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钧芸
(天津市化学工业学校,天津 300131)
在我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教育事业愈发重视、持续发力,21世纪初,特别针对职业教育方面,国务院精准定策,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系列重要文件,不断夯实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职业人才支撑。其中,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职业人才是与当今社会主义经济和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优质技术技能人力资源。优质技能人才的养成自然离不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断加强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推动职业教育不断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1]。
2002年至2012年十年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成为新的办学思想。本文所指校企合作,意思就是指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合作,完成学生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法就是学生进企业实习为主;新加坡在学校设立“教学工厂”,美国的“合作教育”等,这些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我国职业教育输送出的技术人才紧密参与经济发展、就业、脱贫、社会稳定等重要任务,这职业学校的特殊性就要求它必须面向企业、面向市场,因此校企合作是必然的结果。
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技术进步成为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升级、产业发展由“粗”向“精”转变,离不开大量基层技术人力的贡献。发展职业教育、贡献职业技术专业人才是这一变化的关键一环。在我国,职业教育连接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也是数量庞大的劳动技术大军的主要来源。[3]技术人才的养成,需要理论,更需要实践。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更要经过生产实践,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技能人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背后是产业不断升级的推力,更是产业技术人才的推动,因此,正是需要校企合作这种培养模式,把学校的理论教育与劳动生产实践进行结合。
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仅有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少许生产实习的经验,因此,毕业就上岗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很难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但是就实际情况来说,企业往往更需要毕业立即能上岗的技术员工,且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生产任务,解决一定的实际生产问题[2]。这样就使职业人才市场存在着供求结构性矛盾,且这一矛盾背后更是直接折射出职业教育存在着“校企分家”的问题。校企合作,不仅仅是提供简单的校外实训基地,更是所需人才的系统性培养,定向培养的技术人才,企业招聘更加精准对接。所以,想要解决“校企分家”这一矛盾,就应该实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使学校与企业实现双赢,从而实现校企共同发展。
职业学校同企业合作的达成是各方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能使教师、学生以及企业员工三方获利。从教师方面来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天然的“培训土壤”,学校的教师可以到相应的企业岗位进行实操锻炼,参与企业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使教师本身的素质得以提高,在教学中更能结合生产实际将理论具体化,摒弃“纸上谈兵”的错误教学方法。从学生方面来说,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有效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从而更贴近企业的需求[4]。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氛围、学习机械技术操作能力,可以在正式进入企业前提前预判是否和企业需求相适应,从而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力的借鉴。从企业员工方面来说,企业员工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员工,他们大部分并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而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教师可以把相应的理论知识带给企业员工,从而使员工更能深化理解企业生产的过程和技术内涵,理解企业文化,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5.1 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需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学校是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技能实训的基地,因此,学校也应该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真正成熟的技术都在生产一线,而真正了解企业技术的需求,就需要真正深入企业进行了解。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生与教师能够走进企业,去了解企业相应的现代技术与发展情况,针对企业的发展情况不断对教学计划进行改善,对相关教学资料及时进行补充,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避免理论知识停滞不前,让理论知识和实际技术进行碰撞,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5.2 了解企业用人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社会在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企业互通有无,多沟通才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对工作岗位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根据这些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及时调整,来适应企业的需求,培养出新技术发展下人才的需求,避免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需要脱离的现象,从而能够保证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有合适的就业机会,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5]。
5.3 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一般来说,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之后,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就能够去企业参观或者进行实际生产实习,这也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了解企业相应的岗位需求和企业相关运营机制,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动手能力。对于教师来讲,能够把课堂理论知识不能解释清楚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得到解决。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学生实践提供了及其重要的场所,也为学生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6.1 了解岗位需求,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大多数职业学校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企业实际的岗位需求更没有详细的了解,学校闭门造车式的培养方式在知识的传授上有很大的滞后性,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需求,这对中职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中职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让学生走进企业,他们才能了解自己适合什么岗位,发现他们自身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规划他们未来的职位发展,这样他们才能找到他们适合的岗位,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动手操作,才能知道自己可否胜任;提前感受,才能知道对企业文化是否认同;有了实践,学生才能更好的规划未来。
