它集成了智能化、自动化、信息等相关技术,并应用于物流领域内。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智慧物流,这也是传统物流转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当然,智慧物流发展也是经历了一步一步的,最初是信息化、到物联网、再到智能物流到最后的智慧物流阶段。
智慧物流最初提出是在2008年,是IBM提出的智慧地球而不断演进过来的。我国是在2009年首先由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还有《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华夏物联网等几个单位共同提出的智慧物流概念,它指的是通过物联网、智能硬件、大数据等先进手段和技术,来不断提升物流系统智能分析、决策和执行的能力,进而提升整个物流体系智能化水平。对相关定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智慧物流框架分为基础层、感知层、数据分析层和决策应用层。比如,感知层包含了GIS、RFID、GPS、传感器等技术;决策应用层包含了可视化管理、实时跟踪、路径优化、配送调度;数据分析层包括了数据交换和挖掘、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从智慧物流主体框架来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技术,是真正意义上的集成体。
智慧物流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个是单一化。单一化是传统物流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只是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提供物件的流动,来满足各类需求。在商品生产、销售、使用存在的地域差异,传统物流解决的是商品在空间位移,把商品从生产地转移到销售地、使用地,进而到达消费者手中。此阶段的物流服务内容单一,其整体质量也不是特别高,对于服务对象来说其满意度也比较低;第二个是一体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物流产业规模在不断壮大,各级政府开始大力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物流行业在竞争环境中逐步成长,逐步呈现出可以专业一体化物流服务的市场体系。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情况下,物流行业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对其每个环节都进行科学合理管理和控制,进而进入了一体化时代;第三个是集约化。物流产业发展,历经我国大型企业整合、分离其业务这个过程,使得物流产业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其运行过程也逐渐细化,达到了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阶段,并以此向其他领域拓展。信息、资金、物资三流融合,形成了一个供应链体系,物流产业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第四个是智慧化。随着各类技术与物流产业的相互融合,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物流运营模式遇到了一些新情况,需要物流产业不断改革创新,物流行业已经进入了全新发展时代,即智慧物流体系。
智慧物流与先进科学技术紧紧相关,通过与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联合,重新进行产业分工、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变,智慧物流呈现出与传统物流不同的新特点。
在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部署和大力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计划,制定了《“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这为推进和发展智慧物流,营造了很好的大环境。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目前涉及物流业的货车、集装箱、托盘、货运等物流设施设备也可以实现与互联网互通,这些设施设备与物流信息连接,为智慧物流体系建立奠定了很好基础。
智慧物流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大量数据使用为前提,实现了数据使用从理论到现实跨越,可以大大提高物流运行过程效率。这里举一个实例,比如菜鸟网络已经完全采用了智能路由实现节点精准交付,这种准确率可以达到98%,通过对大数据处理、分析和利用,为物流行业内各个环节实体做出科学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慧物流需要物流各个要素实现“同频共振”,打破传统物流各个环节和要素之间壁垒,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为智慧物流建设提供精准发力基础。
智慧物流是由原来资源、技术为主导转换为平台主导,传统物流主要是靠掌握运力和线路等来实现调控,源头企业是整个供应链上的核心。随着科技进步和物流发展新理念,供应链源头转向技术更先进、效率更高的企业,平台化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通过平台,智慧物流体系可以实现供需双方精确匹配,进而提高效率。
物流供应链越长,影响其效率因素也越多,不可控风险也越大。从本质上讲,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或者使用者才是物流两个最终点,其它过程都属于中间环节。随着需求侧呈现出即时化、碎片化,产业端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建立起相对灵活和环节较少的供应链体系。传统的多层分销渠道模式需要改变,向断链化方向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精确把握消费者需求,一方面物流体系可以灵活调整、快速反应。
未来的智慧物流除了本身体系外,其要素会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比如运行过程,有些消费者或者使用者可能会亲自参与到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在多元、即时、分散等情况下进行购买活动。其中小批量、定制化等物流体系将成为一个重要部分。超级机器人仓储、智慧物流小镇、万物互联将会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物流已经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一方面,新技术应用,如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数据会呈现指数级增长,并且会实现全面收集、记录、分析、传输、应用,信息孤岛和不对称现象将会逐渐减少,形成全面覆盖并广泛连接的物联网络。在精确实现物流效率同时,会使个性化需求都能在最大化条件下得以满足,让物流体验感受指数大幅提高,智慧物流价值将逐步显现。
智慧物流将会利用其独特优势,推动物流产业链上下游大发展,深化产业链各个环节与各类需求融合,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物流资源,提高使用效益,实现降低能效、智能包装、存储、配送等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产业竞争加剧,在这种背景下,智慧物流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最终目的是实现物流产业资源优化和社会资源有效合理配置,这需要物流与其他产业一起研究、一起协同。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提升,在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同时,出现了诸如物流成本过高、物流体系某一时段超负荷运行、“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跟不上等情况,这直接影响了物流费用负担者体验,所以,需要不断加强智慧物流建设。另外,随着我国经济供给侧调整和改革,物流业也从过去的“粗放型”向“集约型”“高效型”转变。
