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
网红经济是一种诞生在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现象,意为网络红人在社交媒体上聚集流量和热度,对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营销,将粉丝的关注度转化为购买力,从而将流量变现的一种商业模式。2019年,我国网红经济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元,其中最主要的两大产业:直播电商与广告营销,尤其是直播电商飞速发展,规模达4338亿元,同比增长226%,预计2020年有望达近万亿元规模。网红门槛低,几乎是人人可以尝试的就业、创业新途径,此外还能够刺激感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在这个“一分钟成名”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注册成为直播平台的主播,通过直播平台进行商业变现。但是,行业内质量参差不齐,不断被爆出的丑闻、行业乱象等,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价值导向偏离。
网红经济的未来,除了取决于其内在发展逻辑外,还取决于整个社会精神文化领域的角色定位。只有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对其进行道德校准和净化,这个行业才能够良性发展。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更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8.54亿,其中,10-39岁的网民群体占65.1%。
网红经济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言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趋利、同质与良莠混杂成为网红文化的鲜明特征,使得网红们的创作往往缺乏深度与沉淀。由于跟风争相模仿,使得同质化严重,进一步造成了审美品位的低下。正如那句话:“你能看见的正是人们愿意让你看见的”。在大众舆论的裹挟下,人们难以在潮流中把握住自己的主见。
近来官员带货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表明了疫情过后政府复工复产、增长经济、稳定民生的决心。不得不说,网红经济也为贫困地区提供了脱贫新思路。如新疆天山南北各地兴起的“直播+农产品+扶贫”新营销模式,当地官员直播带货,为新疆优质的农副产品打通销售渠道,推广新疆原生态的农产品品牌,助力群众脱贫攻坚。
更有官方媒体和网红联手带货。疫情过后,秉持着尽快复苏经济的动机,网红和官媒的合作显得十分亮眼。
社会学家马尔库塞认为,标准化、批量化、模式化地把统一行为方式和审美方式强加于人,使商业文化中的人变成了“单面人”。
网红的产生和迅速地批量复制,就是一个制造稳定套路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并不是单一的,还和其他行业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套路丛”。中国整形美容医院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已成为第四大服务行业;“修图软件”“自拍神器”“美颜相机”等自拍App商机不断;各大手机品牌相继推出自带美颜和滤镜功能的手机。“颜值经济”已经结构化,其中的行业正互相论证着彼此的合理性。
这样的后果便是“美”的符号化,这几年掀起的港星复古潮流便是网红潮流下的审美压抑。不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承认人的丰富性,切忌将人的潜能放在单一模式下,成了“单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