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翠翠
本文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2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老年冠心病应用小剂量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2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 例。参照组男32 例,女18 例;年龄62~82 岁,平均年龄(73.2±3.74)岁。实验组男30 例,女20 例;年龄60~83 岁,平均年龄(74.2±4.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30 s)口服治疗,1 次/d,100 mg/次。患者持续治疗1年。
1.2.2 实验组 患者实施小剂量氯吡咯雷(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115,规格:30 mg×7 s)及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30 s)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具体方法为:口服氯吡咯雷1 次/d,50 mg/次;口服阿司匹林1 次/d,75 mg/次。患者持续治疗1 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及治疗30、60、90 d 后血小板计数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30、60、90 d 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10.2±12.1)×109/L、(102.3±10.5)×109/L、(99.6±29.2)×109/L,均低于参照组的(98.1±30.1)×109/L、(97.5±12.1)×109/L、(89.2±15.1)×109/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出血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出血率为24.00%(12/5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4.00%(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比较(±s,×109/L)
表1 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比较(±s,×109/L)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出血情况比较(n,%)
临床中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就是冠心病,该病会诱发患者出现心肌供血不足、心肌功能异常等病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8]。一般情况下临床常采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但治疗效果差强人意,根据相关医学学研究报告显示,小剂量氯吡咯雷及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疾病,可有效控制患者体内前列环素的生成,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以及机体二磷酸腺苷,可起到抗血小板集聚的作用,进而有效抑制患者血小板血清素的释放[9-14]。
基于此,本文所研究2016 年1 月~2018 年2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对于老年冠心病应用小剂量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通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30、60、90 d 后血小板计数分 别 为(110.2±12.1)×109/L、(102.3±10.5)×109/L、(99.6±29.2)×109/L,均低于参照组的(98.1±30.1)×109/L、(97.5±12.1)×109/L、(89.2±15.1)×109/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出血率为24.00%(12/5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4.00%(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本次研究结果与陈曦[1]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应用小剂量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可降低出血情况,并改善血小板计数情况,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