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蕴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850)
杨匏安(1896-1931),广东省香山县(今珠海市)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青年时期的杨匏安追求进步,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3名党员中,杨匏安名列其中。他是最早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先驱者之一,曾有“北李(大钊)南杨(匏安)”之说。作为华南地区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因其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杨匏安与苏兆征、林伟民并称为珠海“红色三杰”。参与国共合作、推动工农运动大发展、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先后参加国共两党的多次重要会议等等,纵观杨匏安革命的奋斗的一生,为中华民族谋出路的使命感跃然纸上,他的光辉事迹无不体现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杨匏安生于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年代,自幼便立下励志报国的宏伟志向。新文化运动后期,杨匏安在华南地区率先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发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集产主义》、《社会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杨匏安于1921年春入党后,许多党的重要会议都是在他的住所杨家祠举行,为掩护组织活动,杨家祠对外以“注音字母训练班”为招牌。[1]与此同时,杨匏安还撰写、翻译了大量宣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章,如《青年心理学》、《共产党宣言》等,在广东掀起一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鼓舞了整个华南地区的革命热情。后人高度褒扬杨匏安是华南地区最早的马克思传播者,作为革命先驱者,他的排名位列第三,紧随李大钊、陈独秀之后。[2]此外,杨匏安还积极投身于革命实践,在广东积极开展发展党员的工作、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与领导省港大罢工、积极推动平定商团的反革命叛乱等,为巩固和捍卫革命统一战线、发展进步势力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二十世纪政治形势变幻莫测的黑暗的旧中国,这些理论宣传和实践活动,随时都有被当局政府逮捕的可能,然而为了找寻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杨匏安满怀激情,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其言其行,其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足以令人感佩至深。
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杨匏安身兼共产党中央监察委员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要职。身居高位,杨匏安依旧为官清廉、两袖清风。身处要职,面对亲友徇私情谋私利的不合理请求,杨匏安总是坚词回绝。由于身兼重要职位,杨匏安“每月有三百大洋薪俸”,“除了留下少数生活费外,他悉数上交给党”[3]省港大罢工期间,委员们在杨家祠发捐款,草袋剩下枚两毛钱的银币,被杨家孩子捡到,杨匏安发现后强调这是“公家的钱,一分一文都不能要”,让他们把钱送回去。[4]大革命失败后,远在新加坡的杨匏安在写给上海的堂妹夫霍志鹏《寄小梅》的诗写道:“去国六千里,心随云水长。逃生来绝域,问禁入危邦。归意能无动?公忠不可忘。相思凭梦寄,月色满桄榔。”杨匏安当时流亡他乡,受到党内左倾路线的排挤和打击并被国民党通缉的情况下,仍然“公忠不可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1930年由于《红旗》报社印刷机关暴露,杨匏安的处境十分危险,在狱中也不忘告诫家人:“近日有‘南京旧识’相劝,不为所动;玄儿不可顽皮,缝纫器虽穷不可卖去。”[5]在杨匏安被捕时,“国民党反动派从他身上只搜到五元纸币一张,一元纸币两张,眼镜一副,而这七元是他一家十口仅有的生活费。”[6]若非如此,杨匏安的7个孩子中,也不会有2个因贫困交加而夭折,其余子女流落孤儿院的境地。曾与杨匏安并肩作战、时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的周恩来对杨匏安赏识有加,赞誉他“为官廉洁、一丝不苟,称得上是模范。”身居高位而廉洁自守,身处逆境仍不坠青云之志,,“进不失廉,退不失行”,杨匏安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对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国民党制造白色恐怖和共产党内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杨匏安不仅先后失去了国共两党党内职务,还被国民党通缉、共产党处分。在严峻的革命形势和身处逆境的情况下,杨匏安对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依旧坚定不移,始终保持与党同心同德。1931年,在杨匏安第二次被捕期间,蒋介石用尽手段想要争取“这一不可多得的人才”,除了为他的囚室专门装设电话外,还安排一批批杨匏安“旧识”前往劝降。面对威逼利诱,杨匏安斩钉截铁:“死可以,变节不行!”蒋介石不甘心,亲自出面劝降,连写两封劝降信,均被杨匏安撕碎;他亲自打电话到囚室,杨匏安愤然摔掉电话话筒。在押的难友无不为杨匏安立场坚定、忠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所感动。临刑前,杨匏安写下了一首千古不朽的“就义诗”——《死前一夕作示狱友》,充分表现出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从兹分手别,对视莫潸然。”抗战时周恩来在重庆,曾经用这首诗教育同志们在复杂困难的环境中,要像杨匏安那样,对党忠贞不渝,为革命勇于献身。蒋介石在杀害杨匏安25年后,在其回忆录《苏俄在中国》写道:杨是一个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杨匏安早年在《秋夜同无庵闲步》一诗中,曾用“借次清霜坚傲骨,拼将浊酒斗孱躯”来表达不向恶势力低头的信念和决心,他用自己36岁的年轻生命捍卫了共产党人无坚不摧的信仰。
爱国不是抽象的。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要学会在追寻红色人物的光辉征程中铭记历史,在缅怀红色人物的崇高品格中砥砺前行,在传承红色精神的过程中厚植爱国情怀,书写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振兴,以杨匏安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他们或用如椽大笔、或用血肉之躯投身革命,只为了一个伟大的梦想,探索出一条救国救民的新道路。他们前赴后继,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成就了中华民族从苦难到辉煌的今天。
