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坤
(合肥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文化强国。文化既是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传承,也可以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成长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文化+”与“互联网+”的形势下,各个国家、地区都在紧跟时代的脚步,推进文化资源的发掘和研究,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融合发展。
“资源”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自然、人力等物质要素总称。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界开始将文化作为一种“资源”,进行“文化资源”研究,从经济发展角度探索其可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创意经济的更迭,全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和多样,需要以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学科背景进行文化资源研究。
由于国内学者进行文化资源研究的具体时代、背景、范围不同,关于文化资源的定义也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指出文化资源就是文化遗产,就是历史文化资源。现实生活、当下文化不属于文化资源[1]。有的学者认为文化资源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一切含有文化意味的文明成果,将文化资源分为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还特别指出人才资源也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内容[2]。这两类定义比较有代表性,前者从狭义的角度认识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界定为物态化的历史文化遗产;后者从广义的角度,认为体现文化特征的资源就是文化资源。
正如文化有广义和狭义的定义一样,文化资源的含义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尤其是在文化与经济、科技、管理、教育等产业深入融合的背景之下,进行文化资源研究的形势和语境不同,关于文化资源的定义不仅难以有一个精准的界定,而且将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丰富。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认可广义的界定,文化资源不仅包含古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也包含随着时代发展不断积累的当代文化成果;不仅包含有形的物质文化成果,也包含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对文化资源进行了界定和分类以后,很多学者提出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被转化,实现市场价值。比如民俗、戏曲等不符合当代审美趣味、娱乐取向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认识也是趋于僵化和保守的。文化资源有不同的类别,需要分析其文化属性和价值,采用不同的转化形式和开发模式。尤其是借助于新媒体、新平台、新技术之后,文化资源跨界融合和转化的形式越来越多,可能性也越来越多。这几年大热的“故宫文创”就展示出了文化资源整合开发的成功案例。对于那些陈列展馆中,仅供参观的大量文物和文化符号,故宫博物院通过“让文物活起来”,“把故宫文化带回家”等发展思路,研发了近万种文化创意产品;还通过拍摄系列纪录片,开通网上商城,经营新媒体平台、推送特色文案等营销手段,打造了多款故宫文创产品的“爆款”,营造了“故宫文化热”。
进行皖西文化资源创意转化研究不能忽略的两个背景:一是当前文化研究的动向。以美国学者吉尔兹提出“地方性知识”为代表,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研究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注重挖掘文化的本土性、民族性、民间性、地域性。二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2000年,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首次提出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2017年,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各省也相继拟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展示独特的文化价值,突出创意属性,体现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
皖西地区历史悠久,有皋陶文化、晚楚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水利文化、茶文化等丰富的文化积淀,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近现代也积累了大量文化发展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在《皖西学院学报》的引领下,皖西文化研究就开始稳步推进,积累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这些体现皖西地区特色的文化研究成果既为文化资源的转化提供了理论借鉴,也同时成为皖西文化资源的一部分,显现了皖西文化资源转化的优势。
