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被淘汰,先进的、合理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之中。尤其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的运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就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引入层递式理念的教学设计展开分析。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主要目标,但作文一直令师生较为头疼。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学生缺少阅读积累,对写作没有兴趣等,使得作文教学的效果差强人意。层递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改变了这一状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使教师的教学具有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对层递式教学模式进行讨论十分必要。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少创新的教学方法,导致作文教学形式化严重,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束缚,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内容较为空洞,缺少真情实感。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优秀的范文,反复地进行机械的练习,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在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仍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想法进行作文训练,不重视写作技巧的传授,导致学生没有自我意识。同时,教师过于注重分数,忽视了有效指导,对学生作文评价也缺乏合理性,使得学生对写作能力缺少认知,从而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当前,初中生很少进行课外阅读,不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使写作素材较为匮乏。在写作训练时,往往使用大量的语言也无法表达清楚,更无法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到作文中,导致作文没有可读性。此外,由于学生不善于自主思考,缺少丰富的生活经验,对文题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想象和创新,影响写作能力的发挥。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从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此,在层递式教学理念下,教师首先要提升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加强理解和准确应用各种词汇的能力,使句子更有条理,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丰富写作素材,拓展写作思路,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掌握写作技巧,从而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在奠定了学生的写作基本能力后,教师要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感悟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感受事物的变化。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生活阅历的积累。所以,教师需要从作文题目、内容等方面入手,加强写作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挖掘生活素材,为学生营造开放式的写作环境,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更加贴近生活,感悟生活的真谛,更真实地表达情感。
例如,在教完《绿色蝈蝈》后,教师可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小动物、小昆虫,进行写作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新颖独特的内容。
在写作过程中,想象力是必可不少的一种能力。因此,教师在层递式教学中,在完成对前两个阶段能力的培养后,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通过自主思考实现写作创新。
例如,在学完《荒岛余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漂流到荒岛上,面对各种困境将如何生存,然后进行作文训练。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坚持。因此,教师要将层递式教学理念融入到作文教学中,进而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