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职业院校与全国所有领域、所有组织一同投身这场“大战”,经历这场“大考”,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守护校园净土,维护社会稳定。
职业院校的疫情防控必须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由于自身组织特点和疫情暴发的时间节点,职业院校的疫情防控还有一定的特殊性、复杂性。种种情况交织,让职业院校的治理能力经历着全方位考验。
2020 年1 月20 日(腊月二十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1 月21 日(腊月二十七),教育部发出通知,安排部署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此时,职业院校处于假期之中,正是人力资源“空档期”,组织动员能力面临着较其他组织更为紧迫的挑战。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有1.02 万所,在校生1555.26 万人;高等职业院校1418 所,校均6837 人。[2]2019 年高职扩招100 万人后,学生规模更为庞大。职业院校生源广泛,有中职生、高中生、社会生等,包括应届、非应届,就业、非就业,生源差异大,年龄跨度大,地域分布广。很多高职院校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放假回家后分散在全国各地,有的还身处湖北武汉疫区,这给职业院校摸排情况、传递信息、分类指导增加了额外困难。同时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历来都是被高度关注的群体,职业院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处在社会聚光灯之下。
学生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3]职业院校通常利用寒假组织学生进行大规模实习实训,中高职三年级学生几乎都在此期间开展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实习实训有的是学校集中安排、集中组织,也有的是学生自行联系、分散进行。疫情发生后,学校要第一时间对接实习单位、联络实习学生,全面摸排正在开展和即将开展的实习实训情况,迅速、妥善地暂停实习、撤回学生或校企紧密配合做好安全防护。
同时,职业院校毕业班学生还面临就业问题。疫情暴发期正是大中专毕业生求职关键期。2020 年中高职毕业生有800 多万人,受经济下行影响,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既给企业用工需求造成冲击、制造紊乱,也加剧了学生求职中的联络、交通等现实困难。职业院校面临疫情防控和促进学生就业的双重压力、双重挑战。
此外,少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留校,一些职业院校校园里还有外国留学生,保障这小部分群体的生活学习、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摆在职业院校面前的迫切问题。
职业院校大多从1 月中旬开始放寒假,目前寒假时间超过2 个月。青少年学生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纪,面对“超长寒假”,职业院校应做好学生的居家学习管理,适时地开展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学习生活指导。在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实施好育人工作,是摆在职业院校面前最棘手的问题。
假期、实习、就业三题累加,规模大、关注高,分布散、战线长,头绪多、管理难,这是职业院校疫情防控的特定背景和复杂形势。
所谓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罗森塔尔,1989)。很显然,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对教育系统、对每一所职业院校来说都是一场重大危机,已经损害职业院校的办学功能,影响学校运作,威胁师生健康。管理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学校正常的管理体制机制是为保障既定办学功能的实现而设立的。危机面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4]职业院校的目标已经阶段性地发生了变化。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职业院校应快速建立起与危机管理目标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快速蔓延性、严重危害性及难以预测性,职业院校要“同时间赛跑”,在巨大的时间压力和高度不确定性下迅速决策,高效动员最大力量开展疫情防控。
一是权威性,确保指挥有力、令行禁止,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很多职业院校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确保指挥中心的权威性。二是整体性,制订整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整体设计,统一指挥,避免政出多门,杜绝内耗扯皮,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快捷性,缩短“管理距离”,从决策层到执行层快速衔接,提高反应效率,确保执行力。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信息报送、后勤保障、宣传引导、教职工返校、学生返校、安全保卫等6 个方面,制订学校防控总体预案1 个、子预案14 个,全校一盘棋,把疫情防控工作抓紧抓实。
实现信息的有效管理是危机处理的重要内容。疫情初期,各种信息潮涌而来,甚至谣言满天飞、混淆视听,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公众认知混乱,加剧不必要的恐慌,引发过激行为。
职业院校应迅速回应师生关切,做好两类信息管理。一类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信息传递。面向全体师生,准确传达形势与政策,科学传播防疫知识,清晰告知学校部署要求,消除信息不对称,引导师生正确看待疫情、科学防控疫情。这主要考验职业院校的信息识别、转化、传播能力,即:判断信息价值、筛选有用信息,结合受众特点、创新信息形式,用好信息渠道、有效覆盖师生。疫情期间,很多职业院校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教师群、学生群、家长群等网络渠道快速发布各类信息,灵活采取各种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比如,天津职业大学创作了“防疫快板书”,用这种带有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把疫情防控的知识传递给师生。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把学校疫情防控措施提炼为“十个不”,让师生易知易记,提高了认知度,增强了行动力另一类是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信息管理。师生健康情况摸底排查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工作。职业院校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全面及时掌握师生健康信息,并据此分类管理,点对点联系师生,逐一落实防控要求。笔者所在的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发动全体班主任、专业教师,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了首次对全体15717 名学生的信息排查,并和每一名学生建立了稳定、畅通、快捷的信息渠道。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开发“每日疫情上报”平台、防控疫情“校园百事通”实现了师生数据全面、快速、准确的采集。
