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碧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全体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的概念经过长期的论证终于被正式确定下来,从根本上实现了从认识到实践上的反思,作为人类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表演、文化场所等在各个群体中不断被再创造和关注着。党的十九大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遗理念的提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毋庸置疑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然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不断发展的语境下,很多民族地区忽视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非遗保护工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实施。
牛娘戏属于广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2007年,岑溪牛娘戏就已经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加上传统牛娘戏的新意不足,牛娘戏逐渐没落,年轻人对于牛娘戏不甚了解,关注度不高,老一辈人也在逐渐淡忘。如何传承与发展牛娘戏,使其焕发生机,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岑溪牛娘戏发源于广西东南部,主要流行于岑溪、藤县和平南地区,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90年代,牛娘戏首次载入《中国戏曲志》,是广西十大剧种之一,原名“牛戏”,又叫“地戏”或“长衫戏”,岑溪也因此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1]。《岑溪市志》记载,20世纪40到70年代,那时候文化局登记有300多个戏班,处处有牛娘戏。近年来,岑溪牛娘戏剧团大幅度减少,目前岑溪市牛娘戏团主要有16个,大都活跃于新圩、糯洞等8个城镇,这些以岑溪牛娘戏剧团为核心的民间戏班都是自负盈亏的。
牛娘戏剧目类别有两大类,包括传统型和现代型。结合《岑溪市志》和《牛娘戏大全》记载,传统型剧目约有325个,代表性作品有《牛郎织女》等以才子佳人为主的故事,曲调主要采取联曲体制;现代型剧目约有300个,代表性作品有《三试会计员》等以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批判旧思想为主的故事,融合了粤剧、南音等元素的音乐曲调也更为丰富[2]。牛娘戏演唱时主要使用桂东南地区白话方言,多是四三结构的七字句唱词,符合中国诗歌平仄规律,唱腔一般为四平调,一韵到底,唱起来字正腔圆,通俗易懂[3]。岑溪的牛娘调,常用“啰”“你”“有”“呀”“哈”等衬词,逐渐形成了岑溪市口语化的地方戏。相较其他著名的戏剧,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市井气息的牛娘戏更接地气,戏中内容都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首先,剧目缺乏创新,不能与时俱进。目前很多戏团演出时都是唱以前的老剧本,更多是体现当时创作人员对于历史的认识,跟不上时代的需求,鲜有符合年轻观众审美趣味的剧情。其次,传统守旧的形式难以适应审美要求,让人们欣赏趣味有所转移。现实中,牛娘舞台较为简单,多数是在空地上临时搭台表演,以布作为景幕,简单的设备不能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再次,牛娘戏现有的艺人多已经50岁左右,受限于当时的经济教育等要素,他们文化水平有限,谈创新就更难了。在昙容五星镇,唐远桐是当地戏班的老班主,这位老艺人收藏了200多本的牛娘戏剧本,自己编写的就有100多本,但是当下,像他这样能花那么多精力去创作的艺人已经很少了。
戏曲艺人是当下岑溪牛娘戏传承的关键。目前岑溪市牛娘戏团主要有16个,都是自负盈亏,往往只有过年或者重大活动的时候才有村落请戏团去表演。由于岑溪牛娘戏市场不景气,一些造诣较高的老艺人又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甚至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再者,因为表演场次少,去掉各种开支,酬劳非常有限,一个戏团5~6人,大部分都是又当伴奏师又当演员,年轻人宁可外出打工也没人会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些跟不上主流节奏且收入不高的技艺。目前岑溪只有少数的戏团还坚持演出,他们也会进行免费巡演,但是受欢迎程度都不高,高规格组织的演出几乎没有;而且现在很多演员表演不专心,优秀的演员更少,经常会笑场,这导致演出的质量大不如前[4]。
虽然牛娘戏的方言演唱有其独特魅力所在,但是语言与剧情内容使得牛娘戏有所局限,这大大增加了传播难度,牛娘戏难以走出岑溪周边。以前,人们借助戏曲听戏来了解身边的大小事情,但是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电视、手机等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单靠牛娘戏团民间表演的形式让牛娘戏的传播更加缓慢呆滞。目前岑溪牛娘戏传播渠道有限,多是在当地报纸上刊登,或在电视新闻里发布演出的信息。岑溪牛娘戏虽在地方卫视有过亮相,但与一些著名的戏种如京剧、昆曲、黄梅戏等相比,相差甚远,知名度并不高。在网络上搜索“牛娘戏”发现,相关报道都是活动结束后的,而不是活动前;另外,一些牛娘戏的公众号等宣传方面的报道也较少,宣传时间短,宣传的稿件或者影视作品较旧,且质量也不高。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牛娘戏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就必须有创新的精神。
1.剧本创新
牛娘戏艺人在创作中应摒弃陈旧过时的戏剧内容,去粗取精。创作出主要反映人们现代生活的新剧目,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价值观、世界观,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才能可持续发展。
2.表演形式创新
单纯的传统曲调与简单的背景已不能满足其艺术表现需要,因此牛娘戏必须丰富与加强艺术表现力。例如:可从音乐类型方面切入,在尊重原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加入现代音乐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相结合,为牛娘戏剧目注入新的活力;也可以从舞美的灯光与幕布切入,使其舞台效果更符合大众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
1.加强牛娘戏剧艺人的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首先就是传承的问题,戏剧艺人是牛娘戏得以传承的载体,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保护与扶持在县城及周边乡镇的牛娘戏剧团,加强对剧团的演出管理,提高演出档次及其表演艺术水平,以此来激励牛娘戏艺人的积极性,使得演出质量有所保障与提高,有更多向外发展的可能性。
2.将学校作为传承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创造发展的主要阵地。牛娘戏本来就是岑溪地区一种常见的艺术活动,当地人民群众普遍具有很强的参与欲望。在非物质文化视角下,要想实现牛娘戏的传承,就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开设牛娘戏课程、讲座使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和学习牛娘戏,进而使学生得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让学生们学唱、会唱、爱唱,培养更多的传承者和后备人才[5]。
1.借助互联网等多种现代媒介进行推广
当今世界是一个网络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手段。牛娘戏的艺人们可以结合戏曲自身的特点,学习改进并加以创新,录制一些迎合年轻人喜好的短视频,也可以从剧目中选取一个精彩片段拍摄下来,经过抖音、哔哩哔哩平台大量、有效地传播,人们观看视频时能更加了解岑溪牛娘戏文化的魅力,在弹幕问答中能详细了解到采茶戏文化的相关知识,拓宽自己知识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还可进一步借助平台将牛娘戏文化传向世界。
2.打造牛娘戏特色文化基地进行立体化宣传
岑溪市南渡镇可以说是牛娘戏的发源之乡,南渡每年12月都会欢度民俗文化旅游节,可以从本身的资源优势出发,结合这个地方景观和民俗文化特色,打造牛娘戏文化特色推广基地。比如:在每月南渡镇文化广场举行的篝火舞会、关帝圣爷巡游的晚上,让游客观看牛娘戏,学牛娘戏,通过亲身体验,观众能更立体地感受牛娘戏艺术,推动产业聚集,发展配套产业,突出特色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岑溪牛娘戏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感,也是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然而,现如今的牛娘戏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积极影响,找到牛娘戏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积极地传播与继承优秀的牛娘戏文化,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