丰富的文化资源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文化发展的优势。皖西文化产业虽然在稳步推进,但是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然不够,主要体现在:一是文化属性不突出。皖西的文化产业项目主要集中在旅游休闲、传统工艺品生产、农产品种植、印刷包装几个领域,独特的地区文化要素和特点没有充分展现。另外,民俗文化、传统戏曲、名人名地等大量文化资源缺少系统整合、利用,造成了文化资源的闲置、浪费。二是经济效益不突出。对于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较为粗放、形式也单一,仍然停留在传统文化展览、低附加值初级产品加工等传统发展思路上,缺少凝聚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企业。当然,最根本的问题是创新能力不够,创意要素不突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相关机构指导编写的《2008创意经济报告》指出:“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范式正在兴起,它把经济和文化联系在一起,在宏观和微观水平上包容了经济、文化、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3](P1)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皖西地区可以借力“文化+”和“互联网+”双重机遇,以创意打通各个发展领域,开拓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传播和经济增长的双赢。
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先生将创意核心产业分成了4大项——“艺术与文化类中包括艺术、图书、手工艺品、电影、音乐、演出和视频游戏;设计类中包括建筑、设计、时尚、玩具和桌游;在媒体中包括:广告、新闻出版(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在创新类中包括研究、软件和互联网。”[4](P4)皖西文化中有多处古城遗址、多样传统手工艺、多种地方戏曲,都是创意经济发展中贮藏丰富的“文化矿石”,可以转化为系列文化创意产品。
皖西地区的霍邱柳编,始于周朝,传承至今,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样一处被国家认定和保护的文化资源,却囿于传统,发展有限,一方面是传统手工艺缺少传承,面临失传,另一方面是仍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思维,依靠传统的种植、加工、外销实现有限的经济效益。
霍邱柳编加工的产品多是篮、篓、筐等农耕社会生活必需品,实用价值、审美接受上脱离了当代生活,而且,由于缺少独特的地方特性和文化元素,和其他地区柳编工艺陷入同质化竞争。在创意经济时代的艺术与文化市场中,手工艺品必须兼具传统性和当代性的统一,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统一,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的统一。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在文化艺术消费中更重视审美和文化体验。所以,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制品需要根据当代人的生活、审美、文化需求,丰富种类、功能、造型;同时,整合当地独特的文化元素,融入个性化的设计,推出更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
创意是个人富有个性化、创造力、新颖性的想法。当创意与皖西地区手工艺品、建筑、戏曲中的文化要素完美融合,就成为文化创意经济发展中最有价值的产品和资产。
文化资源凝聚了一个地区历史风貌、民俗人情、文学艺术等,具有地域的独特性。但是,很多文化资源本身没有知识产权,正如创意的想法本身也没有知识产权,需要借助表达、产品获得产权保护,赢得资产价值。比如美国好莱坞制作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电影,把中国的文化资源包装成美国的文化产品,拥有了独立IP,不仅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可观的票房收益,而且可以延伸开发音乐、游戏、周边产品等,不断开拓其商业价值。
当前,创意经济发展的三个要素分别是:文化、创意和科技。随着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创意的表达与激发越来越充分和自由,文化、创意和科技要素也越来越密不可分。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8.54亿,拥有远超其他国家的网民规模,还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这些都为我国各地区文化资源的转化发展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近几年,中国互联网和数字媒体发展突飞猛进,信息的制作、加工、存储和传播越来越便捷快速。一个普通的互联网用户凭借一台小小的手机就能实现在线创作、直播,进行音频、视频制作,还能实现多平台的即时分享。越来越多的普通网民参与内容制作与分享,获得点赞、转发,并不同程度地获得财富收益。四川绵阳普通的90后女孩“李子柒”,根据中国传统的节气、民俗、手工艺、美食等文化元素确定主题,拍摄视频,迅速成了拥有国内外几千万粉丝的自媒体人、“超级网红”,还被授予“成都非遗推广大使”,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代言人”。
当直播、短视频等互联网内容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从“内容为王”转为“创意为王”“文化为王”,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互联网提供了世界上最开阔的创意、生产、交换平台,也提供了最开放的媒体技术。皖西地区的文化管理者、经营者、从业者需要深入学习互联网思维,善用数字媒体技术整理和包装文化资源,生成更适于互联网传播和体验的文化产品。
2018年,国家发改委首次发布了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编写的《2017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增速加快,表现出更加注重个性化、多样性、服务性消费等特点。
