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供稿
“我去年听说南京路上有广告牌螺丝松动的消息,觉得非常危险,就想到可以用科技的方法设计一套户外广告牌螺丝松动自报警装置。”第34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闭幕现场,年仅12岁的嘉定区真新小学5年级学生顾堉澍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的获奖项目。
“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广告牌夹层应力,根据广告牌螺丝固定处的应力大小判断螺丝松紧程度,单片机读取传感器数值后判断螺丝是否松动,并给蜂鸣器一个反馈信号,然后蜂鸣器发出广告牌螺丝松动的报警信号。”
小男孩介绍自己的成果时眼里闪着光,专业的问题对答如流,几乎没有怎么思索,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小专家”。很难想象,如此专业的技术是从一个小学生的手里诞生的。不过,在大赛现场,这样的“硬核”项目可不只这一个。
单佳桐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学生,她的参赛项目“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步行能力的3D打印多感觉提示系统研发及临床应用研究”获得了大赛一等奖和主席奖。她说,她的外婆就患有帕金森病,看到妈妈搀扶外婆走路很辛苦,也很心疼外婆。尽管药物可以部分控制病情,但对步行能力改善有限。
在中国,像单佳桐外婆这样的帕金森病患者约有200万名,且每年新增患者达10万以上,约50%患者有步行困难。于是,单佳桐设计了一套帕金森病患者可穿戴且方便操作、在3D打印技术支持下的视觉(“一字型”激光器提供激光线)、听觉(录放模块提供节律性乐音)和体感(震动马达提供节律性震动)整合的多感觉提示系统,用于改善帕金森病迈步困难患者室内和社区范围的步行能力。该设计初步验证可显著改善迈步困难的帕金森病患者步行能力,并有望成为产品造福广大患者。
来自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李润东是第一次参加科技大赛活动,平时他非常关注环境问题。此次参赛项目是尝试从印染废水中分离能够降解废水中分散红玉染料的微生物。经过两个多星期的富集驯化,分离到两种降解效果较好的细菌。其中一种奇异变形杆菌具有最佳的降解效果,使含染料废水在24小时内脱色率达到了87.2%。“我觉得很好玩也非常有意义,感谢带我做实验的研究生哥哥。”
经评审委员会审议,本届大赛竞赛板块评选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471项,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一等奖10项,专项奖666项;展示板块评选出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20项,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一等奖30幅。
大赛还在各板块排名居前的项目中,根据学科分布、年龄分布等要求,推荐了24项具有较好创新性、竞争力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15项“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10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30幅“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5家“优秀组织单位”参加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