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措施探究

2020-01-01 01:25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素养传统大学生

宣 银

(燕京理工学院,河北廊坊 065201)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并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新媒体平台也开始成为人们沟通外界、获取相关资讯的重要工具之一。从某个层面上来说,由于大学生自身具有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等特点,所以其也很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观念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影响的,导致他们的文化素养存在问题。因此,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1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1.1 传播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在新媒体时代,出现了很多与传统媒体大相径庭的新型平台。而自媒体,就是其中十分常见的新兴媒体。从实质上来说,这种媒体,其实是起源于大众而又服务于大众的平台,是一种新型的传播载体。在新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媒体,然后在上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这也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这种环境下,每一个人都是传播信息的主体,而且也是接受信息的客体[1]。在传播模式方面,也存在着单对多、多对多的模式。而这些也可以使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丰富,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并且,这也是传统媒体时代无法比拟的。

1.2 信息传播更具时效性

从实质上来说,新媒体时代,其实是依赖于各种先进技术发展而来的,比方说数字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而借助这些技术,那么不管是在采集信息方面,还是在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方面,也可以大大的缩短时间,从而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使相关信息可以实时更新。并且,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之下,信息的传播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关的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上发布信息或者是接受相关信息,而不会通过中间媒体。而且,信息一旦发布之后也将会迅速在网络上传播,速度非常快,时效性非常强。

1.3 传播的方式更具多样性

这些年来,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也在大力发展和成熟。并且,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传播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从传统的电视、广播以及电台等,逐渐转变成手机APP、微博、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更加多样化,突破了以往的单一、陈旧状态,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2]。

2 大学生文化素养现状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经了几千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中不断的积累、沉淀以及创新,其不仅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精神标志。对于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侵入,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开始遭到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在大学生的思想方面,更是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在大学生思想建设中,文化素养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现状却并不理想。对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坚定的信念

从实质上来说,虽然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已经成年,思维也开始变成熟,对于事物的认识也更加理智。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由于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好,从小生活比较优越,所以也很容易养成依赖思想,而且不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再加上大学生们长期在学校中学习,缺乏社会经验,所以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和思想的影响。如今,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开始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上课睡觉、考试舞弊以及攀比等情况也时有发生。而这也是他们自身文化素养不够、缺乏坚定信念的重要表现[3]。

2.2 对于传统文化不够重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多西方文化也开始入侵。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由于大学生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所以他们也会快速地接受西方文化。在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冲击之下,很多大学生对于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以及情人节等十分热衷,但是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比方说端午节、中秋节等的认知度却比较低,甚至也并没有什么庆祝的意识。反观在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来临之前,他们却会提前做好庆祝准备。毫无疑问,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来说也是十分不利的。

2.3 对于传统文化持有怀疑态度

从实质上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对于广大民众的“礼”“行”等都提出了一定的标准。而且,在传统节日中所体现出来的“仁义、忠孝、廉耻”等礼乐文化,也对当代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4]。但是,在现实情况下,却有部分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依旧持有怀疑的态度,认为传统文化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了。他们在日常学习中也不会积极、主动地探究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比方说“厚德载物”“经世致用”等。

3 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对策

3.1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从实质上来说,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不仅仅需要从创新课程和教学活动方面来进行,而且也可以从文化氛围的角度来着手。积极地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具体来说,要立足校训、学生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方面,以制度为依托,构建起相应的文化氛围。作为高等院校,应该确定具体的制度规范,从学生学习、宿舍生活等方面形成完善的制度。同时,还应该从文化活动角度切入,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营造起良好的文化氛围。

3.1.1 创新文化精神内涵

从实质上来说,精神,其实就是文化的精髓。而在实际情况中,大学生们也面临着就业压力。为了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就业,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养培养时,就可以加强对教风、学风的创新和塑造,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积极的、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5]。首先,要针对教风、学风建立专门的制度。比如在学生学习方面,就应该明确规定按时出勤、认真学习,不得出现无故缺课的行为。而在考试方面,则要建立反作弊制度,引导学生认真对待考试,依靠自己的实力考试,不得出现夹带、作弊等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文化环境。其次,从宿舍管理方面出发,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杜绝熬夜。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与饮食健康习惯。