针对文化消费需求和市场特点的变化,各级政府和部门公布了相应的方案,开展了相关的工作。皖西地区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也应紧跟消费趋势,积极调整。首先是推动皖西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皖西地区除了拥有以皋陶文化为代表的大量传统文化资源,还拥有散落各个城镇的民俗、旅游等文化资源,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皖西地区的文化资源库,作为文化开发和发展的数据库。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推出皖西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呈现,让皖西文化“活起来”“动起来”“走出去”。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AR技术进行虚拟讲解、“复原”展品、“复活”展览对象、网上游览。其次是展示皖西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只有本土文化是最难被复制和移植的,它们是城市之魂,也是旅游营销的最大卖点。”[5]本土文化是旅游营销的最大卖点,也是文化消费的核心吸引力。皖西的文化场所和产品应注重挖掘和展示地方特色文化,提炼出最有代表性的、最突出的文化元素和符号;同时与富有创意的设计和服务结合,满足当前消费者注重个性化的文化消费趋势。最后是提升皖西文化服务体系,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皖西建立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文化消费是一种更高等级的、精神层级的消费需求,需要通过免费的公共文化消费,培养居民文化消费习惯,引导和激发居民消费需求。
皖西地区处于内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缺少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产业背景,但是处于世界经济发展转型期,培育好地区的“创意”环境,打好手里的“文化”牌,完全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双赢。
当前的经济发展呈现全新的特点、形势,个人及个人创意成为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价值资产,成为推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多样的策略和计划,激发本城市和地区的创意活力。
观察和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是否具有创意活力,首先要看其文化发展。文化和创意是当前经济和社会良性发展密不可分的两大要素。创意需要文化的厚积薄发,文化需要创意的推陈出新。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全球创意城市网络(Creative Cities Network)项目,从民间艺术及手工艺、数字艺术、设计、电影艺术、美食文化、文学和音乐7个领域考察城市的创意能力,及对当地文化的维护和发展。中国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经评选加入了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皖西地区需要继续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各种类型、各种规模文化场所的繁荣,丰富城市文化生活,进一步强化地区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特性。
依托长三角城市群,进一步提升本地文化、经济、科技发展水平,逐步培育更加自由开放的文化创意发展环境。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是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快的城市群。皖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地域优势,学习先进城市的发展管理经验,引进新兴文化创意企业和人才,谋划本地创意人才培养规划及方案。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不少城市和地区盲目跟风,投资兴建了大量的创意产业园区,由于缺少相关的教育、经济、科技、人才支撑,缺乏文化和创意环境,逐渐成为传统的办公及商业场所。
皖西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也相对落后,尤其是影视、动漫、游戏、软件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更加滞后。创意经济直接连接了经济和文化,更加注重知识信息和个人创意,不完全依靠传统经济发展中的制造业基础和科技创新。面对这一经济转型期的挑战和机遇,皖西地区可以从培植小、微型文化创意企业着手。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传统产业和大企业的技术、资金优势已经不那么突出,个人或少数人组建的工作室、小企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对地方GDP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当这些小、微型企业走上良好的发展道路之后,或者不断扩张,成长为大企业,延伸产业链;或者裂变、衍生出更多的小、微型企业。当不同种类、规模、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呈现集聚之势,通过竞争、互助就形成了更有活力、有创意的市场环境。
皖西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手工艺,这些行业往往依靠口耳相传、代际传承的传统作坊生存,可以考虑在此基础上注入创意思维,更新经营理念,不一定一刀切地采用现代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英国,90%以上的艺术、文化、设计和媒体公司雇佣的平均员工数量在4人以下。”[4](P48)仅以手工艺产品来说,全球的手工艺市场可以分为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高端市场的产品工艺、设计、审美要求更高,产品附加值也更高;大众市场的产品往往是流水线、产业化生产,价格定位较低。所以,对于艺术、手工艺、设计等文化行业来说,独特的审美和创意是突出的产品价值,保持相对独立、自由的创作和经营可能更为重要。皖西地区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艺术种类和发展情况,采取更加多样的经营管理形式,力争打造一些小而精的高端文化品牌。
2017年4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21日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指出创意、创新对于每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展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皖西地区需要立足本土资源和条件,更新文化管理和发展思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注入创意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