寒假期间,职业院校师生分散,学生情况各异,需要给予差别化的帮扶指导。
一是心理指导。随着疫情持续,人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负面情绪滋生。青少年学生本就活泼好动,长期宅居容易遭受“心理感染”,萌发抱怨、烦躁、郁闷、焦虑等情绪,甚至引发个人免疫力下降。特别是深处严重疫区的师生,更须密切关注,给予心理疏导。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摸排每名湖北籍返乡同学的身体情况,组建“我们在一起”线上交流群,及时做好特殊时期学生的心理疏导等工作。二是生活指导。教育部发出号召,倡导疫情期间全国大学生争做“守护者”“修行者”“识途者”。[5]职业院校应高度重视对居家学生的生活指导,包括:1.健康规律生活,积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习惯;2.主动学习,广泛阅读,丰富精神世界,提升品位素养;3.参与家庭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4.与家人热情相处,陪伴家人,感恩父母。这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在以往学校教育中易被忽视的内容,应借机补上这一课,特别是年龄偏小的中职生更应强化生活教育。山西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开展“强心健体 抗击疫情”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调整、稳定情绪,增强身体素质,从身心两方面提高免疫力。三是及时帮扶。有的学生家庭受到疫情冲击,出现临时性生活困难,职业院校应建立应急救助机制,及时为学生提供支持,特别是学习上的支持。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疫情专项临时困难补助,为130余名学生发放补助6 万余元;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实施贫困学生网络学习流量补助,向6000 余名学生每人每月发放50 元流量资助。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学校也是如此。教育有其内在规律,职业院校应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育教学,有序开展必要的、急需的教育教学活动,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非常规的措施,履行好育人职责。
一是因势利导开展思政教育。把抗击疫情中的生动案例转化为鲜活课例,宣讲党的领导的巨大力量、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万众一心的民族气概、舍己为人的高尚道德、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引导学生自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二是因地制宜开展在线教学。开学无期、人心不宁,面对前所未有的教学环境,面对教不教、教什么、何时教、怎么教、谁来教等教学问题,职业院校应迎难而上,一校一策、一校多策地制订方案,灵活开展在线教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线上开学第一天就上线371 门课程,通过直播授课、网络点播教学等方式,为16910 名学生开展教学。三是分类施策开展实习实训。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要求,对处于疫情风险等级低地区的企业,以及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与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企业、重大工程,优先安排顶岗实习;对处于疫情风险等级高地区的企业,暂缓安排顶岗实习。比如,面对企业复工复产急需员工的情况,宁波市教育局组织上万名职业院校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有力支持千余家企业恢复生产。四是时不我待促进就业。建设“互联网+就业”平台,组织好线上就业创业指导、就业招聘、就业服务,引导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网络进行供需对接。
职业院校作为人才人力和技术密集型组织,应发挥自身优势,汇聚职教力量,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中,担当责任、主动出击、有所作为。
在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职业院校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既是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是担当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此外,在防控志愿服务、疫情知识宣传、公众心理咨询、技术支持复工复产等方面,职业院校都开展了大量实践,体现了社会使命和责任担当。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师生设计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标志和《新冠肺炎“四早”宣传手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自动控制等专业教师进驻企业,解决了平面口罩机、包装机技术故障;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专业学子利用无人机,在社区开展喷洒消毒液、防疫宣传的志愿活动;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织开展面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疫情防控知识线上培训;河北旅游职业学院6 名心理教师为社会提供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校师生发起倡议,引导返乡师生发挥专业优势,就地有序帮扶春耕备耕。
