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中舆情监控工作的风险防范及处理

2020-01-02 06:32:34何剑宇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0年7期
关键词:传播速度网络时代舆情

◆何剑宇

(中共怒江州委网信办 云南 673100)

在网络时代中,网络已经变得非常普及,这也促使了各类新兴媒体的发展,人们的舆论空间也变得更大,任何一名网民都能够在网络上就某个事件进行评论,甚至成为舆论的创造着。然而,因为网络信息本身就具有非常明显的隐蔽性,那么其极易出现负面影响与风险,从而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如何加强对舆情的监控和处理成为政府部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针对此方面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 网络时代中舆情监控工作的风险防范方法

网络时代的发展为人们发表观点提供了场所和渠道,但是很多用户为了提升自身的关注度常常出现散播影响社会稳定的舆情的现象,扰乱了人们的视听,因此在网络时代中加强在舆情方面的监控与风险防范便显得十分重要。

1.1 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在舆情监控工作中,应当对舆情风险评估指标加以完善,以此来有效提升风险预警能力,针对网络上所出现的具有较强倾向性和敏感性的问题加以捕捉,正确评价舆情的发展,以便能够有效处理各种舆情事件,从而降低网络舆情所存在的风险。该风险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存在隐性与显性之分,然而这并不表示该风险无法控制,反而是能够有规律可循。所以,人们对于网络舆情风险要有一个客观的认知,了解其有可能产生的危害与后果,准确评估具有倾向性和敏感性的舆情,以便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处理。针对舆情风险,根据其本身的危害程度以及发展趋势,一共可将其划分以下四个级别:(1)Ⅰ

级舆情拥有非常快的传播速度,难以控制舆情的走向,所造成的矛盾和冲突是非常大的,有可能还会受到外媒的关注,最终转变为一种舆论。(2)ⅠⅠ级舆情受关注程度较高,传播速度很快,但是与Ⅰ级舆情相比较较弱,有转变为舆论的可能性。(3)ⅠⅠⅠ级舆情的关注度和传播速度相对较高,容易造成网络秩序发生混乱。(4)ⅠV 级舆情在关注度和传播速度上都无法与前三者比较,能够造成的危害很小。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舆情等级采取风险防范措施,以便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1.2 加强监测预警工作

舆情风险是网络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产物,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舆情风险,需要先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对有可能产生负面的舆情进行预警,从而避免负面舆情通过不断发酵而转变为危机事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优化网络环境,如信息过滤技术等等。当舆情事件处于初期,将技术与人工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实现对舆情的监测,不仅能够了解舆情本身的发展态势,还能够掌握网民的情绪。例如,可以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舆情监控系统,针对容易引起社会舆论的话题与事件进行追踪,如对热度很高的论坛、微博等等进行数据实时采集,如此能够第一时间掌握舆情事件的具体内容,将负面与无价值的信息及时剔除出去。通过这些数据信息能够有效掌握广大网民在行为和情绪上所发生的改变,如此一来实现在网络舆情上所进行的有效监测,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很高影响力的舆情事件和与国民生计相关的舆情进行重点分析与监测,了解舆情信息本身在变化时的具体过程,并对其走向进行有效预测,从而采取对舆情发展进行引导的有效措施。

1.3 强化相关立法与行政管理

在控制舆情风险上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在舆情方面进行立法,并加强此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网民自身的网络素养,降低恶意炒作和谣言的出现,从而优化网络环境。虽然,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高速发展,网民数量规模极为庞大,但是在立法上却相对较晚,如今依然有很多网络行为处于无序的状态,所以加强网络立法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法律在控制网络舆情方面能够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是应对舆情危机十分有效的手段,也是加强社会控制的有效工具。因此,要根据网络当前的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立法,为网络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法律的制定要满足在经济、政治以及其他方面的国情,还要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上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立法应当对网民在实现言论自由上进行明确规定,加强网络表达行为的监管。另外,我国很多部门在管理网络舆情危机上都承担一定的职责,但这也造成管理效果并不明显,应当构建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在风险防范上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要明确行政执法的主体,统一处罚标准,促使规定变得更加具体,在执行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 网络时代中舆情的处理

2.1 事中应对

事中应对主要是以舆情发布时间为基础应对。在网络时代,舆论本身不仅具有非常快的传播速度,而且信息量也更大,其所形成的舆论场可划分为主流与民间两种,通常主流媒体还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报道,很多舆论信息便在很多社交平台上得到了传播。尤其是对于突发性或是重大时间,通常只需要两个小时便会出现在网络上,而到发生后的四个小时便会得到大规模转发,在发生后的二十四小时达到顶峰。当网络上不论是出现任何的消息,相关部门便需要对其进行确认,当得到了核实以后则要是成为此起事件的定义者,如果存在拖延、搪塞等情况时,舆情风险将会变得越来越大。所以,当舆情时间发生以后则要及时跟进,通过权威媒体将事件的真相揭露给大家,并对舆论进行引导,从而规避舆情风险的出现。

2.2 事后应对

事后应对是当舆情危机事件发生以后进行反思和应对,具体如下:(1)在平时便应重视监控工作,有效掌握舆情所发生的具体变化,

若是发现了较为敏感的信息便需要加强监控,而发现存在过激的言论和负面消息时,则需要及时将其删除和报告。当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突发性事件,相关部门则需要尽快进行资源整合,多个部门共同应对,从而有效处理突发情况。(2)当网络舆情危机得到了解决以后,那么就需要对其进行阶段性总结,如对此次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产生的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这对于相关部门提升自身在网络舆情上的处理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在面对下一次舆情危机时也能够及时加以有效应对。(3)不断细化预警方案,根据预警方案中的内容加强演练,提升相关人员自身的实战经验,并且还能够对危机应对进行更加深入的细化,从而提升在实战上的素养。

3 总结

总之,网络舆情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在网络中的言论通常都充满了批判性与情绪,导致虚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调和,网络舆情则会一直处于不断上涨的状态。所以,相关部门则要加强对舆情的监控,从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和强化相关立法与行政管理三个方面入手,能够有效防范舆情风险的发生,并从事中和事后两个方面对舆情危机进行有效处理,减少网络舆情风险的发生以及给社会稳定所带来的危害。

猜你喜欢
传播速度网络时代舆情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中国银幕(2022年4期)2022-04-07 21:25:47
代谢综合征患者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49:58
新雷
一类广义canmassa—Holm方程的无限传播速度与渐近行为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6期)2016-09-19 02:16:48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10期)2016-06-05 09:04:16
舆情
中国民政(2016年24期)2016-02-11 03:34:38
网络时代
小说月刊(2015年10期)2015-04-23 08:51:38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