6.2 参加企业实习,增加工作经验和就业能力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让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就到企业中参与实际的工作,获取一定的工作经验,这不单是为了本企业培养后备力量,也提高了毕业生的竞争力,能有效地弥补他们缺少工作经验的缺陷,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在应聘时的竞争力。目前,在校企合作中,实习实训是最主要、最主流的合作形式。例如我校的化工专业与企业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我校化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前都会到渤大硫酸、中河化工、合成材料研究所等相关化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在企业中学生进行生产配料、生产包装、产品化验等工作。在实习工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7.1 联合培养,减少人力资源成本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也在不断发展,从而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由于许多毕业生自身素质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因此在入职之前都要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但是由于现在的人才流动性增大,在企业付出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之后往往得不到相应的收益。因此,学校与企业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使学生一毕业即能达到岗位需求,从而降低企业成本。例如,我校每年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的学生在企业不仅学会了生产操作技术和流程,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完成了生产任务,为企业取得了一定的生产效益,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得到了生产企业的好评[6]。
7.2 资源共享,提高运营效率
企业的人力资源始终都是有限的,而学校则是人才的聚集地、是人才储蓄池,有着企业没有的庞大的人力资源数量。通过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实现有效地资源共享,企业可以在学校做好人才储蓄工作,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外包的形式将一部分工作交给学生来完成,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经济来源,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效率,而且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对企业的好感,从而在未来招聘中,降低企业的招聘压力,同时提升学校就业率,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提升运营效率。
8.1 定向培养模式
定向培养模式指的是学生在刚入学时与相应公司签订就业合同,明确毕业后的工作单位,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定向输送是学生在入学之时就有工作,毕业等价于就业。从一定层面来说,学校与企业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的特殊状态。这种模式有许多优势,其中显著的优点在于,学生既在理论学习阶段掌握了坚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企业也获得了大量所需的人力资源。实现人才的精准滴灌式教育,在教学中,就不断向学生灌输企业急需的专业储备知识,实现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
8.2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就是学生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时,在空余时间或实践阶段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最独特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够在亲手实践中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来源,也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工学结合,真正将实践同理论紧密结合,学就要用,学习和工作就要紧密结合。我校就是典型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选择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学生在校园接受一定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后,随即进入对应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依然对学生定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工学结合的模式在解决了部分条件困难的学生生活方面,有着特别的优势。
8.3 校企合作互动模式
这种模式指的是企业派专业人员参与到学校的专业教学中,并能够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而企业提供学生的生产实习实践基地,实现校企双方互动模式,这样不仅解决了在学校实训材料费紧缺的问题,又能使学生参与到实际的生产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逐渐符合企业生产需求,从而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有的教师仅进行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没有有企业实地工作的实践经验,引入企业的实践老师的双向教导,可以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技能教育。但需要注意的是,安排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的合作深度还不够,比如在参与学校的人才目标确定以及专业课程的设定、开发方面,合作相对不足。更多的还是服从于学校安排,深层次合作少,在技术研发方面的交流也需要加强[7]。
一是管理体制相对落后,校企合作缺少上层管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以后,高职院校由教育部门管理,但同时相关业务单位和协会与其联系逐渐减少。有的学校改制后,原有特色消失,成为综合性学校。固有特色专业与相关行业协会沟通不畅,缺乏宏观管理。
二是行业组织作用不能发挥或者不能有效发挥。行业组织本应成为学校和企业有效沟通的纽带,但是,有的行业组织尚在发展时期,无法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发挥相应的作用。
三是制度性约束不足,校企合作规范少。目前,还没有或者模糊专门的规章制度规定校企合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各方约束力度小,使得合作缺乏规范性。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就提到,“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把学校的理论教育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校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摆脱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现象。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高度认可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校企双方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达成共识,都认为,校企合作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校企合作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做的不深、不透、不专,甚至有的学校还是综合性培养,因此,要推动职业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尝试新的教育模式,这样才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利用人才的培养。
在未来,职业学校的发展仍然需要在继承既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传统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不断合作培养出适合我国市场经济需要和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不断锐意创新,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推动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