而今时代场景变迁,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唯有坚定“四个自信”,身体力行,才能更好的传承先辈优秀的政治遗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而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需接力才能完成。当代大学生既是中国梦的见证者,更是中国梦的实现者。要找到切合实际的“青春梦”与恢宏壮丽的“中国梦”之间的契合点,刻苦学习钻研,练就过硬本领,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打牢基础又要勇于探索突破,用“青春梦”为“中国梦”续航。
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带着这一信念,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人间奇迹。革命先辈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成就了伟业。杨匏安烈士无论身处顺境逆境,均能守住初心,坚持操守。
新时期的青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理应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特别强调:“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学生在校期间,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将自身发展与党和人民的需要融合起来,在潜心钻研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修身养性,情理兼修。
通过文献搜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要有三种解释,分别是:体验书中描述的情景、积累实践经验、从知识走向见识。通俗来讲,就是既要读“有字书”,又要读“无字书”,要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唯有如此,才能探究出事物蕴含的真理。杨匏安烈士在认真研读经典著作、笔耕不辍的同时,积极投身国共合作、国民党的改组和组织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等社会实践之中。这种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为当代大学生树立起典范,我们应继承并延续红色人物的精神风范。
新时代的大学生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个自信”,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思想基础。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内外社会实践,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明确自身发展层次,科学规划发展目标。“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青年学生要有追求真理、探寻真理的勇气和锐气,在阅读经典中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增广见闻的机会,在探索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追寻真理、捍卫真理。
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把红色人物的光辉事迹通过不同载体、不同情境有效地传递到高校,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榜样人格的力量,从而引领学生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进而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家乡情结是个体与家乡之间的一种持久而深刻的情感联结,是中国人的一种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在家乡情结中占比最高。对于高校青年学生来讲,选取当地红色人物作为颂扬的对象,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心理认同感,从而获得持久有效的学习效果。
以杨匏安烈士的籍贯广东省为例,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的普查结果显示,全省拥有4100多处红色乡村革命遗迹,在全国名列前茅。运用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进行高校思政育人,可以拓展高校思政内容,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深挖这些红色革命遗迹中涌现出来的红色人物,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编纂,引导当地各高校学生把红色人物的优秀品质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达到以情化人、知行合一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对“三全育人”的内涵,学界比较统一的观点为:全员育人的要素是人;全过程育人的要素是时间;全方位育人的要素是空间。
在将颂扬红色人物融入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的过程中,高校要结各种媒介和载体,抓住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不失时机地开展红色文化宣传,常态化、长效性地开展红色人物宣传教育,扎实营造学习红色人物的校园氛围,力争将颂扬红色人物贯穿“三全育人”过程,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质量。
思政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红色人物的感人事迹,凝结成历久弥新的红色文化,理应成为新时代学校立德树人的宝贵教育资源。高校思政课教师身处铸魂育人教育工作的最前沿,要自觉培育坚定的红色信仰,培植宣扬红色人物的自觉意识,转变思政理论课教学理念,引领学生增强对红色人物的宣传和学习。
教师可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渠道对学生开展红色人物的教育教学工作。第一课堂是主要的教育阵地,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依托教材的基础上升华教材内容,将讲好红色人物贯穿教材始终,真正引导学生对红色人物入耳入脑入心,在道德浸润中渗透理论,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课堂成效。“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7]第二课堂的作用同样重要,教师应将学生对红色人物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纳入到对学生的考核体系中,鼓励学生参观、学习、调研,在实景体验中直观感受红色人物的感人事迹,在文化认同中逐步坚定文化自信,在情感共鸣中自觉传承红色人物的优秀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