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为本背景下地方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以陕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2020-01-01 12:59李文虎艾桃桃罗清威董洪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材料科学理工大学陕西

李文虎,艾桃桃,罗清威,董洪峰

(陕西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 723001)

2018年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国家明确提出了全面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高扬人才培养主旋律,强调落实人才培养过程要实现从“本科教学”到“本科教育”的转变。2019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10 项工作要点,继续强调深入推进“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全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加强“金专”“金课”建设。作为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扭转老旧的教育教学观念,适时抛弃不合时宜的教育管理理念,不断加强学习、思考,敢于在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和方法上推陈出新,积极推进“学习革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高素质本科人才[1-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布局存在显著的地域不均衡性,分布在非省会城市的本科院校则常年存在教育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生源质量相对较差、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意识相对落后的不良状况。因此,地方院校在国家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教育扶贫攻坚,打造“公平中国”的布局中,如何把握机遇、脱颖而出,对学校和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打造“金专”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

1 陕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根据2012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由原来所属的引导性目录专业调整为一般性目录专业。陕西理工大学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3年首次按二级学科专业招生并培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域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以及陕西理工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市场定位,在制订培养计划过程中,紧紧把握学校办学定位中“立足陕西,服务基层,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定位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1.1 现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陕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由于成立时间短,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目前现有专任教师9人,生师比26.6:1,50 岁以上1 人、40~50 岁2 人、30~40 岁6 人,其中包括教授1 人、副教授5 人、讲师2 人、实验师1 人。因此,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虽然骨干教师主要由青年教师组成,年富力强,但繁重的日常教学工作占去了教师主要工作精力,势必影响教师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正是由于师资力量的短缺,因此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仅设置了高性能陶瓷材料一个专业教学方向,而且与国家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材料等方向的国家战略存在一定距离。

1.2 专业建设资源投入不足

(1)专业实验平台单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成立初期通过陕西省高校基本运转保障资金和学科建设经费等渠道筹集了一些建设资金,但与省内大多数理工类高校,甚至该校其他一些新办专业相比,陕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投资力度明显不足。该专业累计投资的各种建设经费未达到教育部所要求的新办理工科专业前3年投资不低于300万的标准。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陕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属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较少,人均设备占有率较低,专业实验教学平台比较单薄,导致该专业的实验教学需求与实验资源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现有实验条件难以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2)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任重道远。材料学科与工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手段对该专业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作用很重要。然而,由于地域条件限制和国家工业布局等原因,该地规模以上企业以机械、电子类为主。除了几家水泥企业之外,陕西周边地区与无机非金属相关的大中型企业不仅种类单一,而且数量偏少。因此,在汉中本地和陕西周边地区建设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的实习实训基地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由于陕西理工大学材料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资源相对比较薄弱,极大地影响了该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也难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3)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较低。由于办学历史和专业结构等原因,在陕西理工大学开办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方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很难避免条件差、底子薄的问题。由于陕西理工大学材料专业的投资力度较小,材料专业所属实验教学平台目前还比较单薄,由此造成该专业的实验教学需求与实验资源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体现在该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教学上,这类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小,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距离。

(4)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亟待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该专业在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亟待加强,急需建立一批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各种形式的优质课程资源。

2 专业建设思路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通过进一步转变专业建设理念,不断加强改革引领和重心下移,创新专业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专业建设工作以教育部提出的“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作为宗旨,用新时期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来指导该专业的建设工作,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增强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4-5]。

打造“金专”的根本目的是以本为本,大力发展专业内涵建设,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为打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金专”建设,提出以转变教师教育理念为先导、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为根本目的,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内涵式建设思路[6]。

2.1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能力突出”的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

落实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办学定位,贯彻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针,深化改革,采取措施,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育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师工程背景为重点,并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突破口,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梯队,改善师资结构和质量。

(1)加大各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坚持标准、广开渠道,积极、稳妥地做好人才引进工作。重点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高层次人才,注重引进高层次教学人才和具有企业开发与项目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指导专业方向,聘用具有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实践型”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

(2)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使青年教师在导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研究等工作。在学校组织岗前培训的基础上,学院组织新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对专业教师实行分类、分层次培养,鼓励教师通过出国研修、国内访学和博士后研究方式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能力。

(3)通过教学团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质量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教学技术研究、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新课程的内容和教法,定期交流教学经验、审查修订课程内容,为新教师制订教学培养计划,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2.2 加强教学资源投入力度

材料学科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已成为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重点建设和扶植的创新型工科学科专业。

(1)攻坚克难,努力挖掘和培育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陕西理工大学材料专业应紧密围绕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对该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性课程体系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基础上,切实建立起与该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相协调的实习和实训基地,同时积极探索适合于陕西理工大学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定位的实习实训模式。在充分体会陕西理工大学材料专业的内涵,全面了解陕西本地和国内无机非金属材料企业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攻坚克难,在现有条件下,努力挖掘该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规划好陕西理工大学材料专业的实习和实训方案,不断培育该专业的实习和实训基地。

(2)整合教学资源,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重。陕西理工大学材料专业以“深化课程基础实验教学、加强综合实验能力训练、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宗旨,构建大材料学科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平台,即“课程基本知识—专业综合—设计创新”3 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满足21世纪社会对“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体系不仅是一个教学体系,而且还是教学、科研与科技开发三者相结合的体系。应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一宗旨,多开设一些综合型、创新型与设计型实验,增加一些科技含量高、综合性和创新性强的实验和实训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旨在为社会培养厚基础、强能力的高素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3)通过收集国内外优秀教学资源、立项支持建设等方式,积极建立该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努力提高材料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专业精品课制度,通过建设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全面带动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建设一批以专业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重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服务学习型社会。

2.3 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理顺管理体制。成立由院长担任组长,书记和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的一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成立由系主任任组长的一流专业建设工作小组。

二是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围绕一流专业建设需求,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和规划,坚持突出办学重点和特色,大力促进一流专业建设与发展。

三是筹集资金,加大资助力度。通过建立多渠道的经费投入机制。分阶段开展一流专业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四是重视引领,优化考核指标。制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一流专业量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一流专业建设工作进行考核,并严格运用考核结果,着力推进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专业建设进度。

3 结语

地方院校因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专业定位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企业对新入职员工的需求情况,适时调整培养方案,构建符合培养要求的课程结构,坚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理念不断持续改进。只有紧跟教育部时代要求,及时调整专业建设思路,才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一流专业建设做出应有的奉献。

猜你喜欢
材料科学理工大学陕西
昆明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新一代纤维材料科学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期研讨会召开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浪漫的材料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构筑先进二维异质结构Ag/WO3-x用于提升光电转化效率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