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莉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浙江金华 321000)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科学文化类的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潜能,与“思政课程”一起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即既要重视专业课程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又要深度挖掘其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核以作为高校完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重要工作。长久以来,高校开设“思政课程”,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为他们成长成才指引方向。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思政课程”一直存在着教学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度不够高,以至于思政课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的问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提出:改革思政课要做到“八个坚持”相统一;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程一样都具有“德育”的元素和内涵,要将其深度挖掘出来作为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提高的一个重要渠道。[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就是国家高校建设工作的一个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社会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就如一辆自行车的两个轮子,相辅相成,协同工作。但是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条线”的现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更是其中主要问题,这种课程体系的协同性缺失造成了高校思政课程的实际效果难以提高的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在响应习主席号召,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同时,也要积极的主动转变思路,扩大辐射范围,充分挖掘高校系统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构建整体课程体系的育人协同机制,从基本的课程上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要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思政课程”?“思政课程”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程和其他活动的总和。各高等院校的“思政课程”根据《〈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开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五门必修课,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是包括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成才教育,深入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完整体系,是与专业文化课程相对应的、关于思想道德的“德育”。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高尚道德情操,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而存在。可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内在涵义上的根本差别,一个是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课程体系,是显性的,一个是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方法,是隐性的。[3]
对学生自身,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增强法制观念,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为其成长成才指引方向。然而由于高校“思政课程”的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枯燥,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卷面成绩,这样的教育方式表现出了明显的弊端:其一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因此学生的感受力不强;其二是明显的阶段式、一过式评价体系,对学生思想道德的真实水平、提升轨迹无法掌握,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察觉。“课程思政”要求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深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拉进了与学生的距离,全过程的提升也能有效的把握学生的思想方向,防患于未然。[4]
对高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是“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也是教育领域一直被热论的问题之一,结合时代背景和我国的具体国情,现阶段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至少要具备以下两个特质:一是具有国家民族归属感、荣誉感,愿意为民族复兴大任奉献自我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培养具有独立个性,健全人格、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人才。各门课程的目标是共同的,因此应该同向同行,协同共建。“课程思政”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是“无源之水”,离开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体系就是“无本之木”。同样的,当知识技能教育和思想价值教育这两部分教育内容相分离时就会对高校课程体系应有的合力大打折扣。尤其是一些理工院校的师生认为追求自然科学的课程只是探索自然规律和学生的价值观正确与否没有关系,但是现代科技虽然已经高速发达,现代高等教育已经日趋成熟,但是每一个专业每一项科研的背后都渗透着精神品质和价值观教育,首先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价值观正确的人,才能够让学生具有专业探讨和专业研究的品质。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只有当运用好课程体系的协同共建作用,我们才能发挥好高校课程思政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深入挖掘科学文化课呈的思想道德教育内涵和资源,促进“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和“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相融合,在“课程思政”的新结构下,建成思政课程、专业文化课程、综合拓展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课程思政”新体系,着力将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主渠道,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起到润物无声中立德树人的作用。
在教师应该深度挖掘所教课程的德育内涵,将“德育”真正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课程思政体系的目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自觉和自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行、外化于行。教师在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过程当中扮演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所以必须要在创新课程思想方法上下功夫,自觉的立德树人,为学生做良好的榜样。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要求学校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使得教学质量有所保障,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形成个性化、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道德水平评价系统,使得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中的重要内容。
(1)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各门专业课程蕴含了怎样的德育元素,任课教师的课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需要让每个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课堂内涵。同时要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备课方案进行检查,确保其深入挖掘提炼所授科学文化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其中。
(2)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学生参与度、感受度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的一言堂,课堂节奏、教学内容几乎完全有教师掌控,教师掌握着教学过程的全局,这样的教学方式基本就是灌输式教学,极少需要学生的回答和互动,所以学生只需要在极少数的时刻给予简单回应,这样的课堂不仅学生不喜欢,而且教师也觉得极其乏味,并且这样的课堂氛围极其不利于学生的课堂参与,所以这样的现象就导致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缺乏,最终产生了教学效果差的结果。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感受度,就必须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将灌输与渗透相结合,从学生的实际知识需求出发,深入的了解学生的需求,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真切的明白学生心中所想,心中所思,这样的双向互动才能够更加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真正的落实课堂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深度拓展教学内容。此外还需要创新课堂话语传播方式,积极探索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翻转课堂等课堂新形式,这些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还是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始终扮演者导演的角色,落实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师的自觉性。只有教师对核心价值有深刻的理解,明确课堂教育中的德育责任,才能自然而高效地在教学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才能真切的把教师的心中所想来告诉学生,学生才能更好的得到教育的成果。其一发动全体教师参与,只有全体教师在思想上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重视起来,才能在行动上得到体现,才能在教学中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全体教师的参与能够得到教师以及学生的足够重视,学生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就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思政课程当中的互动中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政课程学习,也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其二是要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思想言论高度自由的背景下,教师的德育工作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更高,发动全体任课教师承担德育职责,就要全面提升教师本身的理论水平,才能“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受到文化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感受的还是教师的个人魅力,所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生对于教师所说的课堂教学内容才会更加有信服力,这样对于教师的教学过程也非常的有利。三是要全课程渗透。无论是思政类课程、还是科学文化类课程,承担思政教育的工作就必须将其落实到位,将思政教育、评价、辅导贯穿始终,显隐结合将思政教育深入学生内心。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而应该成为当今社会下高校教师育人的基本宗旨和基本理念,高校教师应该对课程思政有着高度自觉,在上任何一门课程时都要渗透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每一位专业教师都要担当起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的角色,实现高校教师在专业授课的同时实现价值引导的目标。[5]
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类课程,其地位、功能及其作用方式各不相同不同,因此必须坚持课程多元化与育人全面性的有机统一。首先是正统的“思政课程”,要发挥其作为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堂形式,规范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效果。其次是科学文化课程,应依据自身特点,着重挖掘某一相应方面的思政教育工作。在这些专业课程当中,都有着他们各自的思想价值观念和价值特征,所以高校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把握好自己所教授课程的内容和德育的连接性,使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相融合,立足于自己学科优势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真正的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的通向效应,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思想信念、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在教育过程当中要真正的做到有理可依、有法可循,切忌“生搬硬套”,紧紧跟随思政课程的步伐,深化课堂改革与创新,在“课程思政”的“一体两翼”架构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具有学科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实现课内容的学术性与育人目标的价值性的统一,最终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隐形“课程思政”目的,真正形成协同效应。[6]
高校“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需要全体教师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合“思政课程”构建协同育人新体制,将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传授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