一般认为,危机管理包括日常危机管理、危机反应管理、危机恢复管理,也可称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6]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职业院校管理的主要精力用于防控,处于事中的危机反应管理阶段;同时在谋划事后的危机恢复管理,比如开学模拟演练、教学衔接安排、环境卫生准备等,为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做准备。疫情防控已持续两个多月,目前虽还没有到全盘总结、整体反思的时候,但可从中发掘积极资源,启发和完善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较之其他组织,在各种人为危机和自然危机中更易受到影响和伤害。危机管理不是危机来临时的应急行动,而应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7]职业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其成为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补上制度的“缺环”。完善危机管理制度,制订危机管理预案,明确部门职责与工作要求;完善监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危机;完善快速反应机制,经常性组织演习,确保危机来临时迅速切换到“战时状态”。二是补上数据的“缺项”。在信息社会,数据是最基础的资源,是应对危机的战略要素。职业院校生源结构复杂、教学形态多样,管理边界早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应加快建立大数据中心,整合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招生、就业实习等各类平台,消除信息孤岛,构建涵盖全样本、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链条数据中心,以“数为“据”,提升管理的精准性、预见性。三是补上危机教育的“缺课”。职业院校学生主体是“0后”,他们在社会稳定、物质丰裕的环境下成长起来,普遍缺乏危机意识。职业院校应把危机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内容形式、学时学分,通过制度性的课程安排和项目化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
我国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这是“一堂大课”,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素养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全体国人都从中受到了教育,获得了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职校教师不能停留于朴素的感动,应在教育“转化”上下功夫,为人才培养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一是转化为教育信仰。教育是“明天”的事业,疫情暴露了“今天”还存在的种种不足,职业院校更应增强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努力为“明天”培养一代新人。二是转化为教育理想。中国抗疫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最好诠释,是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置于一切之上职业院校应强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理想,深化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目标的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三是转化为教育资源。职业院校应深入挖掘抗疫案例的教育意义系统开发多类型(图文、音视频、动画、仿真等)多形式(线上微课、专题报告、实践项目、选修课程等)的教育资源,使疫情中用巨大成本获得的宝贵经验,永久地发挥教育价值,成为民族的精神财富。
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在最美逆行者中间,职业院校毕业生占了相当比重;在战“疫”期间,技术技能人才坚守生产一线,维持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运行;在复工复产关头,首要的急迫需求是技术技能人才。这有利于扭转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职业院校更应从中树立自信,坚定发展方向。
一是强化在教育体系中的自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一重要判断,要从政策转为实践、从理念转为共识,从根本上说,有赖于职业院校的价值认同。抗击疫情中显示出的职教力量,增强了职业院校的教育自信和办学定力,强化了办好类型教育的行动自觉。二是强化在人力供给中的自信。“技术技能人才也是人才的观念”,[8]在抗击疫情中得到了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很大,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突出表现为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对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应在优化人力资源供给,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中发挥更大作用。三是强化在创新强国中的自信。作为科技成果“转化链”中不可替代的一环,职业院校应突出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决策咨询、技术服务,成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的策源地和集聚地。[9]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普及化、职业教育类型化的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迎来了大改革大发展。疫情期间,极端的教学环境犹如一个放大镜,把原本已有的隐性问题放大化、显性化,刺激我们思考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
一是重新审视学校边界。职业院校普遍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面向扩招群体实施灵活多元教学,事实上“围墙”早已被突破。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信息化管理、“云端”招生、“互联网+”就业等,虽是无奈下的被动创新,也应将其制度化,灵活采用“虚拟组织”,探索信息时代职业院校教育治理新模式,将与外界进行的信息交流、资源交换、行为交互常态化。二是重新审视线上与线下教学。疫情期间,各职业院校大规模、成建制地开展线上教学,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作为特殊时期的应急手段,线上教学以“替代者”的面貌出现,但线上、线下不是非此即彼,也不必分个孰优孰劣,而是应从互相补充走向融合创新,我们应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地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三是重新审视教与学。在这样的“非接触式”教学形态下,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自律与自觉,就难以达成教学效果。有教无学,不是教学。面对传统意义上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职业院校更应树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信念,以“让学生爱上课堂”作为鲜明诉求,[10]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激活学生,营造平等的、互动的、对话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一个线上或线下、校内或校外的课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