3.1.2 积极地开展文化建设活动

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文化素养行为准则,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平台。通过建立行为规章制度来完善校园文化系统,并且通过开展各种有效的文化建设活动和校园文化素养宣传活动来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且使他们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当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去影响他们的观念。具体来说,可以立足传统文化,构建起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活动。可以立足唐诗宋词,构建起古诗词朗诵大会,引导学生参加朗诵大会,从中感受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可以从传统节日出发,构建起传统节日文艺活动。比如对于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创设传统节日文艺晚会或是纪念活动,从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学生形成培育。最后,还可以从现代文化发展出发,对一些新颖的文化形式进行渗透,扩展大学生的文化知识面,提升其文化素养内涵。

3.2 充分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实质上来说,学校要想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提高他们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就应该以文化素养为导向,对思想政治工作展开创新,从中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培育。

3.2.1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能够充分地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那么高校可以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为此,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学科的不同以及学年的不同来设置针对性的思想政治课程,并且适当地融入专业的学科知识。在讲解专业知识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言行和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的文化素养可以得到有效提升。除了基于传统教育模式,在思政教育中渗透文化素养之外,还可以结合新媒体这一全新的载体,立足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予以创新,构建起全新的教育模式,让文化素养在其中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可以通过抖音短视频,以思想政治理念为核心,让学生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展开文化视频创作[6]。可以立足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从古诗词当中挖掘包含爱国主义的诗词,然后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来表现这些古诗词,拍摄成具体的视频作品。

3.2.2 适当地融入传统文化

由于当代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认识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还不够,观念比较狭隘,所以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的时候,也可以合理地设置课程的比例,在课程当中有意识地融入传统文化,为大学生们接触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提供更多的机会。而且,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多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的知识,并且了解其深层内涵,帮助他们摆脱功利主义等思想误区,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去认识、学习传统文化,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3.2.3 通过各种学生协会来进行提升

在高校内部,具有很多不同的学生社团或是协会,这些社团和协会,都是以一定的主题创建起来的,将具有相同目标或是兴趣的学生整合起来,成为一个兴趣团体。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学生协会其实也是大学生们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也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在高校内部积极地构建学生协会,并且引导学生积极加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写作,比方说举办文化沙龙、读书研讨会等等,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具体来说,可以按照文化类型的不同表现形式,分别创建起诗词协会、文言文协会、国画协会、棋艺协会、陶瓷协会等等,将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融入进来,然后引导拥有不同文化兴趣爱好的学生参加这些社团协会[7]。以社团协会为载体,可以设置各种文化活动,给学生创造文化实践的机会,这样能够让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兴趣都得到显著提升。

3.3 积极使用新媒体资源

如今的时代已经成为了新媒体的时代。而新媒体资源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也能够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技术将使各行各业的工作得到创新,将传统的工作与先进技术进行高度融合,从而增强时代感和感染力。从实质上来说,学校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最为重要的途径就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地更新教学观念,使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和新媒体资源,以先进、生动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且吸引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而且,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入《中国诗词大会》或者《经典咏流传》等电视文化节目来引发学生探讨,组织他们观赏这些节目,并且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以及提出自己地见解。通过这种方式,传统文化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也能够互相契合,所以学习起来也不会那么枯燥。而且,在新媒体资源和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被充分调动,会主动参与其中。这样一来,也就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4 通过新媒体扩大文化教育

针对大学生文化素养进行培育,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形式和渠道之中,还需要注意到文化教育的全面覆盖。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可以基于新媒体,扩大文化教育的覆盖范围,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现全面覆盖,多渠道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首先,可以通过微信,构建起文化教育微信公众号,通过公证号,每天向学生分享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常识,学生通过微信接受推送的这些文化知识,就能在逐渐提高文化素养[8]。其次,基于新媒体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从目前实际来讲,对于一些传统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表现形式。比如对于一些历史小故事,现在出现了一些相应的漫画,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来呈现相关的历史内容。因此,便可以通过新媒体,对这些趣味化的文化素材予以拓展,指导学生学习,从而逐步提高文化素养。最后,还可以基于网络直播、短视频、VR技术等不同方式,对传统文化构建起不同的教育模式,引导大学生参与进来,从而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文化素养并不理想。因此,高校应当对这一内容予以重视,积极地融入新媒体技术和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改善思想观念。这需要基于制度创新和文化活动,构建起相应的文化氛围;需要立足思政教育,将文化元素融入进来;还需要对新媒体资源予以利用,并通过新媒体手段扩大文化教育的覆盖范围,让文化教育在高校中有效渗透,与高校专业教育和学生发展充分结合,推动大学生文化素养实现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素养传统大学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