一方面,企业由于加强成本管控,所以,对于采购、加工、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成本控制更加精确,这使得在决策时更加科学高效,尽可能达到资源合理分配,尽量不产生或者少产生闲置情况;另一方面,个体消费需求繁多,加之个性化和多样化比重提升。面对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不管从哪一方来说,都是迫切需要降低物流成本。因此,发展智慧物流可以降本增效,为各方谋取利益最大化、服务体验最好。
国家战略对智慧物流也具有非常大影响。首先,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智慧物流俨然成为了物流产业发展新趋势,在这个蓝图下,智慧物流会成为智能制造重要基础。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整合,提升现有配置下物流资源有效供给;其次,在“一带一路”倡议驱动,在关联区域之间产生了直接或者间接物流需求。物流产业也将从后方保障逐渐转变为前方引导,智慧物流将在这里发挥巨大作用,为畅通各区域之间经贸合作拓展提供更大空间可能;再次,在扶贫攻坚战略实施,会加速农村物流市场大发展,农村地广人稀,传统的粗放式、落后的物流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新发展,更需要智慧物流来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智慧物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新业态,其运行模式涉及到物流传统领域,还涉及到商务、交通、信息等多个领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在发改委、交通部门、工信部门等多个行政部门管理和监督之下。所以,在不同部门之间政策交叉存在一定矛盾,使得智慧物流发展也会遇到一些瓶颈。多部门监管方式容易出现空白或者过度情况,这给相关方带来了巨大负担。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建立智慧物流运营和管理体系,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相应措施,其运行管理还是较为混乱的,其要素和资源还是无法达到最有效配置。
这主要体现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这样导致了其影响因素各个方面都会对智慧物流建设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自从我国出台《“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之后,物流各个环节智能化程度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由于各地区发展差异,基础状况各不相同,所以,各地区发展智慧物流的基础和动力差异较大。
智慧物流发展最重要是要物流设施设备以及关键物流技术先进性,智慧物流以物流运行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为标志,所以,其设施设备质量和技术成熟度、先进性关系到智慧物流发展水平和质量。这方面,我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设施设备数量增加较快,但是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等符合智慧物流特点的设施设备较少;大型物流企业在智慧化进程中进步较快,基础也相对较好,而一些中小物流企业许多方面还是沿用传统运行方式,其基础相对薄弱;物流设施设备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技术含金量不高,其中关键性设施设备还往往依赖于进口,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
理念再先进、基础再牢靠,也需要有人来操作、维护和管理,智慧物流是跨多学科领域,需要工作人员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更需要有丰富工作经历或者经验。目前,从调研情况看,我国物流从业人员在操作层面处在动态的供需平衡状态。而对于熟悉和掌握智慧物流的专业人员来说,还是比较缺乏的。《中国物流人才职业能力建设蓝皮书》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智慧物流人才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特别是高端专业人才更为缺乏。由于前面几点论述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同、物流特征不同,使得对于从业人员数量和要求也有很大不同。
智慧物流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未来围绕智慧物流发展在物流领域内广泛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升物流智能化水平,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规范物流技术标准,确立智慧物流发展新动力,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行业政策体系。特别是要从国家供给侧改革角度,构建适合我国国情智慧物流供应链体系,充分发挥智慧物流在降本增效、供需匹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作用。伴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中流砥柱作用越来越大,在《中国制造2025》大发展背景下,智慧物流已经成为未来整个物流领域发展中心。
面对物流行业政策不全、监管漏洞地方,需要政府及相关行业单位制定相应政策,完善制度体系,为智慧物流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如智慧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包括技术、装备、运行流程等方面标准化建设,信息数据管理应用标准化方面。在管理方面,从法律制度角度完善与其相关的内容,提供法规保障,有效破除智慧物流持续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发挥独有特色,实现规范化发展。
继续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云技术等与智慧物流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特别是要注重技术转化与应用率,加强线下与线上融合发展,提升物流产业整体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进而提高智慧物流发展整体水平。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要从物流配送、管理、仓储等环节技术研发和应用,确立智慧物流核心发展力。
结合不同层次物流需求,按照平台化标准,通过政府引导,将相关资源、资金、技术、信息进行有效配置和整合,采用物联网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实现智慧物流平台化发展,建立“共建共享”观念,提高资源利用率。
管理体制政策是框架,设施设备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大力培养专业化物流人才队伍。对于专业人才,除了依托高等院校培养外,还可以与社会专业培训机构建立基地。一方面,要求专业人才要达到熟悉相关知识和技术,并可以将这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要瞄准世界先进理念和经验,完善人才服务市场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