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刚在老家火起来的那年,我还在上小学。老妈殷切(甚至是恳求)地问我:“咱们去吃肯德基吧?”
同龄人都把肯德基当奖励,我却有便宜不占,反倒如临大敌——我不去。老妈撒娇——去咯!不要给你老妈省钱。我很烦——是真的不想吃。老妈装生气——你怎么像个小老头一样不肯接触新鲜事物啊!
反复几次,我终于招架不住,走进了肯德基。老妈连哄带骗地让我朝那酥香的炸鸡翅上咬下去。很快,“咯吱咯吱”的迷人脆响、乘着热气涌入鼻腔的肉香,成功地击垮我最后的倔强。
我们结成了“炸鸡母子”组合,隔三差五,像死党一样,偷偷摸摸地买炸鸡,时刻提防老爸的视线,以免落得一通批评。
多么深厚的友谊啊,真是令人怀念。
老妈做服装生意,时常要去广州进货,每回下火车,第一件事就是跑去买可乐。老妈“吨吨吨”地豪饮,然后扬起清亮高亢的嗓门大喊:太爽了!后来还如获至宝一般地向我传授人生经验:出差的时候,一定要喝罐冰可乐,会觉得充满干劲!
好的老妈。不过你教给我的道理,总显得有些清奇。
跟同事出差,睡双人房,我侧卧着睡到了半夜,背后传来窸窣的怪响。
我鼓起了全部的勇气,全身紧绷地转过头去,原来是同事背对着我坐在桌前,努力地吃着宵夜。我松了口气,开灯,四目相对。
我想我女儿了,她大概已经睡了,我就去买了份麻辣烫,你要吃吗?同事问。
我笑着摇头。兴许是开了空调的房间太干燥,我惦记起老妈挚爱的可乐,拿着房卡便出了门。走出酒店,走出三条街,终于找到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
拧开瓶盖,“吨吨吨”地一口喝掉小半瓶可乐,我终于理解了老妈差旅中的快乐。
从前对可乐是无感的。那之后,我开始为可乐着迷,尤其是在深夜的烧烤摊,可乐永远是标配。
作为“社畜”,是无法拥有白天的。哪怕好朋友专程从外地跑来看我,我们也只能相约晚上烧烤摊见。
加完班,火急火燎地踩点抵达烧烤摊,朋友已经坐在那里。他是个挺有名气的青年作家,也是个很卑微的青年作家。
他说,川,我现在好想逃走。在老家那个小乡村,我一天都待不下去。父亲说,我变得越来越坏,为什么还不去考公务员,为什么不把读博的钱留给他养老,为什么不快点结婚生子,为什么还在写那些狗屁玩意儿,为什么连白豆的叶子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是不是很好笑,不认识白豆的叶子也成了一种错误。”他喝了一口可乐,眼里沁出水汽。我知道,真正伤心的人是不需要劝的,是不能劝的,是劝了也白劝的。
听说可乐能用来当作洗涤剂,那么就请它帮忙洗刷我们糟糕的心情。
有人说,垃圾食品也许能带来快乐,但那也只是低级的快乐。我很好奇,原来快乐也要分等级?
请尊重垃圾食品们的努力。
那些孤单旅途中的思念与辛劳,那些忙碌过后并不富裕的短暂时光,还有无数天知道答案在哪里的难题,因3块钱的可乐,10块钱的汉堡,20块钱的麻辣烫而得到治愈,这不丢人。
人擅长把问题想复杂,可答案通常很简单。
卑微的快乐,那也是快乐。我们各行其道寻找快乐,无非是想鼓励自己更勇敢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