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市戴埠中心幼儿园 周云
午睡前后的过渡环节是幼儿自由、自主的身心放松时间,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平时的午睡过渡环节常会被生活活动代替,教师在安排和组织这样的过渡环节活动时,常常表现为整齐划一、过度干预或“放羊式”。由此可见,优化幼儿午睡过渡环节,迫在眉睫。《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中。”在午睡过渡环节开发和利用语言游戏、自我服务游戏、音乐游戏等资源,不仅能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还能使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实录一: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进入午睡室内,午睡室也吵闹起来,速度快的幼儿脱掉衣服钻进被窝,速度慢的幼儿则是在小床边说边笑边走动,等大家都躺下之后,有的孩子就把小手伸出被窝,不停挥动。尽管教师不断强调:“孩子们,安静下来,睡觉了哦!”仍有孩子在一旁窃窃私语,自娱自乐……
实录二:温柔而不乏轻快的起床音乐声响起啦!起床后,有的孩子快速穿好衣服、上厕所、喝水,做一些生活活动,有的孩子神情迷茫处于似醒非醒的状态,有的孩子在活动室里打打闹闹,还有的孩子则是无所事事,四处闲逛……活动室里面突然变得很吵闹。教师看到这种现象,往往是及时上前制止。一直以来,教师在过渡环节的高控状态,严重限制了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主动性的养成。
我们的思考:幼儿园是集体生活,孩子们要共同使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资源,必然会“有先有后”。同时,由于孩子自身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也会出现“有快有慢”,面对午睡时表现不一的孩子,应该如何有效且巧妙地利用过渡环节呢?
对接理论后的再思考。《纲要》提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幼儿天生是喜欢游戏的,因此将游戏贯穿于午睡过渡环节,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
幼儿午餐后到午睡前这段时间以静为主,我们可以先提供图书、手工纸、黏土等易整理的玩具组织先用完餐的幼儿进行安静游戏。等绝大多数幼儿用完餐后可以组织幼儿到户外散步、游戏。
饭后散步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最惬意、自然、放松的活动,幼儿能沐浴在太阳下,观察并讲述周围四季动植物的变化,学会关心大自然。同时,散步也能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散步能使血液通畅,也有利于幼儿提高睡眠的质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散步游戏方式。小班幼儿模仿“小猫走路静悄悄”“大象甩着鼻子重重走”、玩“小火车”排队游戏,帮助他们更快地学习排队的规则。中大班幼儿教师可以组织玩一些民间游戏“过南山”“接龙”“拍大麦”。同时,还可以打破常规,自主探索游戏玩法,如听信号游戏、合作类游戏、观察动植物等。饭后散步,蕴涵着教育的大智慧,教师要转变观念从单纯的组织者、说教者变为幼儿学习、游戏的支持者,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生活。
为了让幼儿从自主开放的餐后环节过渡到午睡环节,教师可以设计“慢动作”。比如,教师说口令或轻轻敲击乐器,让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使身心都逐渐平静下来,做好餐后到午睡间的有效过渡。
1.选择合适的音乐,辅助幼儿安静入眠。
音乐对神经结构,特别是大脑皮层有直接影响,可使人产生安静、悲伤、兴奋等多种不同的情绪。轻柔的《摇篮曲》给幼儿创设了相应的生活氛围,它提醒着幼儿快快进入午睡室,脱衣服入睡,让幼儿慢慢从餐后的愉快开放情绪过渡到午睡安静中。
2.利用游戏性的语言,激发幼儿入眠的积极性。
幼儿天生是喜欢游戏的,因此利用游戏性的语言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更容易被幼儿接受。比如,可以和幼儿玩“充电游戏”:手机宝宝来充电,藏好小天线,关上开关闭上眼,安安静静充满电。现在你们都变成小手机,开始充电哦!听到教师这么说,孩子们马上就会把胳膊放在被子里,闭上眼,安静“充电”了。
3.听故事、念儿歌,营造温馨的睡眠环境。
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也是帮助幼儿入睡的好办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安静优美的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轻柔。听着听着,他们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会感觉自己就是故事中一员,自然会帮助幼儿入眠。
对于低年龄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轻哼儿歌让幼儿进入游戏情景。如儿歌《我困了》:天黑了,我要睡觉了。小脚不动了,小脚睡着了。小手藏好了,小手睡着了。小眼睛闭上了,小眼睛睡着了……当教师念儿歌时,孩子们潜意识里会慢慢稳定情绪,逐渐入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也指出:“教师要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晨谈环节,孩子就围绕话题:“起床后,你想玩什么游戏?”自由讨论。
依依:我可以帮小朋友们梳头发!
彤彤:小朋友床上的被子太乱了,我可以帮生活老师一起整理!
苏苏:我帮小朋友剥橘子!
彤彤:还没有睡醒的小朋友,起床后可以做做运动!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想法。于是,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起床后的游戏活动……
编排“养生起床操”,借助律动帮助幼儿逐步唤醒身体器官。
从健康学的角度看,刚刚午睡完毕,不宜剧烈运动。通过集体研讨的方式,我们编排了一套“幼儿养生起床操”,通过睡醒后5分钟的音乐操,给身体一个健康的指令,帮助幼儿逐步唤醒身体器官。同时也满足了爱动、动作过急以及赖床不起等不同幼儿的需要,有效促进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指南》中指出:“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小主人整理的工作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集体意识、培养社会交往能力。”于是,我们在班级计划墙《小主人整理》中增设:起床后,小主人整理工作内容,如检查小朋友们的衣服、鞋袜是否穿好;床铺、被子是否整理好,没有整理好的要求他整理好或帮助他整理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梳头发……
孩子们的改变:在合理的规划下,孩子们起床整理好自己的床铺,同伴合作梳头发、整理衣服……渐渐地,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提高了责任意识,掌握了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儿童睡醒后或结束安静活动后,可以参加室内和室外的区域活动。活泼、好动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起床后,机体正处于慢慢苏醒的状态,剧烈的运动、大声的吵闹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不利。安静的区域游戏、木头人、手指游戏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午睡起床后,教师组织幼儿围绕”今天,你睡得好吗?”“甜甜的梦”“我的进步”等内容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孩子们大胆表述,和同伴分享午睡过程带给自己的轻松、甜蜜的感受。通过谈话,了解到孩子在入睡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不会整理好自己的衣物;个别幼儿会将捡到的小石子或小树枝装进口袋,午睡时悄悄拿出来玩;有的醒来后不能安静;还有的起床时拖拉、不会整理床铺……针对分享活动中幼儿自主发现的问题,师幼共同讨论寻找解决策略。
总之,在游戏化的幼儿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中,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游戏形式开展的各类活动促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让过渡环节更自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