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春英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打破了新年应有的热闹喜庆,让我们的世界戛然“停摆”。因为疫情,教育部发布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各高校纷纷响应,探索并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在线教学。思政课作为高校必修课程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深的灵魂课程和核心课程,不可避免地也从传统的线下搬到了线上。
虽是疫情所迫,教学方式从线下转换到线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线教育只是权宜之计。后疫情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必须建立起“互联网+教学”的新形态,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老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的目的。高职思政课将迎来教育理念、教育平台、教学方式、教学关系的全面变革。本人作为一名从事思政课教学近二十年的高职教师,之前主要进行的是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受疫情影响,我校的思政课也全部从线下走到了线上。本人主要讲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课程,在在线教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危中有机。如果在线教学能有效组织、管理与实施,对高职思政课而言也是一次教学变革的契机。
2018年以来,我国相继发布了《教育信息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全覆盖。在疫情防控攻坚战的特殊时期,如何有效开展高职思政课的在线教学,保障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同质等效,是许多高职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难题。与专业课程不同,思政课的时间跨度大,并与当前国内外形势紧密相联,这决定了思政课面临的挑战更大。
疫情期间,教育部鼓励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高职思政课的线上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这一角色受到了猛烈冲击,最大的影响就是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对于高职思政课教师来说,如果对新媒体技术不想用、不会用,直接播放其它院校名师现有的免费讲课录像资料,那么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方式,正确地看待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关系,更好地应对疫情,应对将来未知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要求师生同处一个时空,受时空的局限,思政课教学效果堪忧。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教育不仅仅是同处一个时空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是跨越时空限制的在线教育。受疫情所迫,许多高校都在建立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开发线上教学课件和视频等,但课程雷同,开发的课程质量参差不齐。而思政课作为所有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教育平台的共享和效能最大化应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在线教育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实现教育的共建、共享、共创和共赢,实现各门课程的同心同向,协同育人。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守旧,教师采取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较多,听起来侃侃而谈,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与高职学生独特自由开放的个性特征不符。受疫情影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从线下走到了线上。教师通过云班课、学习通、慕课、群课堂等教育平台把思政课PPT、视频资料、作业、主题讨论等发布到这些平台上,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进行直播教学,并与学生开展主题讨论、问题抢答、问卷调查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虽然疫情期间高职思政课在线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连接已经开启,只有持续推进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在挑战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发挥在线教育对传统教育体制改革的助推作用,真正形成信息社会教育新模式。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肯定教师的主导地位,还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天性,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学改革就是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高职思政课不同程度存在着亲和力不够强、影响力不够广,教师的成就感和学生的获得感不够高等问题。现代大学生喜欢在网络平台上获取信息、展示自我,高职思政课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多和学生进行互动沟通,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善于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让每个学生能够发声,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了解学生价值取向,从过去知识传授转变为为学生提个性化需求服务,教育工作由教师主导转变为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此次疫情让高职思政课教学最大规模地从线下走到线上,互联网的传播给高职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理想的发展前景。后疫情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必须建立起在线教学的常态化。
此次疫情,倒逼高职院校更好地使用“互联网+教育”的策略和路径来办好思政课教学。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媒介开展教学,抢占网络教育阵地,牢牢掌握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在此次疫情中,中国亿万师生同时参与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在线教学大练兵,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广大师生对在线教育高质量需求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教育信息化发展仍存在较明显的不均衡、不流畅、信息流不足、不高质等短板和问题,尤其是“老、少、边、穷、远”等落后地区不仅“一网难求”,而且部分学生缺少终端工具。在当前“数字基建”时代来临之际,高等教育应积极主动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速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思政课所用。
此次疫情中,许多高职院校利用外部现有的免费在线教学平台开展了思政课在线教学活动,比如学习通,上面有免费的思政课教学录像、作业、资料等。然而,思政课不同于专业课,思政课教学必须回应社会热点。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学生关注度高的社会热点,可引起学生共鸣,并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社会问题的方法,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因此,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共享思政课资源,但必须与时俱进更新创造。鉴于此,高职院校须实施思政课教师信息素养提升专项行动计划,着力提高教师适应信息化教育教学新模式。将高职思政课教师网上备课、直播、互动、考试、答疑、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岗前与职后的培训重点,分阶段有序地推进,帮助授课教师做到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微课制作、慕课录制、新媒体运用、网络操作技术及信息技术,并让教师从台上走到屏前,讲活讲好思政课。
积极构建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体,以在线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两翼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在线教育的常态化应该是传统教育模式和在线教育模式相结合的常态化,而不是在线教育单体的常态化。线下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是任何科技手段都无法替代的,特别是思政教育,抓好课堂,上好每一堂思政课是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环节。智能系统始终只是辅助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能代替老师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但思政课与社会热点、课外实践密切联系,仅靠思政小课堂还不够,必须结合社会大课堂,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在线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使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自主学习、反复学习、多渠道学习,整合与共享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课程资料、课件视频、问卷调查、随堂测验、主题讨论、作业提交等,师生之间线上可以实现全员全方位互动。教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更充分地发挥,师生双方的获得感都比较强,进而提高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围绕课堂教学展开的,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必须注重线上思政课教学评价。评价线上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主要围绕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教师的教”,主要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和教师素养等方面来评价。更重要的是,在线教学平台上会留下学生学习的数据与痕迹,教师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状况,及时评价“学生的学”,可以从主观性评价和客观性评价两个方面来展开,主观性评价包括主题讨论、抢答、小论文等,客观性评价包括视频观看任务的完成、问卷调查,客观性作业等。总的来说,要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线上评价体系通过对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并实现教师教学信息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虽是疫情所迫,教学方式从线下转换到线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线教育只是权宜之计。后疫情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必须建立起“互联网+教学”的新形态,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老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的目的。高职思政课将迎来教育理念、教育平台、教学方式、教学关系的全面变革。本人作为一名从事将近二十年思政课教学的高职教师,之前主要进行的是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受疫情所迫,我校的思政课也全部从线下走到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